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视角的蔬菜价格形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09:02
【摘要】:蔬菜是我国农村种植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我国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我国蔬菜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起伏较大,不仅影响了蔬菜种植户收益和蔬菜稳定供给,也影响了居民生活福利。可以说,蔬菜价格问题既是关系农民实际收益的三农问题,又是关系居民生活水平的民生问题,探讨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对稳定我国蔬菜市场价格、促进蔬菜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产业链视角,分别对主要产业链模式和关键产业链环节的蔬菜价格形成进行研究。在梳理蔬菜价格形成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我国蔬菜价格及其波动特征,阐述蔬菜产业链与价格形成。其次,分析批发市场主导型模式、农超对接模式、电子商务模式三种主要产业链模式的蔬菜价格形成:批发市场主导型模式中,采用VAR模型、FDL模型分别分析蔬菜产销地批发价格间的横向联动关系、蔬菜批零价格间的纵向联动关系;农超对接模式中,运用均衡价格模型估计蔬菜收购价格和零售价格;电子商务模式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蔬菜在电商平台销售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大小。再次,运用通径分析法、联立方程模型分别对关键产业链环节的蔬菜价格形成进行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主要产业链模式和关键产业链环节的蔬菜价格形成。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1)对蔬菜价格形成理论的分析,主要基于价值规律、均衡价格理论、市场整合理论、商品价格均等化理论和价格歧视理论。价值规律是贯穿全文的基础理论、均衡价格理论是从供需角度分析蔬菜价格形成,市场整合理论、商品价格均等化理论是从价差角度分别分析不同蔬菜市场间、不同地区间蔬菜价格的联动关系,价格歧视理论为蔬菜销售商针对同种蔬菜的不同购买量制定不同价格提供了理论依据。(2)蔬菜价格在年度间呈逐年上涨趋势,在一年的周期内蔬菜价格季节波动特征明显,长期看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周期性。(3)批发市场主导型模式中,蔬菜产销地批发价格间存在横向联动关系,销地批发价格在蔬菜批发价格形成中具有引导作用,销地批发价格向产地的传导效率较高;蔬菜批零价格间存在纵向联动关系,蔬菜批发价格对零售价格具有引导作用,零售价格会向批发价格变动方向靠拢。(4)农超对接模式中,农户与蔬菜合作社的议价能力、农户生产蔬菜的机会成本是决定蔬菜收购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蔬菜零售价格形成由合作社采购成本、经销成本和目标利润共同决定,在合作社目标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蔬菜均衡零售价格与实际零售价格最接近。(5)电子商务模式中,根据蔬菜零售商服务特征差异,存在两种类型零售商群集,第一类以京东平台的零售商为代表,其蔬菜价格形成受零售商类型、差别定价机制等影响显著:第二类以1号店、淘宝、天猫的零售商为代表,其蔬菜价格形成受零售商信誉、服务特征影响显著。(6)蔬菜生产者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城镇居民收入密切相关,国际原油价格、城镇居民收入、通货膨胀对蔬菜生产者价格的直接影响较小,间接影响较大;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较大,间接影响较小,货币政策改变将直接影响蔬菜生产者价格。(7)蔬菜消费者价格受供需多种因素影响,前一期蔬菜产量和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农业就业比例、总人口数对蔬菜消费者价格的影响富于弹性,这些因素容易引起蔬菜消费者价格波动。
【图文】: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第三章我国蔬菜价格及其波动分析逡逑图3-1)。整体表现为冬季蔬菜价格高,夏季蔬菜价格低;具体来看,每年的12月份至次年的2、逡逑3月份蔬菜价格处于最高位,年中的6月至8月份处于最低位,其他月份的蔬菜价格处于最高位逡逑与最低位之间。逡逑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168个月度蔬菜价格数据,这168个月的蔬菜平均价格为逡逑3.59元/公斤,1-12月每月的平均价格分别为:4.41元/公斤、4.69元/公斤、4.55元/公斤、4.20元逡逑/公斤、3.36元/公斤、2.65元/公斤、2.61元/公斤、2.88元/公斤、3.06元/公斤、3.17元/公斤、3.54逡逑元/公斤、3.98元/公斤,可见,月度蔬菜价格较高的前五个月份分别是:2月、3月、1月、4月逡逑和12月,在年度内,蔬菜价格波动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性波动。蔬菜价格最高的是2逡逑月份,为4.69元/公斤,蔬菜价格最低的是7月份,为2.61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相差2.08逡逑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之比为1.80,说明蔬菜价格月度波动幅度较大,蔬菜月度价格较不稳定,逡逑在年度内起伏较大。逡逑元/公斤逡逑g邋0逦2002年—-fv;邋2003年逦?邋2004年邋2OQS年逦?邋2006年逡逑
