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汇率体制改革前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07:58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参与到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当中,规模日趋庞大的股票市场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巨额的货币资金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快进快出,形成了中国股市独有的“货币市”现象,这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在我国的形成埋下极大的隐患。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证券发展的历史上来看,以股票市场崩盘为典型特征的金融危机往往会给一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政府当局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去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显得非常重要。 基于对我国过剩的货币流动性是股票市场形成泡沫的幕后推手的认识,通过以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各种手段去管理货币流动性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波动就成为大众的共识。我国的许多经济学者已经在货币流动性如何影响股价指数方面进行了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的学术成果。总的来看,不管是规范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学者们都只是简单地罗列出了货币供给量指标(比如M1与M2)与股价指数(比如上证综指)有什么具体相关关系,但却几乎都回避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条件,那就是我国贸易资本项目“双顺差”现象十分突出,由于僵化的固定汇率制度,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被迫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同时为了对冲巨额的过剩流动性,央行又不得不通过发行央票、正回购等手段回收基础货币,由此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干扰而失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前学者研究出来的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的具体关系就会由于市场上货币流动性的失控而失去现实意义。 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的问题,我国在2005年7月进行了汇率体制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以此为契机解决我国货币政策由于独立性的缺失而失效的问题。此项政策改革的推行为在学术上探讨如何利用货币政策调控货币流动性进而影响股票市场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本文紧紧围绕如何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以防范巨额流动性在股票市场中急进急出带来金融危机的风险这个中心,对比分析汇率体制改革前后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的具体关系,探寻现阶段汇率体制改革是否改变了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而无法调控股票市场的窘境,揭示在新的时期要利用货币政策管理股票市场应该遵循的规律。在文章具体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发现了汇率体制改革以前由于货币政策缺乏有效性致使我国货币管理当局根本无法对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进行干预的现实;而在汇率体制改革以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了逐步的恢复,但是我国的货币政策要达到完全独立有效地管理股市波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的相关关系出现的新规律与新特征也值得管理层与学术界加以重视。这样我们避免了像前人一样,把汇率体制改革前后的时间段混淆在一起进行分析,但是得出的结论却由于货币政策的失效而缺乏现实指导意义,走出了研究的误区。最后我们根据汇率体制改革以后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相关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在总结全文结论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效力以便更有效地调控股票市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货币政策影响股价指数的理论综述。本章首先介绍了货币供给量、流动性过剩以及汇率体制改革等文章将要用到的核心概念,使读者对与本文主要围绕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本文开始介绍西方经典理论关于货币政策向股票市场传导的论述。总的来看,西方学者在这方面贡献了很多经典的理论,为我国学者对于货币政策如何向股票市场传导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素材。紧接着,本文开始介绍近期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价指数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研究中我们发现,由于成熟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率大多市场化程度很高,所以国外学者在研究时大都选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研究货币政策对于股票市场带来的事件性冲击。他们不仅研究了各个行业、各种公司的股价对于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而且还对国与国之间的交叉影响进行了分析。他们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的利率尚未市场化,所以西方学者近期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的研究并没有太大的借鉴价值。在本章的后半部分,本文罗列出了我国国内的学者对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研究近况。由于我国的利率尚未市场化,自然而然我国学者的研究绝大多数都集中于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其与股价指数的相关关系。总的来看,这些国内的研究都回避掉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由于我国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而失效会造成研究成果缺乏现实指导意义。他们都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各种货币供给量与股价指数的相关关系,而且这种相关关系大多是正相关关系。 第二章我们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与计量模型体系。从1994年上一次汇率体制改革开始,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汇率制度的固定汇率特征比较明显,所以在本文中我们选取了1998年1月份到2010年10月份的月度数据作为整个研究的时间序列数据。