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21:56
【摘要】:从古到今,丝绸之路都是十分重要的贸易之路,具体来看,它是一条跨越欧、亚、非大陆的农产品贸易大通道。主要贸易品有丝绸、香料、茶叶、毛皮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是在2 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地区并在《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中所提出的,这一伟大倡议的提出为古丝绸之路的农产品贸易迎来了伟大复兴的重要机遇。“一带一路”沿线的诸多国家,由于其经济水平良莠不齐,农业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各具差异。与此同时,中国农产品贸易面临发展失衡,国际市场贸易壁垒激增与市场准入受限之现实,农产品的进口贸易成本久高不下,贸易形势相当严峻。“一带一路”的农产品贸易必须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通道以应对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因此,本文分别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测度,并探究影响贸易潜力的相关因素,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共同发展便具有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引力模型等研究方法,同时以相关贸易理论作为全文理论依据,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潜力测度”的一般分析框架。并划分“现状与演变”、“理论推断与潜力测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实现方式与政策启示”四大板块分别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潜力问题。为了探究中国与“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往来具有哪些演变特征,本文首先探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农产品合作的差异化特征。相关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农产品出口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当前农产品的进口依旧处于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双方贸易地位存在不对等性,中国长期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并且呈不断扩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梳理中国与“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合作所处的地理区位及流向变动具体特征后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全域的农产品贸易持续增加,主要增长区域为东北亚、东南亚各国:从贸易的产品结构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的农产品贸易相对集中于少数几类农产品上(03章和05章)。本文从国际市场占有率(IMS)、综合RCA指数、分类RCA指数来初步测算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农产品贸易潜力。2001-2016年间,中国的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竞争力逐渐凸显。东北亚国家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过去16年间保持平稳增长,竞争力较为一般。东南亚国家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中亚国家由于其地处内陆区域,加之国内经济落后,在农产品贸易上主要以少量进口为主,因此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中东欧国家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已然超越东南亚成为“一带一路”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区域。尽管近年来西亚和中东农产品的IMS指数逐年增大,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但因中东、西亚等国的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加之国内经济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一直并未实现较大的飞跃;南亚地区的农产品IMS指数低于“一带一路”平均水平,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空间较大。从贸易竞争力指数RCA的具体测算数值来看,在过去的16年来,中国农产品的综合RCA指数保持稳定态势,未见较大程度的波动。可见,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并不强,处于一般水平。在过去16年间,东南亚农产品综合RCA指数位于1.25-2.5之间,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东欧国家农产品RCA指数在“一带一路”各国中位居首位,而中东、南亚、西亚及中亚等地区的农业RCA指数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由于传统引力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缺陷,为了准确测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本文拟构建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来测算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农产品贸易的最优值及贸易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显著为正;进口关税水平显著为负值;人口规模变量系数显著为正;地理距离变量系数显著为负;虚拟变量是否具有共同边界的系数显著为正;市场开放度系数显著为正。为了说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差异化特征,本文计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在农产品贸易合作的潜力大小,即双边贸易潜力系数。中国与“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潜力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潜力开拓型、潜力在造型及潜力巨大型。具体来看,中国与俄罗斯、蒙古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与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在造型。中国与中东欧13国中的波兰、白俄罗斯、捷克、匈牙利、克罗地亚、保加利亚、马其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而与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黑山、乌克兰、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中国与东南亚8国的农产品贸易往来中,除了与文莱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与其他7国的农产品贸易均属于贸易开拓型。中国与中东的伊朗、阿联酋、卡塔尔、也门、以色列、约旦、埃及、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及西亚等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与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勒斯坦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与阿曼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中国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农产品贸易类型属于潜力开拓型;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属于潜力再造型,与土库曼斯坦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属于潜力巨大型。中国与南亚6国中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与印度、不丹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与尼泊尔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通过上述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提出针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开拓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首先要做好本国的基础工作,将改革与开放并举;其次,抓住“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所创造的重要机遇,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进入更深层次;再次,中国应该按照市场潜力大小来对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布局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最后建立更为系统、全面的贸易协定与合作体系,不断扩大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的贸易合作规模与范围。
【图文】:

