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4-12-19 03:28
如何让中国学生更有效地提高用英语讲述自己国家的文化,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是教师必须深入系统地思考并尝试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建构"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改革举措,该模式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跨文化调整理论等为其理论基础,以积极调整相互适应、主动建构互为支架、互动体验合作共赢、文化浸润文化反观等为其核心内涵,以其线上线下系列文化项目的互动学习与体验为主要任务。本文认为"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CISLC)"模式是深度的"关系嵌入",不仅能够帮助中外学生共同提高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文化互动中最大限度构建自己的(跨)文化记忆,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1.“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3.跨文化调整理论(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Theory)
二、“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1.积极调整,相互适应
2.主动建构,互为支架
3.互动体验,合作共赢
4.文化浸润,文化反观
三、“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构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1758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1.“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3.跨文化调整理论(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Theory)
二、“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1.积极调整,相互适应
2.主动建构,互为支架
3.互动体验,合作共赢
4.文化浸润,文化反观
三、“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构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17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401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