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博物馆信息-文本、实物、档案、展览及博物馆转型问题研究(3)

发布时间:2014-08-18 16:04

.....................................

(第二章) 博物馆信息交换的渠道:展览 ................................ 18
(第一节) 从水晶宫活动到 L&T 原则......................................... 20
(第二节) 多元“文本”建构展览信息发布平台................................. 22
(第三节) 展览策划与展示设计的统一 ...................................... 25
(第四节) 结束展览陈列的“中立”态度强调“体验 ........................... 28
(小结) ...................................................... 30

第三章:反思博物馆的“认知”局限及其价值转换

博物馆信息的雏形是片段式的知识的组合,文本与文献建立在对 “物”的阐释基础上,因此“物”成为博物馆发展道路上不断被“重申”的对象,它的价值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到 20 世纪中期,福柯阐明了人类知识的某种“欺骗性”,并就博物馆知识系统作出反思,其理论成果在两个层面探讨博物馆知识体系的有效性:其一,博物馆如何把琐碎的物品(包括文本、档案、实物)变成见证历史、知识和艺术的文物?其二,物体进入博物馆时经历了怎样一系列复杂的巧妙安排。我将结合福柯对“物”的理解,探索博物馆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建构的价值。
第一节 博物馆“物”的认知局限
符号学者把物品、词汇、形象看作意义单位或符号函数,它们的存在不仅有内在关联,同时也只有作为“社会事件”才能使人们体验其意义。作为实际存在和现存的精神实体,物体处于双重体系的框架内,一方面,“物”与构建意义的主体产生联系,另一方面,它们与构成意义体系的其他物品相关联。
福柯认为我们在继承遗产时,对“物”的来源和其影响是不假思索的,他认为有创造力的人有时会提出新的解释。“对于某部中国百科全书奇特的古代动物分类列表,身处现代的我们必定倍感迷惑,该框架按以下方式分类动物:(1) 御用动物;(2)经香料防腐处理的动物;(3)驯养的动物;(4)乳猪;(5)妖物;(6)寓言中的动物;(7)流浪狗;(8)包括在目前分类中的动物;(9)发狂的动物;(10)不可数的动物;(11)用细驼毛笔绘制的动物;(12)其他类;(13)打破大水罐的动物;(14)远看像苍蝇的动物。这一框架将现代人看来本无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加以体现。”9米歇尔·福柯在对此深入思考之后说:“我们惊异于上述奇特的分类学恰恰说明我们现代人思维体系的局限。”福柯把博尔赫斯怪异的大杂烩和更多号称“理性”的组合事物的模式统称为“平台”,“我们的思想就在这样的平台上处理我们这个世界的事物,为它们安排秩序,对它们分门别类和分别命名,用以指出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似与不同。有始以来,语言便在这样一张平台上对空间进行着切割。”同注释 9而他认为正是这样一张语言的网格或“隐藏的网络”在统治我们平常经历时信以为真的事物秩序。
福柯说“文化的基础密码统治着语言、认知模式、交流、技巧、价值观和不同等级的实践行为,这些密码建立在每个人心里,人最初处理信息的经验性秩序就以这些密码为基础,难怪人们只有这样认知才觉得正确。 一旦这些密码被放上操作平台加以剖析,它们的任意性就得到揭示,这种暴露会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失效。”另外他还指出“一些人(指人类社会中少数的杰出人物)放弃了天赋宇宙的理念,宣布自己是自身存在的主人和仲裁者。然而,自我创造的信念却引发自我与他人彻底的分裂、疏远与外化。”10
福柯认为所有文化都把自己界定为区别于其他文化,并在自身支配的每个习俗制度中推行这一特殊性,因此,语言、科学、宗教仪式、家庭和经济实践共同保持着这一排他的社会体系,这样的体系保存和捍卫自身身份,支持维护这一身份的基础,博物馆更是固定这种认知与身份感的场所。福柯称之为理解的歧义。他认为所有的“物体”被认知为非我——例如我拿的杯子、我牵的狗、我听到的声音、我构思的书、我致辞的观众——被以独特的意向加以对待。这些“对象”可以被抓住、抚摸、注意、热爱、吞食、摧毁、想象,因此而获得欣赏(因为变成了一个人自己的)。把物体(包括别人)据为己有可以强化自我,但物的身份依然不同于物的所有者。像人一样,物体有自己的社会生命,它们“是什么”由它们与其他物体的关系而决定,并可能因经历而产生身份的变化。

本文编号:8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8398_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