从图3-2来看,1990年至2000年,蔬菜生产价格指数较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更为频逡逑繁、剧烈,在此区间,蔬菜生产价格指数与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最高值分别为140.6、133.3,,逡逑最低值分别为85.3、99.6,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最大波动幅度分别为64.85%、33.84%。2001逡逑年至2015年,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和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趋势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在逡逑此区间,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蔬菜生产价格指数波动更为剧烈,蔬菜生产价格指数与蔬菜居逡逑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最高值分别为116.8、118.5,最低值均为95.1,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最大波逡逑动幅度分别为22.82%、24.61%。逡逑3.2.2蔬菜价格的区域波动现状逡逑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蔬菜生产规模、品种、消费习惯以及蔬菜价格存在差异,因此有逡逑必要对不同地区的蔬菜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反映蔬菜价格的频率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周逡逑度、日度数据,由于年度数据能够从长期角度反映蔬菜在不同地区间的价格波动情况(姜雅莉,逡逑2013),为此本文选择蔬菜价格年度数据分析蔬菜价格在不同地区间的波动特征。考虑数据的完逡逑整性和可得性,采用1999年-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蔬菜价逡逑格的地区间波动特征,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逡逑(1)各年度不同地区间蔬菜价格波动分析逡逑利用1999年-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每一年各个地区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7
本文编号:2611742
【图文】: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逦第三章我国蔬菜价格及其波动分析逡逑图3-1)。整体表现为冬季蔬菜价格高,夏季蔬菜价格低;具体来看,每年的12月份至次年的2、逡逑3月份蔬菜价格处于最高位,年中的6月至8月份处于最低位,其他月份的蔬菜价格处于最高位逡逑与最低位之间。逡逑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168个月度蔬菜价格数据,这168个月的蔬菜平均价格为逡逑3.59元/公斤,1-12月每月的平均价格分别为:4.41元/公斤、4.69元/公斤、4.55元/公斤、4.20元逡逑/公斤、3.36元/公斤、2.65元/公斤、2.61元/公斤、2.88元/公斤、3.06元/公斤、3.17元/公斤、3.54逡逑元/公斤、3.98元/公斤,可见,月度蔬菜价格较高的前五个月份分别是:2月、3月、1月、4月逡逑和12月,在年度内,蔬菜价格波动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性波动。蔬菜价格最高的是2逡逑月份,为4.69元/公斤,蔬菜价格最低的是7月份,为2.61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相差2.08逡逑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之比为1.80,说明蔬菜价格月度波动幅度较大,蔬菜月度价格较不稳定,逡逑在年度内起伏较大。逡逑元/公斤逡逑g邋0逦2002年—-fv;邋2003年逦?邋2004年邋2OQS年逦?邋2006年逡逑
从图3-2来看,1990年至2000年,蔬菜生产价格指数较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更为频逡逑繁、剧烈,在此区间,蔬菜生产价格指数与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最高值分别为140.6、133.3,,逡逑最低值分别为85.3、99.6,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最大波动幅度分别为64.85%、33.84%。2001逡逑年至2015年,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和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波动趋势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在逡逑此区间,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蔬菜生产价格指数波动更为剧烈,蔬菜生产价格指数与蔬菜居逡逑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最高值分别为116.8、118.5,最低值均为95.1,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最大波逡逑动幅度分别为22.82%、24.61%。逡逑3.2.2蔬菜价格的区域波动现状逡逑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蔬菜生产规模、品种、消费习惯以及蔬菜价格存在差异,因此有逡逑必要对不同地区的蔬菜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反映蔬菜价格的频率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周逡逑度、日度数据,由于年度数据能够从长期角度反映蔬菜在不同地区间的价格波动情况(姜雅莉,逡逑2013),为此本文选择蔬菜价格年度数据分析蔬菜价格在不同地区间的波动特征。考虑数据的完逡逑整性和可得性,采用1999年-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蔬菜价逡逑格的地区间波动特征,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逡逑(1)各年度不同地区间蔬菜价格波动分析逡逑利用1999年-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每一年各个地区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7
本文编号:2611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1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