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汉日同形近义动词对比分析及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0:02

  本文关键词:汉日同形近义动词对比分析及偏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汉语与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日同形词。这些汉日同形词对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词汇,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词汇来说,既是“桥梁”又是“绊脚石”,特别是其中的汉日同形近义词,它们同中有异,异同交错,情况复杂,成为两国学生学习对方语言时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 双音节词在中日同形词中所占的数量最多,其中尤以动词的使用最为复杂,产生的偏误最多。本文通过查阅汉日权威词典,穷尽性整理出《汉语水平考试HSK(基础)大纲》甲级、乙级词汇中所有的同形近义二字动词,并将它们在词典中的义项逐一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后发现根据义项的不同基本可将其归为三类:第一,在汉语中的义项多于其在日语中义项,,或汉语中的意义包含了日语中的意义的同形词,简称“汉>日”类同形词;第二,在日语中的义项多于汉语中义项,或日语中的意义包含了汉语中的意义的同形词,简称“日>汉”类同形词;第三,有相同义项之外又各自有不同义项,或有相似义项的同形词,简称“异同交错”类同形词。基于上述分类,预测中、日学生在学习这些词汇时的难点和可能出现的偏误,分别搜集了中日学生相应的一些词汇偏误,验证之前对偏误的预测,并进行了偏误分析。本文发现汉日同形近义二字动词的偏误预测准确率是相当高的,说明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偏误预测是可行的,同形近义词学习的难点也是可以确定的,且偏误和难点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依据这些规律,本文为汉日同形近义词的课堂教学、教材编写、语料库建设以及学生学习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汉日同形词 偏误分析 日语词汇教学 汉语词汇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H3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3
  • 1.1 选题缘由8-9
  • 1.2 研究现状9-12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2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HSK 词汇大纲》甲、乙级汉日同形二字动词对比分析13-3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3-14
  • 2.2 汉日同形近义二字动词来源14-15
  • 2.3 甲级词中的汉日同形近义二字动词词义辨析15-22
  • 2.4 乙级词中的汉日同形近义二字动词词义辨析22-30
  • 2.5 词义比较结果和偏误预测汇总30-33
  • 第三章 偏误收集和分析33-43
  • 3.1 本文的汉、日语偏误来源33
  • 3.2 偏误实际收集情况统计33-35
  • 3.3 偏误分析35-43
  • 第四章 偏误和难点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教学的启示43-48
  • 4.1 汉日同形近义二字动词偏误和难点分布的规律43-45
  • 4.2 对汉日同形近义二字动词的教学建议45-48
  • 第五章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福全;日汉同形词的错情剖析[J];教学研究;1980年04期

2 罗晓杰,孙琳;偏误理论与二语习得[J];外语学刊;2003年02期

3 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年03期

4 李冰;;中日同形词比较研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为中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4期

5 王顺洪;二十年来中国的汉日语言对比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汉日同形近义动词对比分析及偏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90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