如上章所述,由于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而失效造成了讨论如何利用货币政策调控股票市场缺乏现实基础,所以在这章当中,我们以意图解决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的汇率体制改革开始的2005年7月份为时间界限,把研究的时间区间分为了两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实证检验汇率体制改革是否恢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因为只有存在货币政策中介变量可控这个基础,我们才有进行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分段以后,我们对各种货币供给量指标与股价指数指标进行了对数化与季节处理,降低了各种金融变量的数量级,消除了各种误差对模型的构建可能造成的冲击。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中,我们对本文要用到的时间序列计量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介绍,向读者清晰地展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等各种计量工具的理论来源与实际用途,为接下来运用各种模型去解释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的相关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章我们开始全面的运用以上章节介绍的计量工具去分析汇率体制改革以前我国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的具体相关关系。从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我们发现,各个金融时间序列变量都是一阶平稳的时间序列,这为我们构建VAR模型提供了方便。在接下来的分析当中,我们运用传统的模型把各种金融变量纳入到体系当中进行计量经济分析。从实证的结果来看,在汇率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基础货币根本不能作为原因去影响派生的流动性M1与M2。恰恰相反,M1与M2却可以在很大的概率上影响基础货币。这说明我国由于长期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依赖,流动性过剩现象十分严重,央行维护固定汇率的同时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得已在公开市场上频繁地吞吐基础货币从而造成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严重被破坏。同时,基础货币作为货币供给量指标对于股票市场产生了很强的影响力,我国过剩的流动性通过基础货币间接影响股市波动的扭曲模式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巨额的外来流动性引起了基础货币波动的失控,疲于应付的央行根本无力运用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市场出现的动荡,对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学术研究失去了现实意义。 第四章是本文的一个重点章节,在这章中我们对于汇率体制改革以后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汇率体制改革以后,货币流动性与股价指数波动的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型难以对两者的相关关系做出解释。为了解决模型不平稳的问题,我们引入了定期存款活期化指标MZS,构建起了新的计量模型。从实证的结果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基础货币开始在影响M1的规模与数量,但是基础货币对于M2的影响力仍然很弱。同时随着货币乘数效应开始逐渐在我国显现,中央银行也在制定基础货币投放量时下开始考虑如何影响股价指数的波动,这是我国央行开始运用货币政策调控股票市场的一个积极信号。与此同时,新加入的定期存款活期化指标MZS取代了基础货币成为影响股票市场的最主要流动性因素,这意味着在汇率体制改革以后的新时期,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必须兼顾各个货币层次平衡协调,对股票市场进行动态化管理。另一方面,我们也观察到货币流动性对于股票市场的冲击效应比汇率体制改革以前更大,进一步深化汇率体制改革以推动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地管理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依然任重道远。 第五章,在得出全文结论的基础上,笔者对今后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货币政策调控股票市场从而防范金融危机在我国的爆发提出了政策建议。2005年7月开始汇率体制改革虽然部分缓解了我国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为今后货币政策在我国的实施创造了更大的空间。然而,汇率体制改革以后,汇率波动幅度过小,我国汇率单向升值的预期带来巨额国际投机资本冲击股票市场等问题为我国货币政策管理当局独立地运用货币政策去调控股价指数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为完全解放被动扭曲的货币政策,恢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对于外部需求的依赖,着重提高国内消费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同时积极引导国内资本投资于国际市场,从源头上改变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为货币政策独立自主地去调控股票市场创造条件。 其次,真正实现人名币汇率双向浮动,扩大外汇市场规模,丰富外汇交易品种,积极引进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参与到外汇市场的交易当中,尽快地形成人民币均衡汇率。以此为契机有效地缓解人民币单向升值的预期,抑制国际游资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从而使货币政策从与汇率制度的矛盾中跳脱出来有效地去干预资本市场的动荡。 第三,在着力解决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的同时,管理层应该进一步强调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实施货币政策调控股票市场的实践中更加注重各个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协调,按照动态化的理念运用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822.0;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进;曾令华;朱静平;;货币政策应对股票价格波动的策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2 赵明勋;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需求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2期

3 夏正宏;;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价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02期

4 姜波克,朱云高;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一种基于内外均衡的分析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4期

5 余永定;;理解流动性过剩[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6 刘q

本文编号:2765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765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