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等理论解析夏目漱石《心》的中文译本
发布时间:2017-04-19 18:03
本文关键词:以对等理论解析夏目漱石《心》的中文译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同时也是人类跨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不仅局限于语言更是文化的转换。由于文化差异的碰撞而不可避免地会在文化转化方面遇到难题。加之日本语言表述有其独特的暖昧性,使得日本文学作品的汉译评价就显得更难把握。古今中外,评价文学作品翻译的标准不一,学者的观点也颇有争议。笔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译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再现出原文作者意向的信息,这是评价译文质量的基准。于是,笔者尝试将近年来在英汉翻译研究中应用广泛的,强调“信息对等”的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作为评价标准,应用于日本文学的评价体系中来。笔者认为这种尝试将对日本文学的汉译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会有起到一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同时,笔者也希望以此拓宽日本文学汉译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对等翻译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翻译理论家泰勒在其专著《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的。英国的卡特福德是近代最早提出“对等翻译理论”的研究者。他将翻译的基准定为在译语中“找出具有同等的价值”。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是对等翻译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1969年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将翻译的标准定为: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后来,他又将这一理论修正为“功能对等”。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部分,日本文学的汉译研究完全适合“对等翻译理论”的指导和应用范围。 本文的研究从“对等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出发,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巨匠”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心》的中文译本做比较分析。《心》是夏目漱石写于1914年的代表作品。文章行文流畅,衔接紧凑,逻辑性强,寓理深刻。译者想贴切传神地译出文章真义,确实非容易之事。夏目漱石的《心》的中文译本有六个版本(董学昌、周大勇、于畅泳、林少华、陈苑瑜),本人收集到其中的四个版本(董学昌、周大勇、于畅泳、林少华)。每个版本的中译文都翻译出了各自的特色。本文试图以奈达的对等理论,主要从词语、句子、风格等方面来评析各个中译本与原作的信息契合程度。 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目的、意义、对象及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对等理论及夏目漱石《心》的汉译方面的相关先行研究,并阐述了本论文的视角和立场。第三章对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及夏目漱石的《心》的中文翻译做了综述。第四章则从对等理论的视角、通过日语原文和中译文的比较分析,从词汇,句子和风格三个方面来探讨中文译本不同翻译策略。第五章针对日本文学汉译时主要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阐述。第六章对本论文的论点进行概括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主要从词语、句子、风格等方面来评析各个中译本与原作的契合程度和译者的翻译特色。经过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夏目漱石《心》的四个中文译本从形式到内容各有翻译特色。翻译家们都在根据自己对原语和译语的语言及文化的不同理解,不同程度地或者倾向于“形式对等”,或者追求着“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四位译者不同程度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翻译实践中践行了奈达的翻译理论和原则。与此同时,通过本文的以奈达的翻译理论为评价标准,对《心》的中文译本尝试所做的比较和评析,也印证了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完全可以应用于对日本文学作品的汉译评价标准的体系中来。
【关键词】:对等理论 文学翻译 动态对等 形式对等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6;I046
【目录】:
- 要旨5-7
- 摘要7-11
- 第一章 序论11-14
- 1.1 问题提起11-12
- 1.2 研究目的と意义12
- 1.3 研究对象と方法12-13
- 1.4 论文构成13-14
- 第二章 先行研究14-20
- 2.1 等O±砺郅藭ⅳ工胙芯,
本文编号:316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1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