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基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2 13:01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0年

基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那一牧  

【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将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说明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本文还从产业链和供需的角度提出了分析煤炭产业的视角。 随即,本文根据煤炭产业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出煤炭产业的资本存量数据,并结合原煤产量、就业人员的数据,利用超越对数方程,估算出了煤炭产业1990-2006年的生产函数,发现在我国在煤炭生产领域存在着两个主要基本特征:(1)产能过剩,资本存在闲置情况;(2)技术进步和劳动对煤炭产业产量的贡献较大。本文进而分析了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基本原因,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系列可行的政策建议,如保障就业、避免投资过热、增加产业集中度和加大技术投入等。 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本文推导出在劳动要素充分供给的假设下,我国实际煤炭产业边际成本函数的变化趋势。发现我国煤炭产业边际成本自1999年以后呈现下降趋势,并在2002年以后下降速率放缓,有出现拐点的迹象。 通过对比煤炭价格和边际成本的变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几个解决煤炭供需问题的政策措施:(1)提高劳动报酬,保障就业;(2)适度提高电煤价格,以政府补贴方式补助下游火电厂商;(3)纵向一体化的实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426.21
【目录】:

  • 目录3-5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9
  • 第一章 主要理论及文献综述9-16
  • 1.1 Hotelling准则及相关文献9-13
  • 1.2 可持续发展与可耗竭资源的关系研究综述13-14
  • 1.3 国内文献综述14-16
  • 第二章 中国煤炭产业概述16-24
  • 2.1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过程16-19
  • 2.1.1 煤炭产业粗放发展的初级阶段(1949-1980)16-17
  • 2.1.2 改革开放初期的煤炭产业(1980-1992)17
  • 2.1.3 煤炭产业深化改革阶段(1993至今)17-19
  • 2.2 产业链视角的中国煤炭产业19-22
  • 2.2.1 煤电产业链的基本结构19-20
  • 2.2.2 煤炭产业纵向一体化动机20-22
  • 2.3 煤炭生产和需求22-24
  • 第三章 主要模型及估计方法24-29
  • 3.1 生产函数的估计24-26
  • 3.2 成本函数的估计26-27
  • 3.3 资本存量的估计27-29
  • 第四章 中国煤炭产业生产函数29-41
  • 4.1 数据样本及来源29-30
  • 4.2 资本存量K的估计30-31
  • 4.3 煤炭生产函数的估计31-35
  • 4.3.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31-32
  • 4.3.2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计32-35
  • 4.4 生产函数的启示35-41
  • 4.4.1 生产现状的原因探讨36-37
  • 4.4.2 关于煤炭生产的政策建议37-41
  • 第五章 中国煤炭产业成本函数、价格走势及政策建议41-48
  • 5.1 煤炭产业边际成本函数估计41-43
  • 5.2 中国煤炭价格以及边际成本的关系43-45
  • 5.2.1 中国煤炭价格改革43
  • 5.2.2 中国煤炭价格走势43-44
  • 5.2.3 中国煤炭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关系44-45
  • 5.3 政策建议45-48
  • 第六章 小结48-51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48-49
  • 6.2 本文研究的主要假设和估计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49
  • 6.3 未来研究方向49-51
  • 参考文献51-5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墨;重庆区县科技进步水平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靖;王桂芝;江莹;朱干江;;中国粮食生产模型及弹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刘传庚,李克荣,魏振宽;我国煤炭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11期

    3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4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5 赵伟;马瑞永;;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6 于立宏;郁义鸿;;需求波动下的煤电纵向关系安排与政府规制[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7 魏晓平,谢钰敏;矿产资源与可再生资源之间替代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8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9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10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龙;;中国粮食生产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4 李秋芳;康国磊;李小芳;李炳军;;基于灰色关联的河南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5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6 琚晓星;刘岳平;钟世川;;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7 孔庆洋;余妙志;;工业深化、技术进步与金融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毕海普;司鹄;李晓红;;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9 刘秉镰;刘勇;;对我国公路水运交通省际资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欧立光;;我国GDP不经济增长原因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柳瑞禹;叶子菀;;基于霍夫曼系数的高耗能行业电力消费发展趋势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盖斌;;水电站水库移民补偿研究[A];乌蒙论坛[C];2006年