农产品贸易,数据库数据,数据来源,作者


6.18%。而与“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同期中国农产品贸易额比重高达30%邋,逡逑“一带一路”主要国家亦是中国十分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伙伴。图3-1给出了近几逡逑年来中国同“-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基本情况。据图所示,中国与“一带?路”逡逑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357.9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丨202.4亿美元,年均增长逡逑率为14.8%。2001年后,中国与“一带?路”W家的农产品贸易出现迅猛增长,逡逑2008-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双边贸易水f?有所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贸K逡逑正式成立,中国与“一带-路”农产品贸易迎来了第二次重要增长的重大机遇。总体逡逑而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t逡逑图3-1中国同“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合作基本情况逡逑数据来源:作者经丨'N邋Coim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所得。逡逑除此以外,中国在与“一带路”沿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往来中处于贸易逆及状逡逑态

农产品出口,全域


4、阄>1酬逡逑S8%逡逑图3-3邋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农产品进口发展情况逡逑数据来源:作者经UN邋Comtrade数据库数据整理所得逡逑3.2.3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特征逡逑据表3-2所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少数几类农产品逡逑上。05章的蔬菜和水果的出口额由2001年的74.17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472.()4逡逑亿美元,作为中国对“一带一路”全域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蔬菜及水采品类农产逡逑品占中国对“一带一路”全域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22.3%迅速增K至逡逑2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323.7;F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诚;刘合光;周珂;沈贝贝;杨宗辉;陈珏颖;;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演变与展望[J];世界农业;2018年12期

2 田宇平;;我国农村农产品贸易发展问题分析[J];农家参谋;2018年22期

3 王峰;曾振宇;张雅;;“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4 ;墨农产品贸易连续4年保持顺差[J];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30期

5 孙坤;王明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健康产业发展[J];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30期

6 张婷婷;;浅议商务外语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9年01期

7 张康妮;;中国与柬埔寨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年12期

8 侯禹存;张晓东;;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农产品贸易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年07期

9 李艳君;;影响中欧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因素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33期

10 张波;张馨月;朱明欣;;“一带一路”背景下辽黑两省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的现状、比较及前景分析[J];经济视角;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华兰;;论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宏;;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3 冷传慧;;农产品贸易中价值标准设定与量化的探讨——以日本水产品进口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赵玉榕;;当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跟踪分析[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5 陈彤;;近10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毅青;郑龙;;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发掘我国农产品贸易优势[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曾文革;许恩信;;WTO条件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国内支持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8 沈明其;;WTO体制框架下的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乃明;张玉娟;;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如何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10 路欣;;土库曼斯坦农产品市场准入简介[A];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嘉;中俄农产品贸易趋热[N];中国国门时报;2019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郑风田;美国可为中国量身定做农产品[N];环球时报;2018年

3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多因素支撑农产品贸易平稳运行[N];国际商报;2019年

4 记者 白佳丽;新疆为“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便利[N];经济参考报;2019年

5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数据打架?我们所说的“农产品”是同样的东西吗?[N];农民日报;2019年

6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张强;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质量有望提升[N];国际商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王小萱;开展农产品经济外交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N];中国食品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刘偶;农产品贸易促“一带一路”发展[N];首都建设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王影影;张陆彪:欢迎各国优质农产品卖到中国来[N];粮油市场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汤莉;农产品贸易风险仍处高发期[N];国际商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梅红;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2 阮如朋(Nguyen Nhu Bang);中越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互补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3 吾斯曼·吾木尔;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潜力及路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4 齐洪华;日本农产品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杨莲娜;农业贸易政策改革及对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马进;我国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环境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勤昌;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8 徐明峰;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陈阵;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野;开放条件下新疆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三元边际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2 黄再春;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3 金正花;韩中农产品贸易竞争性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4 董朋朋;基于网络视角“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8年

5 Baigarina Aigerim(萨宾娜);《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6 高国青(Cao Quoc Thanh);越中农产品贸易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7 时淑媛;“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潜力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年

8 陈世聪;“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9 王莉;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10 孙晨;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3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33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f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