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按劳分配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0-04-14 02:57
【摘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马克思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按劳分配设想的主要内容是以劳动时间为尺度,对作了必要扣除之后的消费资料进行分配,劳动者凭劳动凭证领取消费资料。但是,马克思按劳分配设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即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产品经济形态和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客观辩证地来评价马克思的按劳分配设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清楚,对马克思按劳分配设想停留在教条式地理解上,所以按图索骥地设计分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在城镇实行“工资制”,在农村实行“工分制”,表面上是社会成员根据劳动贡献索取劳动成果,但实质上其背后掩盖着极端的不公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在我国演化成一种被异化的了“平均主义”。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精准计算劳动量;二是计划经济体制堵塞了能够计算劳动量的其它渠道。在市场化改革初期,我国在国有企业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在农村实行 家庭承包经营,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开始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我国按劳分配制度改革也开始进入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的时期。归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改革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突破单一化模式、按劳分配在国有企业中基本得到落实、将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虽然我国按劳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有些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作用的范围认识不清,认为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这种理论上的误区会将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引向歧途,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秉承马克思主义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按劳分配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探讨了按劳分配的涵义、按劳分配的实质、按劳分配的前提,以及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统一的思路。在制度创新方面,提出从科学计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价值、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确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发挥国有企业的导向作用等方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因此,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对按劳分配制度进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向艺,李霞;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共同参与企业产权安排研究[J];山东经济;2002年04期

2 蔡继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争论和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景维民;田卫民;;市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演进与评析[J];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卫兴华;关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问题[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年03期

5 沈德仁;论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赵振华;;关于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7 赖德胜;对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剖析[J];中州学刊;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冯子标;焦斌龙;;劳动同质性的假设是劳动价值论走不出困境的根——兼论劳动同质性、劳动价值论与人力资本[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2 蔡继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7年

2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谷红欣;中国当代收入分配思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雪中;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26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26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1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