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论俳句的不可译性

发布时间:2017-05-30 09:11

  本文关键词:论俳句的不可译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的文学作品,其可译性可以从作品文体和译文效果两方面来探讨。俳句字句简短,力图在有限的音节当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俳句的情感要素与日本的传统文化密切相连,其文体特点和读者对异文化的受容性决定了俳句的不可译性。
【作者单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
【关键词】俳句 文化 翻译 不可译性
【分类号】:I313
【正文快照】: 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的文学作品,其可译性应 从作品文体和译文效果两方面来探讨。即,从作品本身 的特点和译文接收者两个方面来考虑。然而,这两个方 面往往又相互关联,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本文主要从 徘句的文体特点和异文化的受容两个方面来论述徘句的 可译性。翻译理论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晓欢;论翻译的主体性[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2 袁静;二十世纪以来《古池蛙》在中国的汉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料;评《怎样欣赏俳句》的翻译[J];外语研究;1994年04期

2 顾琏;五节句和俳句(续一)[J];日语知识;1994年12期

3 陈岩;俳句四首[J];日语知识;1995年03期

4 李芒;俳句和汉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5 纪鹏;俳缘·俳句·汉俳与我的汉俳观[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4期

6 成春有;俳句修辞刍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迟军;名徘赏阅(二)[J];日语知识;1998年01期

8 孙维才,于逢春;松尾芭蕉俳句美学价值论略[J];日本学论坛;1998年01期

9 李芒;俳句 汉俳 汉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年03期

10 王鸿宾;山口先生荒木女士俳句欣赏及复译[J];日语知识;199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宏;;从正冈子规的“写生”重新认识俳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雪玑;“我是一座桥”[N];文学报;2000年

2 张晖;一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是谁?[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朱锷;在创意中垂钓[N];文艺报;2001年

4 李伟 编译;日本幼儿园培养幼儿记忆力的好办法[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张新 蒋凡;在格律怪圈中的新诗[N];福建日报;2002年

6 单三娅;文化传奇人物——深见东州[N];光明日报;2002年

7 ;日本高中素质教育:经验与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朱孝远;小约翰的世界图像[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周啸天;老树著花无丑枝[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涂涂;文化杂志中品书香[N];市场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翌;论日本文学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2年

2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创造[D];湘潭大学;2003年

3 罗春霞;翻译的再生:诗歌翻译中文化交流的三个案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于小植;周作人日本文学翻译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周建梅;更无花姿态,全是雪精神[D];苏州大学;2004年

6 梁新娟;论诗歌翻译的美再现[D];厦门大学;2006年

7 梁平;有关俳句翻译形式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俳句的不可译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40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6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