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央行升息正其时

发布时间:2018-10-25 09:18
【摘要】:正 2004年一季度,中国GDP的增速为9.7%,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经济金融运行惯性规律的作用下,二季度的GDP增速还要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对于经济总量指标,不少人认为我们不必有过多的担心,因为:(1)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突然加速并非由中央财政的经济建设预算支出增加所导致,而是由地方项目和银行贷款共同推动的结果,这至少表明,中国的通货紧缩已被投资需求的迅猛扩张所消弥。(2)2004年
[Abstract]: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4, China's GDP growth rate was 9.7 percent. According to past experienc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inertia law o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operation, the GDP growth rate in the second quarter will be increased by more than 1 percentage point. Many people think that we do not have to worry too much about the gross economic indicators, because: (1) the sudden acceleration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03 was not caused by the increase in the expenditur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economic construction budget. It is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local projects and bank loans, which at least suggests that China's deflation has been wiped out by the rapid expansion of investment demand. (2) in 2004.
【分类号】:F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镇华;旧中国的一次大黄金案[J];上海金融;1987年10期

2 闵继红;关于增强省市一级中央银行调控职能的思考[J];福建金融;1990年04期

3 田真庸;中央银行非本位职能与通货膨胀[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4 邓伟;龙太明;;完善县级央行信贷资金宏观调控之我见[J];金融与经济;1992年04期

5 杨凌云;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与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1994年12期

6 朱国华;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特殊形成机理及其遏制对策[J];财经研究;1994年11期

7 景学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及对策备忘录[J];财贸经济;1994年11期

8 朱国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殊形成机理及其遏制对策[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4年11期

9 廖石坚;日本银行贷币政策体系变革及启示[J];南方金融;1994年06期

10 何斌,梁铮;地、市级央行金融监管体系的构造及其运作[J];南方金融;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建设银行总行稽核审计部课题组;侯金印;;论建设银行经营资产的风险监控[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4年度)[C];1994年

2 颜平;;金融业如何应对WTO的挑战[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郝云宏;曲亮;;借鉴央行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定位及其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4 Hsieh Hsih-chia;;Testing Equilibrium Tourism, Policy, And The Convergence P Value[A];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C];2003年

5 常春;;从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看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与防范[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6 夏斌;;深化改革 健全调控 完善监管[A];2003年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3年

7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课题组;;优化央行审计模式,切实提高内审质量[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8 薛晖;;新形势下基层央行货币信贷工作思考[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9 景学成;;治理通货紧缩,预防经济过热 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增长[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央行发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公告人民币小幅升值[A];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巧宁;人民币汇率波幅会放宽吗?[N];财经时报;2000年

2 刘宁;人民币渐显升值迹象[N];中国矿业报;2000年

3 记者 于力;央行行长戴相龙论金融热点[N];中国证券报;2000年

4 华东师大国际金融研究所教授 黄泽民;外币利率改革影响深远[N];国际金融报;2000年

5 龚伟运;七国会议是汇市关注焦点[N];国际金融报;2000年

6 廖新军;欧元 漫漫“跌路”终有止 重振“河山”尚需时[N];国际金融报;2000年

7 廖新军 编译;德国银行业:“混”得还好吗[N];国际金融报;2000年

8 周岛;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如何防范外汇风险[N];国际商报;2000年

9 ;欧央行首次拍卖可变动利率[N];国际商报;2000年

10 驻澳使馆经商处;澳大利亚建筑业危机恶化[N];国际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冯用富;汇率制度:理论架构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晶;中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邓大悦;现代国库职能与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徐明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吴军;金融稳定框架分析和模型构建[D];武汉大学;2005年

7 肖才林;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吉松涛;铸币税 货币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世宏;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袁锦;中国间接融资体系配置失灵的机制与效应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云强;央行监管员的绩效评估[D];厦门大学;2001年

2 刘怡;论我国银行业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必然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张煜;企业财务危机与宏观金融风险[D];吉林大学;2004年

4 徐扬;我国外汇占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孙友杰;我国央行基准利率选择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军;机构分设下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协调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黄小东;基于盯住通货膨胀框架的最优货币政策体系的实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宋元霞;经济转型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构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9 吴艳青;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10 焦新涛;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3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293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b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