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日文字交流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末民初中日文字交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汉字”一词虽由唐僧义净首创,然而在中国国内并没有被得到广泛运用。清朝末年,赴日人士在研究日语文字体系的过程中接触该词,并将其带回国内。1892年,民间知识分子发起了教育救国的文字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改革者有感于日本文教大兴的盛况,受假名启发,创制了诸多“假名式”切音字方案。1908年,居于巴黎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提出中国需采用“万国新语”的主张。国学大师章太炎发文表示反驳,并提出自己的民族式方案——纽韵文。1913年,民国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在章氏弟子的提议下,会议审核通过了以“纽韵文”为蓝本的注音字母方案。为防止注音字母威胁汉字的地位,国民党执政部以假名为范本规定了它的使用范围。汉字传至日本后,日本人曾借助汉字的表音功能来记录日语,从而创制了适用于日语的假名文字。清末民初,假名转而影响了中国的文字改革运动。中日两国的文字呈现出环形影响的状态,汉字是汉字使用国共同的财富,值得共同研究。
【关键词】:汉字 假名 日本 清末文字改革 注音字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2;H36
【目录】:
- 摘要2-3
- 要旨3-6
- 引言6-9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6-7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7-9
- 第一章 清末汉字概念的发展9-18
- 第一节 真名与假名9-11
- 第二节 假名与汉字11-16
- 第三节 汉字的概念16-18
- 第二章 清末文字改革运动中的假名因素18-32
- 第一节 清末文字改革运动的背景18-19
- 第二节 清末文字改革运动概述19-20
- 第三节 清末文字改革运动中假名式方案20-32
- 一、王照“官话合声字母”20-24
- 二、劳乃宣“合声简字”24-26
- 三、卢赣章“中国切音新字”26-29
- 四、郑东湖“切音字”29-32
- 第三章 注音字母与假名32-41
- 第一节 章太炎创制“纽韵文”32-36
- 第二节 注音字母的形成过程36-39
- 第三节 注音字母与假名的比较39-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5
- 后记45-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赵华富;元代契尾翻印件的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金铣;;元两都之战及其社会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陈瑞;;元代安徽地区的书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龚光明;杨旺生;;元代农业灾害成因论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7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8 柴福珍;;大蒙古国时期蒙古草原上的社会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9 于志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期的气候变迁与沙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甘肃历史地震与气象异常相关性研究之二——隋唐宋元时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高岚岚;;中日“鬼”字的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8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9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10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4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邹明军;《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凡杰;东亚和西欧的“同文”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俊娜;女书、假名及谚文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魏琳杰;日中同形语の误用に关ずる一考察[D];延边大学;2011年
4 孙明明;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汉字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5 陈竹;中日同形词的对比及教学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黄s,
本文编号:373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7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