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引致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发布时间:2020-06-08 11:48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运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新技术食品在其效用方面具备了可能导致市场失灵的特殊性质,即:食品负效用信息暴露的延滞性、食品负效用的不可逆性、消费者对食品未来正效用与负效用的贴现率的非对称性以及食品效用信息的客观隐藏性,这些在本文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验证。 同时,本文对于食品新技术市场化推广简化为:(a)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化方案和(b)政府依据试验结果审批后再市场化的方案,基于上述特殊性质建立两种方案的比较分析模型,分析表明:食品新技术可能的潜在负效用越大、产生该负效用的概率越大、确认负效用信息所需的试验成本越低、新技术所带来的显性福利增量越小,则政府监管下的市场化方案越有可能优于放任的市场化方案,相应地在放任市场化方案下越容易产生市场失灵。此外,部分新技术食品除了可能直接给消费者带来负效用,还可能间接给其后代带来负效用,同时部分厂商可能形成特殊利益集团对食品安全研究机构施加影响,这些会导致食品市场失灵问题更加恶化。 在借鉴比较了国外相关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得出食品新技术推广前应进行反复安全认证、政府对食品安全研究机构应统一监管、适度扩大食品安全事后纠错与惩罚的追究范围与追溯时间、对已核准新技术食品不断跟踪与重新评估等政策含义,并结合食品市场“劣质品”问题治理提出综合的政府规制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03;F426.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2 刘晓庚,刘长鹏,孙肖冬,汪汉中,杨基汉;论环境激素与粮食食品安全性[J];粮食与油脂;2003年09期

3 李勇,任国元,杨万江;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干预[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3期

4 周应恒,彭晓佳;风险分析体系在各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农业;2005年03期

5 邹芳勤;;食品新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中国食品工业;2006年07期

6 顾卫兵;张东刚;;城乡居民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8年01期

7 罗云波;陈思;吴广枫;;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和启示[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7期

8 唐晓燕;;超市食品安全问题公共经济学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年10期

9 陈杰;韩彬;;江苏省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年09期

10 王秀清,孙云峰;我国食品市场上的质量信号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2703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703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7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