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从时态与体态的角度对接尾辞“中”的再考

发布时间:2020-05-16 13:20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日语后缀“中”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以及承担的功能,主要从“动名词+中”这一结构着手。以往的研究多是关于“动名词+中”结构中的“动名词”进行了较多的阐述,而本文则是把“动名词+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来看其处于句中不同位置时是什么样的情况。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先从BCCWJ中抽取“动名词+中”的语料,然后再利用工藤(1995)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动名词+中”句型位于句末的情况。如上所示,笔者主要采用的是工藤(1995)的动词分类法,然后根据动词的不同时态体态,来讨论“动名词+中”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经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动名词+中”句型中的动名词,大部分都是属于(A)类,即工藤(1995)中的“外的怟R誖諍^”类。然后又对(A)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A.1)组,即“主体R兆鳌た吞灞浠疪諍^内的限界R諍^”类,多表示动作的持续。而属于(A.2)组,即“主体变化R諍^内的限界R諍^”类的词比较少,本文只举了“失业中”这一例,并认为在口语中,除了表示“失业”这个状态在持续,还可以表示“丢掉工作”这个动作在持续,故而可以使用。而(A.3)组,即“主体R兆鱎諍^非内的限界R諍^”更多时候还是表达してぃる形的功能。接下来是对“动名词+中”句型位于句中时的意义及用法的分析。在进行该项分析的时候,也主要是引用了工藤(1995)对时间从句的理论。并比较了“动名词+中”与“卜キ(二)”“ァィダ(二)”的区别。结果表示,“动名词+中”可以表示一部分“トキ(二)”的用法,即,不可像“トキ(二)”一样和“マェ”“ァト”置换,只能表示晪始限界怲成前の段枎と同fB以及R兆鱹檥殼味螙帳韧琭B这两层意思。而与“ァィダ(二)”比较后发现,“中”加不加“に”都只表达“ぁぃダニ”的用法,而不表达“ァィダ”的用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萍;;浅谈「~ている」的8种用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2 赵超;;将来意义现在进行体的认知语法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01期

3 毛景宇;;对「シテイル」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郭家海;;高中写作教学目标分类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5年08期

5 杨静普;王惠倩;;对动词体研究的一些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4期

6 祝东平;;存在和判断与客观和主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4期

7 徐杰;“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J];语言研究;2001年03期

8 王建军;;试析英语动词与句型的脉络关系对写作的影响[J];山西科技;2007年01期

9 康丽丹;;英语中有He Is Not Being Foolish for This Moment这种表达法吗?[J];校园英语;2016年02期

10 张瑾;高迎泽;;命题、语用与上古汉语动词的分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君逸;从时态与体态的角度对接尾辞“中”的再考[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章虹;日语被动句中动作主的提示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丁璇;现代汉语双宾构式“S+V给+O_1+O_2”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朱丽;《大唐西域记》动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田龙;表示将来意义英语进行体的认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文彬;“差点+VP”的语义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6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666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