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股票市场承载力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8:45
【摘要】:作为社会资金重新配置的调节机构和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始,已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截至2010年12月30日,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取得了拥有2062家上市公司、1.3亿户投资者、总市值全球第二的辉煌成就。然而,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我国股票市场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走向成熟还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目前,不管是市场监管水平、应急机制的健全还是股票市场的自动调节能力和市场化运行状况都无法达到成熟市场的水平。 为了更好的发挥股票市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其稳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就是从股票市场的供容能力这一角度切入而进行研究。目前,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股票市场供容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而生态环境学研究中的供容能力研究,即“生态承载力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进行了很多年,取得了大量的成果。鉴于股票市场和生态系统的类同性,本文尝试将“承载力”概念引入股票市场研究,创立“股票市场承载力”这个新概念并建立股票市场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股票市场发展概况及相关研究。主要描述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简单介绍了股票市场的相关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股票市场承载力研究必要性的现实依据进行阐述。 2、股票市场承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生态理论和股票市场的生态特征的阐述,为将承载力概念从生态研究领域引入股票市场做了理论铺垫。在提出股票市场承载力概念之后,对概念内涵的两个方面,即资源承载力及风险承载力进行分析,描述了股票市场承载力的要素,得出了股票市场承载力的评价思路——在对资源供给能力评价和风险承受能力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 3、股票市场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生态承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方法,建立股票市场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共包括两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能较全面、科学、系统的反映股市的运行情况。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整个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我国股票市场承载力的实证研究。对2000年至2010年间的股票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股票市场承载力实证研究,分别分析评价了各年股票市场资源承载力和风险承载力,并在评价基础上对股市未来的运行状况做了预测。结合2000至2010年的实际情况,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5、总结与展望。这一部分总结了之前各个章节的研究情况和成果,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并结合时政研究的结果,向股票市场的监管层提出了几点建议。
【图文】:

体系结构图,承载力评价,股票市场,体系结构


进行深入分析,发掘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指标体系标是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做出规划、监督、指标具有先行性,即可以对未来形势的变化标体系相互关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分析体系的基础上的,而决策型指标体系是在描的。票市场承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 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仔细设计,为了更,将整个评价体系细分为股票市场承载能力场资源承载力子评价体系属于分析评价型,来的发展状况;而股票市场风险承载力子评策型,具备对股票市场风险承载力进行分析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股票市场,状况监测,预警信号,压力


三种信号。当指标的数据落入某一级标准时就亮出相应的信号。 若信号亮出“蓝灯”,则表示股票市场风险承载力较高,股市资源承载富余,能够供容更多融资、投资活动。 若信号亮出“绿灯”,则表示当时的股票市场适当负载,也就是说外界股票市场进行的融资和投资行为与股票市场资源承载力相当,这是一种稳定势,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若信号亮出“红灯”,则表示股票市场的融资和投资行为过热,已经超股票市场资源承载力,若不及时对融资和投资活动进行限制的话股票市场很能出现剧烈波动。 我们可以根据前面计算得到的各年度各指标隶属度矩阵来确定其监测信号灯图,结果如下。 年份 总市值相对规模市盈率 换手率 波动率 证券化率 综合评价200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股票市场主要统计指标[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04期

2 ;股票市场主要统计指标[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06期

3 王锦慧;段玉青;;中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股票市场主要统计指标[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07期

5 胡健生;;美国的股票市场[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6年04期

6 冯庆;;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J];企业导报;2011年13期

7 焦子铉;;我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8 潘希和;;股市金言“68句”[J];科技与企业;1994年03期

9 李世通;;发展股票市场 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兼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J];天津经济;1996年06期

10 王蕾;;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长期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霞;吴健中;;组合投资理论在上海股市中的应用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林冬云;庄慧忠;;股票混沌动力模型探讨[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杨治辉;贾韩梅;;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的网络结构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4 ;金融专场[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万阳松;陈忠;;加权股票网络中的无标度行为研究[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史永东;赵永刚;;中国证券市场非线性特征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林;张健;滑建中;;股票市场计算机系统的现状及安全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杨华;陈迅;易成栋;;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股票市场规模效应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刚;韩立岩;;灰色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潘振良;;股份制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银座杯”征文及“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康人寿投资部经理 刘思恩;炒股票能战胜通胀吗[N];中国证券报;2010年

2 华林证券研究所分析师 胡宇;跑赢高通胀宜挖掘“护城河”型股票[N];证券时报;2010年

3 牟建平;艺术品股票不能一拥而上[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程凯;股票池是不是一个好池子[N];华夏时报;2010年

5 火越;股票涨跌的背后博弈[N];华夏时报;2011年

6 刘建位;股市不仁 以股票为刍狗[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利好政策推动股票市场积极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青萍;股票市场:迷雾散去阳光更灿烂[N];中国信息报;2010年

9 乔新生;引入做空机制不能操之过急[N];中国保险报;2005年

10 冯冰 ;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资金博弈[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长洪;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特征的理论阐述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林岭;我国股票挂钩结构性产品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倪庆东;汇率变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刘柯杰;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王友贞;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孟科学;股票市场泡沫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林志毅;股票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相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9 肖才林;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余立凡;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书锦;我国股票市场“晴雨表”效应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娜;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及其控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迁;利率调整的未预期部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0年

4 孟庆莉;我国股票市场机制下的流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东;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艳萍;商业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杭龙;动力会计在股票市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李青;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9 李恒;我国公募基金投资规模对股票市场定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马琳;股票市场流动性与预期收益[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8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68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8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