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详细研究中国与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成本水平、变化趋势和方向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利用Novy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对1993-2012年,20年间中国与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成本进行较详尽的测度和较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的波动性下降势头较明显,但下降幅度小于其他种类产品的贸易成本。从时间动态角度分析,根据中国与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变动趋势,可将20年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下降阶段(1993-1995)、波动性上升阶段(1996-2002)、波动性下降阶段(2003-2005)、趋于平稳阶段(2006-2012)。分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贸易成本绝对值来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均值在五个国家中是最低的;就贸易成本的下降幅度来说,五国中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本文通过对自然因素、贸易政策、基础设施与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自然条件的优越(主要是地理因素)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但贸易政策和基础设施与服务,特别是出口融资服务的发展可以极大减弱自然因素对贸易的不利影响,使成本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如物流环境的改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产品的保鲜期,变相缩短了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地理距离;政策中的非关税措施已经逐步取代了影响贸易发展很多年的关税壁垒,成为农产品贸易成本降低的巨大阻碍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世界的关税大幅度削减,关税的降低为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的降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关税壁垒减弱后,中国与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成本依然处在较高水平,可降低的空间较大,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非关税措施已经成为阻碍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农产品 贸易成本 影响因素 中亚五国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7;F75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导论6-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6-8
- 1.2 贸易成本的相关理论8-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6
- 1.5 研究范围的界定16-17
-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17-19
- 第2章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19-29
- 2.1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概况19-21
- 2.2 中国与中亚五国分国别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21-25
- 2.3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25-28
- 2.4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现状预估28-29
- 第3章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测度29-35
- 3.1 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成本测度方法29-30
- 3.2 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参数选择30-31
- 3.3 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成本测度及分析31-35
- 第4章 贸易成本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35-41
- 4.1 贸易成本对双边贸易增长影响效应的模型推导35-36
- 4.2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增长影响效应的测算及结果分析36-40
- 4.3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促进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增长40-41
- 第5章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41-47
- 5.1 自然因素41-42
- 5.2 贸易政策42-43
- 5.3 基础设施与服务43-47
- 第6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47-52
- 6.1 结论47-48
- 6.2 对策建议48-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介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丹;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0年02期
2 高彩云;浅析中国的农产品贸易[J];杭州科技;2000年04期
3 张桂林,刘晓光,王政宇;辽宁与日本农产品贸易回顾与分析[J];辽宁经济;2000年10期
4 马宇;我国农产品贸易政策亟需调整[J];政策;2000年03期
5 赵静 ,杜明霞;绿色壁垒与我国农产品贸易[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年08期
6 梁秋燕;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9期
7 宋海英;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及我国的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吕宏;技术壁垒与农产品贸易[J];新农业;2002年04期
9 吕宏 ,刘彦波;技术壁垒在农产品贸易中的表现形式[J];新农业;2002年06期
10 李三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承诺[J];农家顾问;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2 张蕙杰;王瑜洁;;中国农产品在韩国市场的比较优势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3 赵玉榕;;当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跟踪分析[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4 陈彤;;近10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冷传慧;;农产品贸易中价值标准设定与量化的探讨——以日本水产品进口为例[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赵玉榕;;台湾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浅析[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安洁;谢淑娟;来永钧;杨锐;刘春霞;刘志强;付庆伟;张伟;王海瑛;王雪;;山东省农产品国际市场准入技术措施研究与应对分析[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王音;;21世纪我国植保植检工作对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相应对策[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继勇;隋晓锋;马继宪;雷欣;;中美农产品贸易相对国际竞争力研究[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10 穆月英;;我国农产品地区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永炳;重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2 本报记者 黄文方;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重围”[N];农民日报;2001年
3 翁鸣;我国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N];国际商报;2006年
4 农业部信息中心 钟永玲;中越农产品贸易发展势头良好[N];国际商报;2006年
5 李高超;中方希望保障正常农产品贸易[N];国际商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董山峰;我国为何主动调低农产品出口增速[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许志平;发达国家为何极力保护农产品贸易?[N];金融时报;2006年
8 桂冕;我省农产品出口突破亿美元[N];江苏经济报;2006年
9 庞博;我对日农产品贸易如履薄冰[N];农民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李莎 通讯员 王铭;我省前10月农产品创汇4.5亿美元[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勤昌;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王瑞;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阵;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唐仙丽;WTO框架下农产品贸易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杨莲娜;农业贸易政策改革及对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司伟;FTA背景下中国与潜在自由贸易伙伴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董桂才;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赵文;国内支持与农产品贸易次优格局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杨金发;两岸农产品贸易障碍、潜力及突破路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滕;我国农产品贸易争端解决主体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伟轲;中俄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3 孟金花;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及我国应对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君婷;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及解决对策[D];延边大学;2009年
5 仲晶;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取向[D];苏州大学;2004年
6 付建全;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7 高慧;论日本的农产品贸易政策与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宋新刚;中美农产品贸易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丁永晟;中日主要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石晓虎;战后美欧农产品贸易摩擦与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成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2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