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典籍译本海外传播情况调研及传播路径构建
发布时间:2022-04-25 20:24
典籍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面,中国科技典籍之于理性至上的英语世界国家,其"科技"属性的亲和力、号召力符合受众的"期待视域",应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哲学、文学等典籍外译传播如火如荼的同时,上万部科技典籍中英译出版的仅86部,其传播力亟待加强。基于美国图书馆馆藏检索系统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通过调研中国科技典籍译本在遍布全球各个地区的25000余家公立和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流传数据,梳理出现有译本的传播特征,结合网络时代媒介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提高传播效率的途径、方法:典籍数字化的互动型传播、多语言媒介传播、跨媒介传播等。以建立电子语料库为切入点,探索科技典籍外译的跨文化传播模式,实现译本数据化、学术资源普及化,提高受众获取中国科技典籍相关资源的可得性,建立更便捷易用的传播渠道,降低使用成本,使用复合式视听媒介更好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为提升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的海外传播效果提供策略依据。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中国科技典籍海外传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潜力亟待发掘,基于受众和传播媒介的研究亟待加强
(一)“科技”属性符合西方世界的受众期待视域,应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相比哲学、文学类典籍,中国科技典籍外译传播和相关研究受关注度相对较小。
(三)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科技典籍英译基于受众与传播效果、传播媒介和方式的研究不足。
二、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全球馆藏流传情况
(一)较受欢迎的译本情况。
1. 最受图书馆欢迎、拥有馆藏的图书馆量超过2000的2个译本。
2. 拥有馆藏的图书馆数量超过1500、不满2000的有2个译本。
3. 拥有馆藏的图书馆量超过1000、不满1500的译本有3个。
(二)各类别典籍的总体流传情况。
1. 医学类。
2. 地学类。
3. 综合类。
4. 数学类。
5. 农学类。
6. 化学类。
7. 技术类。
三、在海外传播效果好的中国科技典籍译本特征
(一)医学类典籍。
1. 中医内容具有东方文化符号吸引力,电子化程度高有利于传播。
2. 出现了专门出版中医书籍的海外出版社、以翻译中医书籍为专攻方向的外国学者。
(二)地学类典籍。
1. 地学类典籍因极强的史料价值传播地域广泛,多语言版本提升了传播效果。
2.《山海经》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跨媒介传播,提升了传播效率。
四、提升中国科技典籍传播效果的策略建议
(一)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典籍数字化和互动型传播是新媒体时代的方向。
(二)多语言媒介、多学科交叉助力形成高转化率传播模式,优势类别带动整体传播。
(三)多种手段的跨媒介传播提升传播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OCLC馆藏评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 王彩云,丘东江. 新世纪图书馆. 2018(08)
[2]OCLC大数据及其应用与实践[J]. 汪丹. 新世纪图书馆. 2018(08)
[3]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传播学路径[J]. 王宏,刘性峰. 当代外语研究. 2018(03)
[4]《徐霞客游记》的翻译和海外传播探析[J]. 李林,李伟荣. 外语与翻译. 2017(04)
[5]关于近20年中国科技典籍译介研究的几点思考——传播学的理论视角[J]. 刘迎春,王海燕.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6]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1997—2016):成绩、问题与建议[J]. 许明武,王烟朦. 中国外语. 2017(02)
[7]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 庞朴. 科学中国人. 2003(04)
[8]“积淀说”与“视域融合”——李泽厚与伽达默尔的一个比较[J]. 章辉.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博士论文
[1]语料库研究[D]. 何婷婷.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48282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中国科技典籍海外传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潜力亟待发掘,基于受众和传播媒介的研究亟待加强
(一)“科技”属性符合西方世界的受众期待视域,应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相比哲学、文学类典籍,中国科技典籍外译传播和相关研究受关注度相对较小。
(三)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科技典籍英译基于受众与传播效果、传播媒介和方式的研究不足。
二、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全球馆藏流传情况
(一)较受欢迎的译本情况。
1. 最受图书馆欢迎、拥有馆藏的图书馆量超过2000的2个译本。
2. 拥有馆藏的图书馆数量超过1500、不满2000的有2个译本。
3. 拥有馆藏的图书馆量超过1000、不满1500的译本有3个。
(二)各类别典籍的总体流传情况。
1. 医学类。
2. 地学类。
3. 综合类。
4. 数学类。
5. 农学类。
6. 化学类。
7. 技术类。
三、在海外传播效果好的中国科技典籍译本特征
(一)医学类典籍。
1. 中医内容具有东方文化符号吸引力,电子化程度高有利于传播。
2. 出现了专门出版中医书籍的海外出版社、以翻译中医书籍为专攻方向的外国学者。
(二)地学类典籍。
1. 地学类典籍因极强的史料价值传播地域广泛,多语言版本提升了传播效果。
2.《山海经》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跨媒介传播,提升了传播效率。
四、提升中国科技典籍传播效果的策略建议
(一)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典籍数字化和互动型传播是新媒体时代的方向。
(二)多语言媒介、多学科交叉助力形成高转化率传播模式,优势类别带动整体传播。
(三)多种手段的跨媒介传播提升传播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OCLC馆藏评估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 王彩云,丘东江. 新世纪图书馆. 2018(08)
[2]OCLC大数据及其应用与实践[J]. 汪丹. 新世纪图书馆. 2018(08)
[3]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传播学路径[J]. 王宏,刘性峰. 当代外语研究. 2018(03)
[4]《徐霞客游记》的翻译和海外传播探析[J]. 李林,李伟荣. 外语与翻译. 2017(04)
[5]关于近20年中国科技典籍译介研究的几点思考——传播学的理论视角[J]. 刘迎春,王海燕.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6]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1997—2016):成绩、问题与建议[J]. 许明武,王烟朦. 中国外语. 2017(02)
[7]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 庞朴. 科学中国人. 2003(04)
[8]“积淀说”与“视域融合”——李泽厚与伽达默尔的一个比较[J]. 章辉.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博士论文
[1]语料库研究[D]. 何婷婷.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48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64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