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结构的转向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思想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1-05-10 12:22
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无法背离发展市场经济这一时代大方向,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则带动了整个社会结构的转向。然而,这一逻辑的展开,并非意味着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就一定能顺利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型,一定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应该看到,社会是一个有着诸多结构的复杂大系统,要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必须认真探讨整个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规律问题,探讨市场经济与传统社会结构相“亲和”的问题。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告诉我们,社会结构的转型决非轻而易举。无论是早发内生型国家,还是后发外推型国家,它们在实现社会结构转型的现代化道路上都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经历了转型带来的社会失序与苦难。应该说,这是每一‘个力图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国家,都需要加以认真思考与妥善解决的时代大课题。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以欧洲(尤其是英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史研究为基础,完成了其扛鼎之作《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在书中,波兰尼阐述了大转型给这一时代所带来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苦难,认为正是自发调节的市场与市场“脱嵌”...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论文选题背景、内容及意义
1、研究背景与内容
2、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研究状况
3、国内外研究评介
(三) 研究方法概观
1、系统研究方法
2、比较分析方法
3、文献研究方法
4、历史分析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1、创新之处
2、写作难点
(五)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概要
二、市场经济时代与欧洲社会结构的转型:波兰尼思想展开的时代背景
(一) 欧洲的兴起与社会结构转向
1、城市的兴起与市场、商品经济的扩展
2、政治领域的变革:自治的实践、议会的兴衰、民族国家的形成及集权与限权的对抗
3、人文主义的觉醒: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
(二) 现代化受挫与市场经济的要求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转型受挫
2、市场经济与政治、文化结构的“亲和力”
3、市场经济向度下社会结构转型的方向
(三) 欧洲国家现代化转型背后的挫折与磨难
1、英国:“光荣革命”背后的曲折
2、法国:原点之上的稳乱循环
3、德国:军国主义的浩劫
4、小结:欧洲社会结构转型背后的挫折与磨难
三、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内涵
(一) 卡尔·波兰尼简介
1、生平与著作
2、前人的影响
(二) 时代大转型的苦难:“撒旦的磨坊”
1、文化层面
2、社会层面
3、经济层面
4、政治层面
5、自然环境层而
(三) 转型苦难开启的根源:“自发调节的市场”与“脱嵌”
1、“自发调节的市场”
2、“脱嵌”
3、双向运动中的紧张与阶级冲突
(四) 消除苦难推动社会的转型:“反方向保护运动”与“再嵌入”
1、“反向保护运动”
2、“再嵌入”
(五) 大转型进程中的法西斯主义与社会主义
1、市场经济、转型难易与社会变革
2、作为反向运动的法西斯主义与社会主义
四、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方法论与知识根源
(一) 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方法论根源
1、历史研究的方法
2、人类学考证的方法
3、系统分析的方法
4、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决定主义的批判
(二) 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知识论根源
1、制度经济学与政治经济思想
2、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3、文化与伦理学
五、批判与反思: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得与失
(一) 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得
1、作为时代大转型基石的市场经济
2、市场经济的丑陋性一面:利益驱动、资源靡费
3、市场经济对于传统社会的破坏与解构:结构性大震荡的原因
4、对市场原教旨主义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批判
5、市场不是自足的
6、政府适当的干预和社会必要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二) 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失
1、社会转型苦难的深层次根源
2、把再嵌入的所有希望集中在政府身上是需要商榷的
3、追求一种高调的道德是不可取的
(三) 市场经济时代下如何推动社会的有序转型
1、政府干预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方向与限度
2、社会自治程度与公民自治能力的提升
3、规范体系的转型:从他律到自律与他律的并重
4、市场经济对于法治的要求
5、方法论反思:单线突进抑或多元发展?
6、方法论反思之二:激进抑或保守?
六、结语:远未结束的反思与探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179361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论文选题背景、内容及意义
1、研究背景与内容
2、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研究状况
3、国内外研究评介
(三) 研究方法概观
1、系统研究方法
2、比较分析方法
3、文献研究方法
4、历史分析方法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1、创新之处
2、写作难点
(五)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概要
二、市场经济时代与欧洲社会结构的转型:波兰尼思想展开的时代背景
(一) 欧洲的兴起与社会结构转向
1、城市的兴起与市场、商品经济的扩展
2、政治领域的变革:自治的实践、议会的兴衰、民族国家的形成及集权与限权的对抗
3、人文主义的觉醒: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
(二) 现代化受挫与市场经济的要求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转型受挫
2、市场经济与政治、文化结构的“亲和力”
3、市场经济向度下社会结构转型的方向
(三) 欧洲国家现代化转型背后的挫折与磨难
1、英国:“光荣革命”背后的曲折
2、法国:原点之上的稳乱循环
3、德国:军国主义的浩劫
4、小结:欧洲社会结构转型背后的挫折与磨难
三、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内涵
(一) 卡尔·波兰尼简介
1、生平与著作
2、前人的影响
(二) 时代大转型的苦难:“撒旦的磨坊”
1、文化层面
2、社会层面
3、经济层面
4、政治层面
5、自然环境层而
(三) 转型苦难开启的根源:“自发调节的市场”与“脱嵌”
1、“自发调节的市场”
2、“脱嵌”
3、双向运动中的紧张与阶级冲突
(四) 消除苦难推动社会的转型:“反方向保护运动”与“再嵌入”
1、“反向保护运动”
2、“再嵌入”
(五) 大转型进程中的法西斯主义与社会主义
1、市场经济、转型难易与社会变革
2、作为反向运动的法西斯主义与社会主义
四、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方法论与知识根源
(一) 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方法论根源
1、历史研究的方法
2、人类学考证的方法
3、系统分析的方法
4、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决定主义的批判
(二) 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知识论根源
1、制度经济学与政治经济思想
2、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3、文化与伦理学
五、批判与反思: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得与失
(一) 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得
1、作为时代大转型基石的市场经济
2、市场经济的丑陋性一面:利益驱动、资源靡费
3、市场经济对于传统社会的破坏与解构:结构性大震荡的原因
4、对市场原教旨主义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批判
5、市场不是自足的
6、政府适当的干预和社会必要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二) 波兰尼“大转型”思想的失
1、社会转型苦难的深层次根源
2、把再嵌入的所有希望集中在政府身上是需要商榷的
3、追求一种高调的道德是不可取的
(三) 市场经济时代下如何推动社会的有序转型
1、政府干预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方向与限度
2、社会自治程度与公民自治能力的提升
3、规范体系的转型:从他律到自律与他律的并重
4、市场经济对于法治的要求
5、方法论反思:单线突进抑或多元发展?
6、方法论反思之二:激进抑或保守?
六、结语:远未结束的反思与探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179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17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