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试析俄汉动词语义差异的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17-11-02 14:42

  本文关键词:试析俄汉动词语义差异的形成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动词 语义 认知 对比


【摘要】:俄汉动词语义对比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静态的视角和动态的视角。前者是对俄汉动词含有的语义内容、题元内容等进行的对比,后者是对俄汉动词语义派生进行的对比。不同视角语义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对比俄汉动词的语义差异的目的在于揭示孕含在动词中的不同的民族认知方式,从而为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服务。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关键词】动词 语义 认知 对比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俄汉构式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4CYY052)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BSQD20110109)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语动词隐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BYY123)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俄汉阐释动词词义的元语言释义对比”(项目编号11YJC74009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35;H136
【正文快照】: 0.引言对俄汉词汇单位的意义进行对比研究,实际上就是要揭示出俄汉语具有的不同语言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是一种主观图景,是“语言通过文化世界图景所折射的现实世界”(赵爱国2004:36)。语言世界图景反映的是思维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客观世界在思维世界中的投射。在语言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玉海;;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J];外语学刊;2011年05期

2 赵爱国;语言世界图景与文化世界图景[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艺术视野中的俄汉“黑”、“白”文化世界图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颖;;俄汉民族象征中的语言世界图景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3 刘建荣;;异民族文化背景下翻译的语用等效性——以俄罗斯谚语的汉译为基点进行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4 丁微;杨家胜;;俄罗斯自然语言逻辑分析学派综述[J];林区教学;2013年03期

5 席建国;王国风;;汉语SV_(i+了)O句式分析[J];外语学刊;2012年02期

6 王翠;;从情感的表达看词汇的隐含语义[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2期

7 孙淑芳;;俄罗斯语言语义学发展刍议[J];外语学刊;2012年06期

8 李侠;;配位结构、词汇语义与词典释义[J];外语学刊;2012年06期

9 赵爱国;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及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10 赵爱国;“定型”理论及其研究——文化与认知空间双重语境之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国翠;俄语(PKи)词汇概念的认知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葛晶;整合性描写原则视域下的语言多义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新卫;俄语语言世界图景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宁;语言文化学框架下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岳;俄汉语表示人物外貌特征的成语比喻结构的对比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松;语言世界图景视角下的俄语等级称呼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明娟;俄汉颜色词语言世界图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秋;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春妹;俄汉语中时间世界图景的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戴慧;戈罗得尼茨基行吟诗歌中“море”概念的联想联系[D];吉林大学;2006年

9 康诚;俄、汉谚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徐岩;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心灵”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书武;《隐喻与象似性》简介[J];国外语言学;1995年03期

2 王松亭;俄汉语中隐喻共性现象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3 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年05期

4 华劭;从符号学角度看转喻[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5 张家骅;;俄汉语中的语义配价分裂现象[J];外语学刊;2008年04期

6 葛建民;赵芳芳;;论动作型动词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机制[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7 张家骅;;语义指向与义素结构[J];外语学刊;2011年01期

8 吴国华,彭文钊;论语言世界图景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9 彭增安;隐喻的作用机制[J];修辞学习;1998年05期

10 杜桂枝;俄语动词明喻转义的认知心理机制[J];中国俄语教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小芮;;隐喻的语义差异与跨文化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王军;;文化阻隔和语义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年S1期

3 谌梅芳;;论汉维语颜色词语义差异之根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4 侯雪钰;;英汉词语的语义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0年07期

5 蒋静忠;魏红华;;焦点敏感算子“才”和“就”后指的语义差异[J];语言研究;2010年04期

6 陈穗湘;浅析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差异[J];现代外语;1988年02期

7 谢仙丹;;“窝心”在南北方言中的语义差异[J];语文学刊;2009年02期

8 胡妍莉;;汉英语义差异的比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马丽;;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音语义差异举隅[J];现代语文;2006年08期

10 万洪英;;对比中日文中【雷】的认知模式及其语义差异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

本文编号:1132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132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2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