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三网融合下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0 07:21
【摘要】:2008年的电信重组使得三家电信运营商具有全国性的网络资源,成为了具有全业务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而历经多年的三网融合在2010年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进入了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广电与电信运营商都在进行全国性的网络升级改造,试图在三网融合的机遇下发展更加多元化的业务。三网融合后,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双方在这些领域的进入必将会对现有的通信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然而对于处在初期的我国三网融合来说,在发展过程仍然受到监管政策、业务模式、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国的三网融合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外三网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三网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三网融合下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各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利用定性的情景分析法与定量的Bas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三网融合典型业务进行预测,在预测基础上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分析三网融合下我国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旨在为我国通信产业政策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我国通信产业良性竞争及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626
【图文】:

逻辑图,SCP分析范式,逻辑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2.3SCP范式的改进正统的SCP分析范式逻辑为“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三者之间存在确定的因果关系。虽然结构主义学派开创性的建立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和分析范围。但仍然存在严重的缺陷。结构主义的SCP分析逻辑简单。事实上,导致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SCP的模型的单线条分析削弱了模型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度。

通信市场,通信产业,市场结构,SCP范式


市市场结构构构市场行为为为市场绩效效图2一1传统SCp分析范式逻辑利用SCP范式分析通信市场时,必须认真考虑通信产业的行业特征及监管征。SCP在通信产业组织研究中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自然垄断时期的无意义放松管制时期的不完备【’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对通信产业放管制,通信市场由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转变为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的市场结,通信市场竞争开始加剧。在通信市场引入竞争后,传统的SCP分析范式不非常完备地分析市场竞争格局。因此在市场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将SCP范式规制理论相结合,在传统单向、静态SCP分析框架上做适当的改进,调整为向、动态的分析SCP框架,为日益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分析提供一个更加完的分析理论框架[l4]。价格排他行为

行业,子行业,电信,收入规模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在英国,通信行业具有广义的概念,其包括了电信、电视、广播等子行业。2008年,英国通信业的整体收入为518英镑,2003年—2008年的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在整个通信行业中,电信子行业规模最大,约占75%的份额,其2008年收入规模为359亿英镑,2003一200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其次是广播和电视行业,收入约占25%,2008年收入为123亿英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三网融合试点一年再起步[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6期

2 ;三网融合中需及时引入10G PON[J];通信世界;2011年29期

3 张仪;;电视应用发展迅速 三网融合突破在即[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年16期

4 汪小星;吴任飞;;“三网融合”在博弈中艰难前行[J];民主与法制;2011年17期

5 ;三网融合博弈棋至中盘:广电紧逼 电信拖延[J];电脑与电信;2011年08期

6 雁鸣;;换个思路[J];中国数字电视;2011年06期

7 丁莉;;打造新型盈利模式 破解三网融合经营困境[J];新闻大学;2011年02期

8 胡素青;;三网融合 主导权争霸战[J];金融科技时代;2011年07期

9 张仪;;IPTV搭上三网融合“快车”[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年13期

10 靳锐敏;王朴;;关于三网融合的几点思考与认识[J];信息通信技术;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浩;;全业务时代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策略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2 朱亮;;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发展策略[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王琳;;从视频之争看三网融合的演进策略与媒体机遇[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4 陶珠凤;;电信运营商IPTV业务发展探讨[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姜芳;;三网融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未来之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韵洁;;三网融合的发展和机遇[A];网络融合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郑大永;郑宏剑;;三网融合试点中凸显问题之思考[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体斌;;三网融合下网络电视机产业链风险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范涤;韩端品;;基于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关键技术——本地直播频道引入解决方案[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体斌;;三网融合双向进入最优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加军;三网融合僵局催生舆论战 电信运营商缺失话语权陷被动[N];通信信息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惠;三网融合 电信运营商心有不甘[N];中国商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昊;三网融合进入试点审批阶段[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德瑞电信咨询师 杨帆;“广西电信门”考验三网融合“实质性”[N];通信产业报;2010年

5 撰稿 本报记者 祝蕾;高新区企业抢占三网融合商机[N];济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杨志杰;电力“三网融合”看重物联安全[N];通信产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于华鹏;广电总局“封杀令”冰封三网融合[N];华夏时报;2010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基于广电网推进三网融合[N];深圳商报;2010年

9 纪卓瑶;当心“三网融合”异变为大众“被融合”[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繁荣;三网融合步入实质推动阶段[N];中国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剑;我国三网融合上下游产业有效竞争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胡涛;三网融合视角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秋红;电信运营商间合谋行为的机理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君;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与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体斌;服务转型与三网融合下家电企业运营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政;电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的上下游纵向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何江;一个三网融合滞后现象的新制度经济学实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董爽;基于价值网的电信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张睿;三网融合普遍接入技术和市场及政策选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刘舸;基于网络效应的电信运营商IM市场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俊;三网融合下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李一隽;基于三网融合的我国IPTV产业博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阳升;“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上市公司经营模式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卫华;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吴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发展策略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6 沙英;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监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园园;IPTV建设与发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李宏博;“三网融合”的规制体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啸;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运营企业应对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杨长婕;昆明电信公司应对三网融合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7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797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e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