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贸易争端背景下中美豆类期货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4:38
【摘要】:随着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扩大,国内外农产品期货价格变动的关联性逐渐增强,风险传染效果逐步加深。在中国必须大量进口大豆满足国内需求以及中美贸易争端持续不断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中美豆类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用以防范市场风险成为必要。本文以中美“贸易战”这个重要经济事件为背景,从大豆产业链视角出发,将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连续价格指数和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DCE)豆粕期货连续价格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多元随机波动(MSV)模型,构建了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时变相关系数的t分布多元随机波动(DGC-tMSV)模型,用于检验中美贸易争端前后CBOT大豆期货市场与DCE豆粕期货市场之间在不同时期的波动传导方向、强弱以及其时变相关关系。本文选取201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DCE豆粕期货连续价格指数和COBT大豆期货连续价格指数的收盘价作为样本数据,把2018年4月4日中国正式将美国大豆纳入加征关税商品清单这一事件发生日期为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间节点,将整体数据分为两个部分,中美贸易争端前的样本数据区间为2010年1月1日—2018年4月4日,中美贸易争端持续期的样本数据区间为2018年4月4日—2018年12月31日,并运用基于吉布斯抽样(Gibbs)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的方法对模型的待估参数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1)中美豆类期货价格收益率序列存在显著的尖峰肥尾和波动集聚特征。无论哪个时期,中美豆类期货市场均容易受自身前一期波动的影响,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持续性,波动集聚特征显著。(2)中美两国豆类期货市场价格变动具有较高的时变正相关性以及一定的均值溢出效应。中美豆类期货市场价格变动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两个市场价格波动呈现出时变正相关性,两市波动持续性较高,消化信息冲击的能力较弱,中美贸易争端这一重大经济事件加强了中美豆类期货市场的相关性。(3)中美贸易争端影响了中美豆类期货市场波动溢出的方向。在贸易争端前期,仅存在美国大豆期货市场对中国豆粕期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在贸易争端持续期,中美豆类期货市场价格变动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呈现出正向的风险传递特征。
【图文】:

贸易争端背景下中美豆类期货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技术路线图

贸易争端背景下中美豆类期货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贸易争端前期DCE豆粕Q-Q图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13.7;F713.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红莉;何建敏;;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08期

2 侯斌;;我国股市与汇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企业导报;2013年19期

3 赵鹏;曾剑云;;香港、台北、纽约股市收益及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7期

4 周云龙;胡良剑;;股票市场行业指数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15期

5 郑挺国;刘堂勇;;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8年02期

6 沈骏;;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J];上海金融;2014年04期

7 吴伟巍;郑彦璐;李启明;吴非;;区域城市间住宅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内涵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8 林学贵;;棉花价格波动溢出效应[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S1期

9 黄海峰;葛林;;多个金融市场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检验——基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经验数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年02期

10 李显戈;周应恒;;中国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学贵;;棉花价格波动溢出效应[A];第十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方志军;李帅;舒雷;刘汪卉尧;;基于Haar小波的沪港股市异常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苏明;李力春;;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基于国际价格联动性和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4 李标;周先平;帖姗姗;;人民币汇率与境内外利差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发达和新兴市场数据的比较分析[A];《国际货币评论》2016年合辑[C];2016年

5 韦汉春;程振源;;我国A股市场行业波动溢出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熊正德;文慧;凌语蓉;;基于时频分析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外汇市场联动关系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7 孙欣欣;卢新生;;美联储货币政策中性化背景下人民币外汇市场间均衡关系调整和溢出效应研究[A];《国际货币评论》2017年合辑[C];2017年

8 阙澄宇;马斌;;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的非对称溢出效应——基于VAR-GJR-MGARCH-BEKK模型的经验证据[A];《国际货币评论》2016年合辑[C];2016年

9 胡秋灵;丁美月;;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新能源行业股票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6卷)[C];2015年

10 西村友作;孙便霞;;全球金融海啸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中美波动溢出效应对比[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邓鸣茂;上海与伦敦金属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N];期货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广喜;基于分形分析的我国股市波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董杰;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传导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高艳;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4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胡新明;中国股票市场分割与一体化演进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翁应良;房地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与风险传染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唐波;人民币即远期汇率的溢出效应及价格发现贡献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培源;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9 吴晓雄;我国主要商品期货的价格波动与避险效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骆嘉;金砖国家股市关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锐;上证5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2 王诚晨;中国金融市场动态传导关系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3 程旭;贸易争端背景下中美豆类期货市场溢出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4 黄雯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5 孙雪;中证5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6 黄海兰;沪港通背景下A股与港股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7 曹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全球股市券商板块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8 翟会明;新三板与主板市场之间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

9 王鑫W,

本文编号:2633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33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