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M公司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营销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10:58
【摘要】: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经过了从模拟制式到数字制式的转变,从单一的GSM标准到CDMA标准的加入,从电信运营商的分分合合到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的发放,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竞争程度不断加深。随着3G时代的开启,以下三个因素成为了推动这个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第一,TD-SCDNA、WCDMA和CDMA-EVDO三张牌照推动全国三个制式的3G网络新建和扩容规模越来越大;第二,全国范围GSM、CDMA网络的升级和扩容不断;第三,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市场的持续繁荣。 如果能够在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蕴藏着巨大市场需求和潜力的新兴市场上分占据优势,对于M公司来讲不仅仅意味着丰厚的利润,还可为其未来的4G及其长远发展搭建坚实的平台。随着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本土移动通信设备商的市场营销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壮大,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M公司正在受到竞争对手强有力的冲击,市场份额有所萎缩。为此,本文主要回答的问题是:面对中国本土设备商全面的成本领先战略,面对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面对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错综复杂的环境,M公司该制定什么样的市场营销战略和实施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呢? 作者应用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当前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深入探讨了M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它的内部条件。通过竞争力评估模型的创建,针对主要移动通信设备商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估。结合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定位,制定了M公司在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需要采取的市场营销战略,并为该战略的有效实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M公司在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上的市场营销战略主要是: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和产品质量优势,采取密集型市场发展战略和差异化的市场竞争战略,积极扩大优势产品的目标市场份额,实现强化公司市场形象,扩大优势业务市场规模,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在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上较快发展的目标。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创建了设备商竞争力的评估模型。从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方面,采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设备商的综合竞争力。 (2)提出了关于M公司摆脱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低价竞争的应对策略。 (3)优化了M公司产品研发和客户需求的沟通流程。 作者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全面地认识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的特殊性,客观地评估和认识主要移动通信设备商的竞争力,丰富M公司在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上营销战略的理论研究,为早日实现公司在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上的目标提供帮助。同时,也期望能够为中国的本土设备商更好地实现全球化战略提供借鉴。
【图文】:

统计公报,中国工业,电信业,电信企业


600300图2一 52006一2010年电信企业的增值业务收入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2011年2月手机向多元化应用业务的发展,便带动了作为支撑系统的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向着数据速率更快的方向发展,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开始迈进4G时代。这对于专注于LTE技术产品研发的M公司来讲,就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潜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2.2.3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向宽带化发展随着应用业务对于带宽需求的增加,移动通信会向着宽带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当今信息产业发展的两个热点,这两者融合而产生的移动无线互联网及其应用,必将为信息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融合将产生移动无线互联网 (Mobile工 nternet)113]。摩根士丹利报告还认为

统计图,统计图,全球,市场


市场的增长、终端相对低廉的价格和技术革新等因素,使得2G网络的发展仍将持续到一段时间,短期内不会消亡。下图2一6是2004年至2009年全球的GSM载频发货量图例:全球GSM发货量从2004年的大约260万载频 (TRx)增长到2009年的约343.8万载频,其年增长率达到5.5%。尽管2008年和2009年的GSM发货量少于往年,但近5年来GSM市场整体上仍然呈增长势态。而且在未来的4到5年内,GSM发货量仍将持续增长。[’5]理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O200吐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图2一6全球GSM市场发货量统计图例(单位:KTRx)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在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上,三大运营商的ZG网络,,包括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GSM网络、中国电信的CDMA2000网络,承载着94.52%的移动用户。3G网络刚刚起步,3G用户快速增长。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4;F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洁;;将市场营销战略引入教学设计中的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2 杨遂安;;市场营销战略的决策与实施[J];经济管理;1990年09期

3 陈为平;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经营[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卞显红,树夫;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战略及其竞争力提升研究[J];江苏商论;2005年03期

5 杨建;;论市场营销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J];广西轻工业;2007年05期

6 喻盟盟;;路径依赖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1期

7 吕莲;;面向市场营销战略的竞争情报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08期

8 赵学锋;;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9 刘钢;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谈[J];中国城市金融;2003年11期

10 刘永;;不同行业寿命周期阶段的市场营销战略[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炳礼;;军用移动通信设备减震装置结构设计[A];2002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伟;;UHF频段移动通信设备频率合成器原理与实验[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陆鸣;李鸿晶;温增平;田家勇;熊立红;于爱勤;;都江堰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建筑物震害特征[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4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起取消17种商口出口退税[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5 施兴林;;浅谈移动通信的防雷措施[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建平;;一种机车有源综合天线[A];GSM-R数字移动通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尹建琪;覃春林;诸维明;;用于语声识别的自适应去噪[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8 魏国桢;;建立四川省通信产业的投资机会研究初探[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陈绍忠;;二次下电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保障[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振湘;张大鹏;吴恒;;TD—SCDMA系统高速交通干线覆盖解决方案[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华;政策纽带捆绑3G融合[N];经济参考报;2004年

2 ;告别DES迎接AES[N];网络世界;2001年

3 ;数字融合指引移动通信未来[N];人民邮电;2006年

4 智健;SiteView构筑大唐移动安全壁垒[N];通信产业报;2006年

5 ;金立通信:品质立天下[N];通信产业报;2006年

6 周咏南;杭州摩托罗拉第六千万台手机下线[N];浙江日报;2006年

7 记者 刘东;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结构不断改善[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李宝杰 文涛 崔静;我国移动通信多点冲击世界顶尖技术[N];中国质量报;2005年

9 ;大唐移动与ExpressLogic公司开展合作[N];人民邮电;2006年

10 沈海燕;宜华木业全面开启国内市场营销战略布局[N];中国贸易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阮玉峰;宽带天线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培超;M公司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营销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周少光;韶峰集团市场营销战略的调整与实施[D];湖南大学;2003年

3 郭欣;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4 林滨;中电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邓焱;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姚华柏;鞍山海量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吴国华;教学仪器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张建荣;白银中天化工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罗淼;中平能化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刘万鹏;风神轮胎公司国内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2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22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e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