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新汉语水平考试与新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00:16

  本文关键词:新汉语水平考试与新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好的语言测试不仅能如实地反映出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能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完善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语言教学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同时对这个国家语言的对外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语水平考试(HSK)自1984年产生至今,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改革,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日本是考试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日语测试,和HSK一样,这项考试也在2009年迎来了它诞生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革。HSK和JLPT作为中日两国目前最权威的本国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虽然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也存在着相似之处,具有对比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首先对新HSK和新JLPT的等级大纲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从两者的试题结构和题型设置入手,对新HSK和新JLPT的卷面构成和试题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详细的说明,最后从影响信度的因素入手这两种测试的信度进行了比较并从多角度对两者的效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与新JLPT相比,新HSK对考生语言能力的考查更为全面,但题型较为单一且部分试题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通过对新JLPT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新HSK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今后的改革之路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语言测试 对比 新汉语水平考试 新日本语能力测试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H3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2
  • 一、本文研究目的7
  • 二、研究综述7-10
  • (一)关于HSK的研究7-8
  • (二)关于JLPT的研究8-9
  • (三)关于语言测试对比的研究9-10
  •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10
  • (一)文献研究法10
  • (二)对比分析法10
  • 四、论文内容结构10-12
  • 第二章 新HSK和新JLPT情况介绍12-28
  • 第一节 语言测试的分类12-15
  • 一、语言测试的基本分类12-13
  • 二、其他分类13-15
  • 第二节HSK和JLPT基本情况介绍15-17
  • 一、HSK的基本情况15-16
  • 二、JLPT的基本情况16-17
  • 第三节 新HSK和新JLPT的等级大纲17-28
  • 一、新HSK的等级大纲17-22
  • 二、新JLPT等级大纲22-25
  • 三、新HSK和新JLPT的大纲对比分析25-28
  • 第三章 新HSK和新JLPT的题型设置28-49
  • 第一节 新HSK和新JLPT的试题结构28-33
  • 一、新HSK的试题结构28-30
  • 二、新JLPT的试题结构30-33
  • 第二节 新HSK和新JLPT的题型设置比较33-49
  • 一、听力试题比较33-39
  • 二、阅读试题比较39-43
  • 三、语言知识试题比较43-47
  • 四、书写试题47-49
  • 第四章 新HSK和新JLPT的信度和效度49-63
  • 第一节 信度和效度的相关理论49-51
  • 一、信度相关理论49-50
  • 二、效度相关理论50-51
  • 第二节 新HSK和新JLPT的信度和效度分析51-63
  • 一、新HSK和新JLPT的信度51-56
  • 二、新HSK和新JLPT的效度56-60
  • 三、新HSK和新JLPT的公平性问题60-63
  • 第五章 结语63-65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63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63-64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64-65
  • 参考文献65-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晋军;邱宁;张洁;;汉语水平考试与《国际汉语能力标准》挂钩研究报告[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年04期

2 张洁;张晋军;;汉语水平考试用词统计分析报告[J];中国考试(研究版);2010年01期

3 张晋军;解妮妮;王世华;李亚男;张铁英;;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研制报告[J];中国考试;2010年09期


  本文关键词:新汉语水平考试与新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12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