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权证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23:06
【摘要】:我国权证出现的比较晚,1992年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由于当时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权证上市初期投机性严重,到1996年6月底,沪深两市权证交易被叫停。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7月8日核准通过了《权证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推出标志着权证这一金融衍生品在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最鼎盛时期曾有90余只权证在市,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权证渐渐退市,到目前仅剩长虹权证在市交易。 权证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权证其避险性、低门槛、融资便利的优点深受发行人和投资者的青睐,而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权证的分析有助于更好的认识期权和期货,发展衍生品市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放开,会促进券商参与国际竞争,加快我国的证券市场尽快实现国际接轨。 我国初发行权证时因其高风险高收益特性和T+0的交易机制成为活跃的交易品种,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同时我国权证市场价格严重偏离理论价格,高溢价显著,投机氛围浓厚,这些不良因素也暴露了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运用相关的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研究我国权证市场的效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得出合理的建议,并进一步探讨展望我国权证市场的未来趋势和对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有两个:一是首次将流动性理论引入权证市场,来研究流动性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比经典的证券流动性理论,得出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情况。二是目前的权证市场只剩一只在市,若无新的权证发行,到今年8月随其到期退市,我国权证市场未来何去何从,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静文;;认股权证在香港[J];大众理财顾问;2005年10期

2 刘洋;庄新田;;沪市认购权证与其标的股票价格走势的Granger因果检验[J];管理学报;2006年06期

3 唐勇;陈继祥;;我国权证市场定价效率较低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4 王春峰;韩冬;蒋祥林;;流动性与股票回报:基于上海股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2年24期

5 傅永昌;温亚昌;周少武;;我国欧式认购权证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偏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1期

6 耿园园;古志辉;;我国权证定价泡沫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8期

7 屈文洲,吴世农;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买卖报价价差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8 金立浩;罗凯;;认股权证与股价的相关性分析[J];金融经济;2006年14期

9 秦浩;;权证产品理论定价与市场定价偏离度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10 靳云汇,杨文;上海股市流动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杰;我国股市泡沫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9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59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