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韩国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绩效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0 16:42
【摘要】:农业作为中国的第一产业,始终是国民经济不可动摇的基础,中国在世界上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但农业的基础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逐渐增强。对韩国而言,国民经济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逐年增加。笔者以韩国为目标市场,运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关于韩国农产品贸易的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别研究韩国初级农产品和农业制成品进口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过程、进口贸易政策的成因与绩效,进而分析韩国政府在农产品进口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这不仅可以促进中国农产品对韩国的出口,而且可以拓展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合作领域,还可以为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摩擦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中韩两国的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笔者在静态描述、动态演进以及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韩国农产品处于相对比较劣势和贸易逆差的现实情况,但无论是初级农产品还是农业制成品,其专业化程度都在不断增加,且韩国农产品存在进口贸易模式的背离倾向,初级农产品和农业制成品的相对净出口能力均低于其对应的实际比较优势水平,进一步表明韩国政府对农产品进口采取的贸易政策可能非但不具有限制,反而有鼓励的倾向。与此同时,在长期,韩国政府对初级农产品进口的政策干预程度对初级农产品的实际比较优势有显著的负效应,即无论韩国在专业化生产初级农产品具有比较劣势还是比较优势,随着政府逐渐加强对初级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的干预,初级农产品的比较劣势会逐渐降低且政府对初级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的干预对其相对比较优势变化的影响较大。与初级农产品不同的是,韩国农业制成品的实际比较优势对进口贸易政策干预程度在短期和长期均有显著的负效应,即当政府对农业制成品采取促进进口的政策时,随着农业制成品的实际比较优势增加,政府对农业制成品采取的鼓励措施会越来越强;当政府对农业制成品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时,随着韩国农业制成品的实际比较优势增加时,政府对农业制成品采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会越来越弱。结合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可以进一步得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启示,笔者认为中国可以从农业经济结构、农产品贸易结构、中韩贸易协商与协调机制、农产品营销网络及质量保证监督体系五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制定出恰当的合作体系,从而促进中国农产品对韩国的出口,最终达到双方互利互惠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13.7;F746.11
【图文】:

趋势图,初级农产品,进口贸易,韩国


214.2 韩国初级农产品进口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图4.1展示了韩国初级农产品加权平均的进口贸易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MRSCA1)、净出口比率(RNX1)及进口贸易政策干预指数(H1)在 1976-2017年期间的变动情况。图 4.1 韩国初级农产品进口贸易模式的演进趋势(1976-2017)从图 4.1 可以发现:无论 MRSCA1还是 RNX1指数在样本期间内均为小于零,说明韩国初级农产品的进口始终处于相对比较劣势和贸易逆差地位,这与一些已有文献的发现和结论一致[41][42],但 MRSCA1整体呈现递增的趋势,而 RNX1整体呈现递减的趋势,表明韩国初级农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增加,但它的相对净出口能力即竞争优势却在下降。此外,反应韩国初级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干预程度的 H1指数始终为负,说明韩国初级农产品的相对净出口能力一直低于其比较优势所对应的水平。韩国政府对初级农产品的贸易政策很有可能不是限制进口而是鼓励进口的倾向,使得韩国初级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低于其实际的比较优势,这一现象与多数学者对韩国农产品进口实施较多限制的印象大相径庭

趋势图,进口贸易,制成品,趋势


224.3 韩国农业制成品进口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图4.2刻画了韩国农业制成品加权平均的进口贸易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MRSCA2)、净出口比率(RNX2)及进口贸易政策干预指数(H2)在 1976-2017年期间的变动情况。图 4.2 韩国农业制成品进口贸易模式的演进趋势(1976-2017)从图 4.2 可以发现:MRSCA2在 1976-1996 年间为负,自 1997 年 MRSCA2由负变正,并且 MRSCA2在报告年间整体处于上升的趋势,说明韩国的农业制成品的相对比较优势增加,在 1997 年由比较劣势转为比较优势。NX2指数在样本期间内除 1998 年均为负,说明韩国的农业制成品进口在报告年间基本处于贸易逆差即竞争劣势地位,这与已有文献的发现和结论一致。反应韩国对农业制成品进口贸易政策干预程度的 H2指数始终为负,说明韩国政府对农业制成品的进口贸易政策与对初级农产品的政策相似

