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9 18:11
【摘要】: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一般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或即期支付资本的流出与流入。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各个国家资本市场日益活跃,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逐渐扩大。 从上世纪90年代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开始,各国就不断的关注国际资本流动问题。90年代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爆发的拉美金融危机中,短期国际资本大规模的流出或流入一国均是重要因素。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问题推到了各个国家以及学者关注的焦点上。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开放度程度不断扩大,跨镜资本流动规模逐渐增加,我国国际资本由长期的流出状态转变为近期的大规模流入流出交替进行的状态。有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国际资本流入总量占到了同期GDP的51%,达到了历史峰值。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国际资本净流入累计达到了7030亿美元,相当于外汇储备增量的25%,其中FDI占资本净流入总额的98%,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波动较大。 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一国的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期货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股票市场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股票市场建立时间短,股票市场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阶段,除了本国内部因素外也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与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出现大规模流入或流出,其中还可能包含着非法游资,如“热钱”等。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及规模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不断加深,使得当我国的证券投资资本出现不稳定时,本国的股价波动性就会加强,而这种波动性往往受到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金融中心,其纽约股票市场的市值规模居于世界首位,对全球股市起到导向作用,而日本是亚洲金融中心,其东京交易所在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市值规模排名中仅次于纽约交易所,在亚洲各国股票市场中具有主导地位。因而,研究这两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具有代表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利用1994年6月至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以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为切入点,链接发达国家(日本、美国)股票市场与我国股票市场,实证研究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与规模对不同国家股市间波动性传递效应产生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各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特征。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日本股票市场和美国股票市场进行了ARCH效应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这三个股票市场均存在明显的ARCH效应,并通过构建GARCH模型,分别刻画了这三个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2.计算了期间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国际上常用于测算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方法有直接测算法、间接测算法和混合测算法。本文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兼顾数据的可得性,运用间接计算法对我国1994年6月至2011年6月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进行了测算。 3.研究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股票市场间波动性传递的渠道作用。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别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反映这三个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性的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验证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股票市场波动传递效应中的渠道作用。 4.量化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各因素对上证综合指数波动影响。针对股票市场上存在的非对称效应,本文通过构建TARCH模型量化各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差是引起股价波动的主要原因,资本和金融账户对外开放度、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发达国家(日本、美国)股价波动均对我国股票价格波动性产生影响。 针对上述的实证结果,本文指出要保证我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的管制,不断完善我国外汇监管体系,健全国内金融市场,加强金融防范;另一方面要加强我国股票市场的建设,扩大股市规模,增强股市流动性,加强股市的内部监管,从而促进股市健康稳定的发展。
【图文】:

单位,国际资本,国际资本流动,情况分析


图3一2实际利用外资额(调整后)(单位:亿美元).3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情况分析由图3一3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变动情况划分为两段,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6月到2002年底,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开始010年6月。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比较明显,我国短期国际资本一直处于负值。由图可看出,我国短期国际资本在1994年后半年接近于零,从1995年开始有所增23

短期资本流动,单位,国际资本


一,,一,~甲一,一尸州一 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图3一1实际利用外资额(调整前)(单位:亿美元)120 086000月.OO42O-摇,,一,一甲一,,,,一甲~ 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图3一2实际利用外资额(调整后)(单位:亿美元)3.3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情况分析由图3一3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变动情况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6月到2002年底,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开始至2010年6月。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比较明显,我国短期国际资本一直处于负值。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短期国际资本在1994年后半年接近于零,从1995年开始有所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宝平;;基于GARCH族模型的深圳股市波动性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0期

2 赵留彦,王一鸣;沪深股市交易量与收益率及其波动的相关性:来自实证分析的证据[J];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3 杨俊龙;孙韦;;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潜在冲击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12期

4 刘金全;崔畅;;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2年03期

5 谷岭;;基于GARCH模型族的上海股市波动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3期

6 宋文兵;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1987—1997[J];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7 陈守东,陈雷,刘艳武;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率及波动性相关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07期

8 赵留彦,王一鸣;A、B股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波动溢出[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9 刘立达;;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10 尹向东,宿成建,刘星;沪深股市波动性的杠杆效应和不对称波动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本文编号:2671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71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