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04:49
【摘要】: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底成立以来,就明确规定禁止市场买空卖空交易行为,投资者都只能通过采取股价下跌时低买,股价上涨时高卖才能赚钱的单边做多方式获取收益。2008年10月5日,我国证监会正式宣布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并初步奠定了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运行的基本模式、微观运行基础、宏观监管体系及监管机制,这标志着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正式在我国国内市场运行,这对我国证券市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改革,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从此告别了20年以来的“单边做市”时代,开启了新的信用交易时代。投资者不仅可以做多获利,在股价下跌时也可以通过融券交易机制做空获利。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交易模式和更加丰富的盈利渠道。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对我国证券市场以及融资融券交易的参与各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截止到2012年2月29日,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国内已运行近两个年头了,从沪深两市运行情况来看,无论是融资买入额、融券卖出量,还是融资融券余额,交易规模都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在试点业务转常规以及融资融券标的范围扩大以后,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进一步的扩大。到目前为止,先后被批准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证券公司已有三批,共有25家证券公司,2200多家证券营业部,市场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也在不断高涨。 融资融券信用交易机制的引入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经验来看融资融券业务具有增强市场流动性、抑制股市波动,最终起到稳定市场的功能。但由于其本身的则务杠杆效应,在放大收益和亏损的同时,也潜藏着风险。那么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引入对证券市场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就研究结论而言,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大部分研究证明融资融券制度可以起到提高市场流动性、抑制股市波动,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信用交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市的波动,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由于融资融券在我国刚开展不久,其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拟选取我国沪深两市融资融券的总体交易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全面地分析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从对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两方面来进行考察。以期为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发展和机制的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本文第二部分简要的介绍了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其基本概念、交易特点及功能等,然后对国内外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的梳理,接着对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由“试点业务”转为“常规业务”前后交易制度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转常规化以后的融资融券业务市场准入标准降低使得未来将吸引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加入到卖空交易机制中来。同时融资融券标的范围的扩大使得融资融券交易规模快速放大,对完善我国融资融券制度以及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了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及流动性的作用机制。第四部分对本文将要用到的相关数据以及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后面实证分析提供技术支持。第五部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国内市场融资融券交易转常规化以后的交易数据作为样本期,试图研究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项基本业务,在其交易初期将会对我国股票市场交易产生怎样的影响。文中选取我国证券市场的沪深300指数作为股市交易情况的代表,以沪深300指数的换手率代表股市的流动性,在股市波动性指标选取方面,一般而言很多学者直接选择交易指数收益率的方差或者交易指数的每日振幅来作为波动性的代理变量。但是,鉴于金融时间序列的非正态、尖峰厚尾特征,指数波动性存在条件异方差性,会影响实证检验结果,因而本文采用GARCH(1,1)模型来模拟股市的波动性。采用Eviews5.0计量经济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Granger|因因果检验方法以及脉冲响应效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来分别实证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具有显著提升股市流动性的作用,并且实证结果还显示,融资买空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作用强度大于融券卖空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作用。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在第十个交易日,融资买空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解释比例为20%,融券卖空交易对股市流动性解释比例为11%。 2、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影响方面,融券卖空交易显著影响股市波动性,而融资买空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作用不显著,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股市波动的变化会对投资者的融资买空交易提供决策指导。同时,研究实证结果还发现,我国当前运行初期的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助涨助跌”的效应,即在一定程度上融资融券交易加剧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但我们也发现,这一加剧效应影响较弱。产生的这样的结果与我国当前融资融券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由于当前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刚刚由试点业务转为常规,并且在试点阶段受市场准入、标的范围较窄、参与融资融券的券商较少以及投资者投资思维模式仍未转变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融资融券交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交易规模仍然受到严重限制。进而导致融资融券的基本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本文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尽快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使得充分发挥其提高市场流动性和稳定股市波动的作用机制,进而不断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让广大投资者真正从中获益。本文从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本身以及完善市场体系和对投资者教育及投资思维转变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建议。加快我国转融通推出步伐的同时不断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在融资融券机制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债券、权证以及更多的基金品种加入到融资融券标的范围中,不断丰富标的范围,使得融资融券与证券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更好的为市场服务;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仅限于“单边做市”的交易模式,新的交易机制的引入仍需要经历一段适应和磨合阶段,在此过程中监管当局应当加大融资融券业务知识的普及力度,逐渐转变投资者的固有的投资思维模式。从而让融资融券业务快速的被更多投资者所认可,更多交易主体的参与也会使融资融券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成熟。 最后由于实际交易数据有限,因而本文可能会存在很多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e

本文编号:2758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758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