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语言中语言符号“打”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01:12
本文关键词:中日语言中语言符号“打”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日语的初学者来说,很容易发现中日两国的文字,,特别是很多的汉字都是同形的。中日词汇中,动词、名词、形容词,甚至连副词都可以用同一个汉字来表示,并且其数量多得令人惊讶。这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和学习汉语的日本人来说既是理解两语言的梁桥也是枷锁。在调查资料时,符号学这一领域知识引起了笔者研究的兴趣。与此同时,众所周知,即使用同一个汉字表示,所体现的语义和用法也未必全都相同,例如“打”这一汉字在中日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有相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时候。 无论是汉语中还是日语中都可判断“打”为同一个语言符号,但是由于此汉字所处环境的不同,它的语义范围即有所不同。因此,本稿从语言符号学的观点出发,旨在通过对“打”和「打」的语义范围以及词汇构成方式探明其相似与相异之处。 为了对比分析汉语与日语中字符“打”在语义与词汇构成等方面的异同点,本研究将主体部分分为六章内容进行撰写。 本文的第一章为序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问题提起缘由、研究研究方法以及关于汉语“打”与日语「打」的先行研究,阐明了本文的问题点以及研究目的。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文中关于汉语“打”与日语「打」进行对照研究的理论依据。从语言学中语言符号和多义词的角度论述了“打”与「打」属于同一语言符号,且二字的语义范围比较广泛的事实。 第三章则从“打”与「打」的起源及其各个义项进行了确定和比较,为下文的对比分析界定了范围;在考察之中我们发现字典中所罗列的义项中,汉语的“打”的义项远远超过日语的「打」。而且,汉语中汉字“打”的义项为36项,远远超过日语中汉字「打」的4项义项。 在第四章,针对中日两种语言中汉语语基“打”打的组词能力,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中日复合词的构成形式;2)“打”作为前项语素的构词方式及其意义;3)“打”作为后项语素的构词方式及其意义;4)中日语言中语言符号“打”的对照比较。通过统计、分类、分析、比较以及总结的研究方式,发现作为前项语基的“打”在汉语中与其他语基结合而成的词汇以压倒性的优势多于日语,而且“打”的众多义项也源于此类结合方式中的“打+N”模式。当“打”作为后项语基时,与前者相逆,日语中的词汇反而超过了汉语词汇;加之,派生出来的义项多限于基本义“用手击打”引申而来。 在第五章,列举了考察范围内的中日两种语言中与语素“打”组成的同形词,并对其语义及应用场合等进行了分析。与“打”结合而成的同形词基本可以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类义词、同形异义词三种类型,并在语义上对这些同形词进行了考察。 第六章为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通过全文对比介绍可以看出,由于文化、历史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日两种语言中的符号“打”在语义与应用场合有一些变化,本文的研究内容为辨析二者的异同之处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打 语言符号 对照比较 词语构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H136
【目录】:
- 摘要4-6
- 概要6-9
- 一、はじめに9-13
- 二、本娭文の理娭付け13-17
- 三、“打”と「打」の姙源、意味
本文编号:364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6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