    4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8 钱永坤;;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与小煤矿发展[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10 姜春海;;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基于火电行业和特定企业双层视角的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秦青林;城市能源战略储备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海峰;中国TD-SCDMA产业内企业间协同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伟;煤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博弈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曹峰;电煤矛盾对火电企业成本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8 梁根琴;中国能源消费对工业品出厂价冲击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素娟;张钰;;基于AHP法对甘肃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2 李建平,徐伟宣,石勇;基于主成分线性加权综合评价的信用评分方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2004年08期

    3 徐梦丹;党丽娟;;线性加权综合法在药品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和综合评价课题组;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4期

    5 黄鲁成;李晓英;;北京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6 杨洪涛;;基于DEA的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4期

    7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DEA)[J];科学通报;2000年17期

    8 李博;;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魏丽;陈丽宇;;关于一类新的广义灰色关联度[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沈国斐;杨莲芬;赵华新;倪芝青;;杭州市13个区、县(市)科技管理工作研究与建议[J];杭州科技;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罗旋;[N];福建日报;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福军;我国城市生产函数的初步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秦万广,韩洁平,徐元哲;用BFS方法求解CES生产函数[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4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5 林伯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改革进程与配套改革[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6 邵剑,曹首英;煤矿矿区环境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10期

    7 孙海,刘宁;煤矿区环境污染的特点及防治[J];河北煤炭;2000年02期

    8 黄英娜,张巍,王学军;环境CGE模型中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估算与选择[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9 魏晓平,谢钰敏;矿产资源与可再生资源之间替代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张许颖;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分析[J];经济经纬;199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娟;中国经济的CGE模型及政策模拟[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中金 ,张新年 ,李素平 ,刘元辉;应用生产函数对尉氏县工业系统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2 王兴久,张秉平,马利彪,李桃,陈永杰;吉林省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93年01期

    3 朱锋峰,贺德化,杜延军;国民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4 赵魁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改进[J];北方经贸;2001年05期

    5 万宝珍;江西省中小企业现状及其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王海盛;郑立群;;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测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陈道斌;王浣尘;陈宏民;;时滞生产函数理论[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3年01期

    8 葛新权;论生产函数调整模型[J];统计研究;2003年06期

    9 周亚;李克强;刘海龙;蔡维;;包含两类劳动投入的生产函数及其性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黄尚丽;;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J];内江科技;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明;;河南滑县小麦生产函数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2 穆东;;阶段C-D前沿生产函数的DEA估计[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薛海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生产函数研究:制度分析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素红;;教师人力资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西部五省区农村初中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成璋;涂锦;;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的一个新命题[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米健;罗其友;;城郊型马铃薯生产函数、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差异[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7 何峰;;非中性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函数的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8 许威;刘震宇;;应用神经网络模拟柯布—道格拉斯函数[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杜颖;钟永新;;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测算系统的研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10 闵瑞;肖新平;;武汉市高新区企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禾 著;[N];中国包装报;2003年

    2 廖仁治;[N];中国保险报;2010年

    3 廖晓;[N];经理日报;2007年

    4 廖仁治;[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官立伟;[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6 一财;[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李怀;[N];光明日报;2000年

    8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徐明棋;[N];文汇报;2009年

    9 王树祥 张明玉 邬文兵;[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于明峰;[N];人民邮电;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劲英;大学本科新生学业成就之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13年

    2 卢奇;技术增长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李晅煜;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发展相关性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徐小飞;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5 张爱婷;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辛毅;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及其对农产品贸易的含义[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杨依山;经济增长理论的成长[D];山东大学;2008年

    8 丛亮;中国的总供给函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宋艳涛;科技进步测算理论方法创新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詹木思;尼日利亚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减贫机制:对农业新发展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艳杰;北京市现代农业功能演变与水资源的关系[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赵启然;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齐俊伟;我国航空工业产业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姜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及其效果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健;利用生产函数法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朱兆芬;我国塑料生产企业技术效率测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许海平;天然橡胶生产函数、弹性及供给与需求分析[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8 许丽君;陕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张学彪;我国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何荣;基于生产劳动理论的生产函数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14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