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的资源整合与营销定位
发布时间:2021-09-12 09:28
总结野生食用菌流通模式、主体、渠道和市场结构分析结果,可知当前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存在现货交易为主季节集中度高、交易规模小参与主体多、流通商品转化加工滞后与行政控制与完全市场化两级并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的资源整合与营销定位,通过增强流通市场体系意识、推动流通市场主体的组织化发展、提升现有流通市场功能与完善流通市场规则等整合市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控管理机制;利用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营销中商品差异化、价格、销售渠道与促销等定位,树立市场外在优质形象,发觉商机,拓展市场。通过资源整合与营销定位的内外结合发展壮大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
【文章来源】:中国食用菌. 2020,3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分析
1.1 野生食用菌流通模式
1.2 野生食用菌流通主体
1.3 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当前现状
1.3.1 现货交易为主、季节集中度高
1.3.2 交易规模小、参与主体多
1.3.3 流通商品转化加工滞后
1.3.4 流通市场行政控制与完全市场化两级并存
2 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资源整合
2.1 增强流通市场体系意识
2.2 推动流通市场主体的组织化发展
2.2.1 构建并完善供销合作模式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与必然选择
2.2.2 流通组织企业化,实现企业+集散地+个体采集者的流通模式
2.3 提升现有流通市场功能
2.3.1 科学规划整合流通市场
2.3.2 扩展、增强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的业务功能与交易功能
2.4 完善流通市场规则
3 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营销定位
3.1 商品差异化定位
3.1.1 商品价值定位
3.1.2 消费者定位
3.2 价格定位
3.3 销售渠道定位
3.4 促销定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FTA因素分析法的企业营销绩效评价[J]. 陈刚. 统计与决策. 2019(10)
[2]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倒U形关系——基于资源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J]. 董保宝,罗均梅,许杭军. 管理科学学报. 2019(05)
[3]基于钻石模型的食用菌产业扶贫潜力分析与思考[J]. 杨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4)
[4]西藏林芝地区五种野生食用菌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J]. 杨林,池福敏,冯建英,张小栓,吴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6)
[5]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喜好测算系统下茶产品的层级营销模式探讨[J]. 高宇. 福建茶叶. 2019(03)
[6]一株野生食用菌白芦菇的鉴定及发酵条件[J]. 戚梦,刘城移,赵强,张琪辉,胡开辉,吴小平,林文雄,傅俊生.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7)
[7]中国美味蘑菇野生菌株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研究[J]. 徐鸿雁,刘海林,罗春燕. 食用菌学报. 2018(02)
[8]板栗接种食用菌根真菌的菌根化效果及对幼苗促生效应的研究[J]. 郑来友,童品璋,孙宣军,相聪伟,张倩,许小婉,杨共鸣,斯海平. 林业科学研究. 2017(01)
[9]河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J]. 闫淑玲. 福建茶叶. 2017(01)
本文编号:3393979
【文章来源】:中国食用菌. 2020,3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分析
1.1 野生食用菌流通模式
1.2 野生食用菌流通主体
1.3 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当前现状
1.3.1 现货交易为主、季节集中度高
1.3.2 交易规模小、参与主体多
1.3.3 流通商品转化加工滞后
1.3.4 流通市场行政控制与完全市场化两级并存
2 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资源整合
2.1 增强流通市场体系意识
2.2 推动流通市场主体的组织化发展
2.2.1 构建并完善供销合作模式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与必然选择
2.2.2 流通组织企业化,实现企业+集散地+个体采集者的流通模式
2.3 提升现有流通市场功能
2.3.1 科学规划整合流通市场
2.3.2 扩展、增强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的业务功能与交易功能
2.4 完善流通市场规则
3 野生食用菌流通市场营销定位
3.1 商品差异化定位
3.1.1 商品价值定位
3.1.2 消费者定位
3.2 价格定位
3.3 销售渠道定位
3.4 促销定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FTA因素分析法的企业营销绩效评价[J]. 陈刚. 统计与决策. 2019(10)
[2]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倒U形关系——基于资源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J]. 董保宝,罗均梅,许杭军. 管理科学学报. 2019(05)
[3]基于钻石模型的食用菌产业扶贫潜力分析与思考[J]. 杨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4)
[4]西藏林芝地区五种野生食用菌氨基酸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J]. 杨林,池福敏,冯建英,张小栓,吴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2019(16)
[5]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喜好测算系统下茶产品的层级营销模式探讨[J]. 高宇. 福建茶叶. 2019(03)
[6]一株野生食用菌白芦菇的鉴定及发酵条件[J]. 戚梦,刘城移,赵强,张琪辉,胡开辉,吴小平,林文雄,傅俊生.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7)
[7]中国美味蘑菇野生菌株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研究[J]. 徐鸿雁,刘海林,罗春燕. 食用菌学报. 2018(02)
[8]板栗接种食用菌根真菌的菌根化效果及对幼苗促生效应的研究[J]. 郑来友,童品璋,孙宣军,相聪伟,张倩,许小婉,杨共鸣,斯海平. 林业科学研究. 2017(01)
[9]河南省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J]. 闫淑玲. 福建茶叶. 2017(01)
本文编号:3393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39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