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汉学者对《西游记》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7-05-26 11:05
本文关键词:江户汉学者对《西游记》的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全一百回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江户时期(1600-1867),《西游记》经长崎港口船载到日本,第一次被译成日语,即《通俗西游记》,随后由《通俗西游记》译者参与翻译的《西游记》的另一个重要译本《绘本西游记》问世,《绘本西游记》较《通俗西游记》语言简洁凝练不仅传达出《西游记》的趣味性,且从“绘本”立场出发,配有大量插画,十分受读者欢迎。随着两个译本的刊行,《西游记》在日本开始作为大众读物广为传阅。正如鸟居久靖所说:“江户时期自不必言,明治,大正乃至今日,《绘本西游记》仍在《西游记》翻译史上占有决定性地位。” 在日本对《绘本西游记》有过介绍和相关研究,但没有关于翻译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未见对《绘本西游记》比较详细的整理和研究,因此《绘本西游记》的考察和整理对了解明清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接受情况大有裨益。 从《绘本西游记》的翻译背景、参考底本、语言翻译和译者的翻译风格四部分出发,逐一考察,得出以下结论: 1.调查了《绘本西游记》的翻译背景。江户时期日本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幕府又开放长崎港口以便通商,《西游记》得以传人日本,加之当时唐话学在日本盛行,中国的通俗小说不断被翻译成日语,《绘本西游记》就是其中之一。 2.明确了《绘本西游记》四篇的参考底本。 3.从《绘本西游记》的语言翻译情况来看,语言流畅,翻译出了原词的意思,能使读者感受到《西游记》语言的趣味性。从词汇的翻译方法来看,对熟语的翻译能表现出原词的语境和语义,采用意译与直译两种翻译方法;对谚语,成语,惯用语的翻译也很准确到位,有直译也有意译,而固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物品名直接用原汉字书写,对特殊词汇如:诗,颂,咒语则采用汉文训读的方式表记。 4.从《绘本西游记》的翻译风格来看,三位译者的翻译基本上传递出了原文的内容,整体而言行文流畅,但以初编西田维则的翻译水平最高,最尊重原本,文章生动答练,译出了《西游记》的精髓,由此可见西田维则对中国白话俗语的理解准确透彻,比《绘本西游记》的其他两位译者汉语素养高,另外两位译者虽然也翻译出了原文,但不免有误译之处,行文也稍显生硬。 通过本论文的考察,我们可以窥得《绘本西游记》翻译的一角,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对于《绘本西游记》的翻译考察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将作为今后的课题继续研究。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中国通俗白话小说在日本的翻译与传播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绘本西游记 江户时代 西游记 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I046
【目录】:
- 要旨2-4
- 摘要4-8
- はじめに8-10
- 1. 先行研究10-12
- 1.1 日本における研究10
- 1.2 中国における研究10-11
- 1.3 研究[蟆O楲提起·研究方法11-12
- 2.『}u本西怞
本文编号:396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9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