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理论的新基
本文关键词:宏观经济理论的新基础——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研究 出处:《当代财经》200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研究提出了将国民经济核算扩展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理论和方法,从实物量到价值量,从流量到存量,建立起由5大帐户组成的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计算了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双向交互影响的新宏观指标——国内生态产出EDP(也有人称绿色GDP),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提供定量基础。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xtending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to resource-environment-economic accounting, from physical quantity to value quantity, from flow to stock. The basic framework of resource-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five account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flecting resources are calculated. The new macro index of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s domestic ecological output EDP (also called green GDPP), which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系
【分类号】:F222.33
【正文快照】: 萨缪尔逊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是二十世纪的伟大创造,没有它,宏观经济学可能还在杂乱无章的数据海洋中漂泊。但是,以GDP为核心的sNA由于没有涵盖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内容,因此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需要,这就要求发展出能包括资源与环境的资源一环境一经济核算体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惠雄;资源约束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2 李瑞娥,李春米,脱文娟;资本外部性:西部可持续发展能力“集体”“负债”的又一种解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张建民,鲁西奇;“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4 计金标;资源课税与可持续发展[J];税务研究;2001年07期
5 吕忠梅;刘超;;从沙尘暴防治看立法理念的转换[J];河北法学;2007年07期
6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瑞亮;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8 余明江;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黄兴国;把握社会发展的辩证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胡蓓蓓,徐利淼;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和建议[J];北方环境;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晓华;张卫国;;云南省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前景[A];中国西部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计金标;;税收政策与和谐社会建设:从就业、资源利用(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角度的思考[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金南;曹东;蒋洪强;葛察忠;;关于环境资源卫星账户核算方案的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罗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战略[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罗勇;;城市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王妮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法律保护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郭丽萍;李月彬;王毅;;基于环境污染的石家庄市绿色GDP核算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曹翠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体系构建与实施[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钱振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治理体系:理论阐释与行动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常丽霞;叶进;;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刍议[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3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6 董虹;论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8 章牧;东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评价与信息技术示范[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冯颜利;论全球发展的公正性[D];苏州大学;2002年
10 王永清;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丙辉;环境问题对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及我国对策[D];河北大学;2000年
2 雷隆;试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赵英杰;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投资项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刘红艳;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5 黄春春;关于制定可持续发展伦理对策的构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叶祥北;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计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7 刘亚丽;天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祥妹;产业带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任宪友;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红艳;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晓林;关于《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郭海湘,诸克军,刘涛;我国全要素生产力的模糊软分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潘伟;;浅谈高等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4 陈绍辉,郭东强;对地区性重复建设的一种解释及其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袁杰;周期性波动中的经济增长[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陈杏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J];山东经济;2001年05期
7 韩祥临;《孙子算经》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8 杨益群;神经网络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数学理论与应用;1999年04期
9 李崇新;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核算的探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03期
10 林硕蕾;王凌冉;;灰色系统在经济上的应用——定量分析SARS对旅游外汇收入的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广州;工程结构内力位移算法分析与逻辑设计[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3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42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