折线图,初级农产品,韩国,脉冲响应


的自变量滞后项和误差修正项进行 Wald 联合检验,Wald 检验长可以依据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收敛值的正负进行判断。.5.1 韩国初级农产品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5.13 报告了韩国初级农产品进口贸易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M干预指数(H1)长期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 5.13 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初级农产品长期 Granger 因果关系检因变量H1MRSCA1F Prob. LE F Prob. e 1.710 0.200 NA 1.841 0.184 H11.380 0.266 NA 0.644 0.092* SCA10.596 0.622 NA 1.120 0.355 : prob.*为 F 统计量的伴随概率。LE 表示长期效应,“+”“-”和“NA”分别代表长期效期因果关系。于长期效应的正负需要依据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判断,图 5.1 为级农产品 H1对 MRSCA1的脉冲响应 1-30 期结果绘制成的折线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学贵;;农产品进口现状及展望[J];中国国情国力;2018年12期

2 徐芬;刘宏曼;;自贸区视角的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三元边际结构[J];国际经贸探索;2018年10期

3 王瑞;王永龙;;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研究[J];经济学家;2017年04期

4 戴鹏;曾小溪;;中国农产品进口对国际市场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3期

5 郑文慧;;解读美农业部报告《中国日益增长的农产品进口需求》(一)[J];黑龙江粮食;2015年04期

6 ;2014年巴西农产品进口总额降至166.14亿美元[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5年03期

7 汤毅;王谦;;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25期

8 ;美国就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要求与中国进行磋商[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年03期

9 林俏俏;吴东立;;人民币升值的农产品进口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4年27期

10 ;“入世”十年: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快速增长[J];中国经贸;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燕琼;;从欧盟农产品进口标准看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谢淑娟;杨锐;付庆伟;;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2006-2007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2011年我国自美进口大豆2234.6万吨[A];第五届(2012)中国油脂化工行业年会论文集(补充)[C];2012年

4 周曙东;;农产品进口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影响——以江苏省为例[A];江苏省数量经济与管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曙霄;;“入世”对吉林省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6 毕可俊;;调整政府支农方式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月桂 通讯员 愪成;去年农产品进口增长近1倍[N];湖南日报;2018年

2 记者 曲德辉 杨美;我国大豆等农产品进口或受波及[N];期货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吴力;中国农产品进口格局悄然生变[N];国际商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李慧;促进农产品进口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18年

5 董峻 胡璐 杨静 叶婧;扩大农产品进口 满足多元消费需求[N];中国国门时报;2018年

6 林丽鹂;专家学者热议我国扩大农产品进口[N];粮油市场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高云才;扩大美国农产品进口符合中方利益[N];人民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刘叶琳;中国对美部分农产品进口量或将下滑[N];国际商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刘昕;中东欧优质农产品进口持续增长[N];国际商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吴力;农产品进口 中国重“量”更应重“质”[N];国际商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芬;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三元分解与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张玉娥;农产品进口种类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率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3 汪明珠;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的保护水平与结构[D];山东大学;2015年

4 戴鹏;中国农产品进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彩霞;中国农业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家胜;人民币升值的农产品进口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刚;荷兰、日本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博楠;韩国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绩效实证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9年

2 伊娜(Makarova Inna);俄罗斯农产品进口贸易变动和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年

3 郭露露;我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对农产品进口规模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年

4 刘正凤;中国农产品进口影响因素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5 黄敏;我国农产品进口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李铁兵;中国农产品进口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梁安;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设限阻力程度测度及福利影响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8 汤阅弦;我国农产品进口技术标准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金铃;韩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沈炜杰;贸易融资对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98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798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c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