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
本文关键词: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也出现了数次重大变动,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收入占比逐年下滑,到2007年达到最低点39.7%,虽然自2008年以来,该指标略有回升,但也没有超过45%。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收入占比处于较低水平。与此相对应的则是资本回报占GDP比重的逐渐攀升,两者的一降一升表明目前我国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呈现出“强资本、弱劳动”的特征,与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相悖。鉴于初次分配格局对于全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具有决定作用,而且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目标,对劳动收入占比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已有的劳动收入占比研究大多是从资金流的角度来开展,而且更多的关注了经济运行自身的规律性,对制度环境的影响重视不够,即使有涉及制度因素的研究,也多数是关于财税政策、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内容,对社会管理制度,特别是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有所忽视。本文认为“政策之治”的改革路径表明社会政策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很大约束性。已有的研究看到了劳动与资本收入分配不公在微观层面表现为城乡间、人群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却忽略了有可能是因为制度固化导致微观个体的收入差距拉大,进而影响到宏观层面的劳动收入占比。本文试图从制度环境的角度来切入,主要回答的问题是:户籍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劳动收入占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进而,我们将这一问题分成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不考虑户籍制度的约束影响时,农村转移劳动力对于劳动收入占比有怎样的影响?第二,户籍制度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具有怎样的影响,在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收入差距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第三,当同时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时,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是怎样的? 对第一个小问题,本文先从理论上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分解为四部分,一是通过劳动力转移改变了产业结构,高劳动收入占比部门的就业份额下降而低劳动收入占比部门的就业份额上升,这一影响表现为拉低总劳动收入占比;二是劳动力转入非农部门后改变了非农部门的劳动力供求关系而带来的非农部门收入水平下降,这一影响同样表现为拉低总劳动收入占比;三是劳动从农业部门转出后使得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有所上升,这一影响表现为减缓总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四是由于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存在工资水平的联动效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非农部门收入的冲击会被抵消一部分,这一影响也会表现为缓解总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总的劳动收入占比具有两个方向的影响,但总的影响是负向的。在理论分解完成后,我们设计了两个实证模型,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无论对非农部门的劳动收入占比还是对总的劳动收入占比都具有显著作用。 对于第二个小问题,我们运用1997-2006年中国家庭营养和健康调查(CHNS)数据,用明瑟方程构建了劳动力的工资决定方程,用Brown分解法分解了城镇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决定因素。实证的结果表明,户籍身份对于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且对于劳动力是否进入公有制部门或者实现正规就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城镇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差距中有一半以上是源于户籍歧视等制度性因素。 对于第三个小问题,我们先从理论上论证了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身份转换滞后情况下只能获得低于正常水平的收入,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在非农就业的比例上升,总的劳动报酬将越来越低于正常水平。我们构建了一个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非公有部门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全球化、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回归模型,以此检验农村劳动力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对总的劳动收入占比具有相当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力有的与现有主流观点相符,有的则并不相符。 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劳动收入占比逐渐下降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现象,从这个角度上讲可能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必然,但在必然的趋势中更需注意公平性的问题,在我国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更低于他们的经济贡献。因此,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负向的影响作用,也正由于这一特殊人群的存在,已有研究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力可能被夸大。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在深化户籍及配套制度改革、培育工会组织、实行集体.议价谈判制度、加强各类经济部门的经营规范性、加强劳动力(特别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改变贸易模式、重视农业部门自身发展等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劳动收入占比 农村劳动力转移 户籍管理制度 制度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22.33;F249.24
【目录】:
- 内容摘要2-4
- Abstract4-9
- 1 导论9-18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2
-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12-14
- 1.2.1 研究方法12-13
- 1.2.2 研究数据13-14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14-16
- 1.4 研究创新与价值16-18
- 2 收入分配及劳动收入占比的经典理论及实证研究18-50
- 2.1 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18-20
- 2.2 有关收入分配的经典理论回顾20-25
- 2.2.1 早期收入分配理论20-22
- 2.2.2 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22-23
- 2.2.3 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23-25
- 2.3 国内外有关劳动收入占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5-47
- 2.3.1 国外有关劳动收入占比的实证研究25-39
- 2.3.2 国内有关劳动收入占比的实证研究39-47
- 2.4 小结和本文研究的思路47-50
- 3 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与劳动收入占比 理论基础与前提假设50-75
- 3.1 理论出发点50-66
- 3.1.1 理论概念界定50-59
- 3.1.2 经济影响的理论推演59-64
- 3.1.3 相关的实证文献64-66
- 3.2 劳动收入占比理论分析的前提条件66-72
- 3.2.1 已有研究的相关前提66-67
- 3.2.2 对于已有前提的修正67-72
- 3.3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理论解释72-75
- 4 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与劳动收入占比 实证研究75-94
- 4.1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动趋势75-80
- 4.2 劳动收入占比的理论与实证分解80-83
- 4.2.1 劳动收入占比的理论分解80-81
- 4.2.2 劳动收入占比的实证分解81-83
- 4.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实证分析83-89
- 4.3.1 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83-86
- 4.3.2 实证结果86-89
- 4.4 政策含义89-94
- 5 农村转移劳动力身份转换滞后与收入决定94-122
- 5.1 农村转移劳动力身份转换滞后与二元劳动力市场94-102
- 5.2 农村转移劳动力身份转换滞后与收入决定的实证分析102-109
- 5.2.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103-104
- 5.2.2 数据来源及描述104-106
- 5.2.3 实证结果106-109
- 5.3 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09-120
- 5.3.1 数据来源与描述111-113
- 5.3.2 Brown分解法的论证过程及结果113-120
- 5.4 政策含义120-122
- 6 身份转换滞后情况下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122-143
- 6.1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体制机制背景122-127
- 6.1.1 劳动力市场结构123-125
- 6.1.2 劳动者的选择权125
- 6.1.3 第三方力量的倾向性125-126
- 6.1.4 工资决定的历史惯性126-127
- 6.2 身份转换滞后情况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理论分析127-133
- 6.3 身份转换滞后情况下农村劳动力部门转移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实证分析133-141
- 6.3.1 实证分析模型的建立133-135
- 6.3.2 数据来源及说明135-136
-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136-141
- 6.4 政策含义141-143
- 7 结论143-149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144-145
- 7.2 政策含义145-147
- 7.3 未来的关注方向147-149
- 参考文献149-158
- 后记158-1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小博;;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2 姚先国,来君;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工资决定模型与人口流动——当前“民工荒”现象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3 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4 王舒鸿;;FDI、劳动异质性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J];财经研究;2012年04期
5 周小亮;劳动力市场城乡歧视及其社会经济效应[J];当代财经;1994年09期
6 原新;万能;;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与大城市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8 姜磊;张媛;;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9 李坤望;冯冰;;对外贸易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10 周申;杨红彦;;国际贸易、技术变动对我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姜励卿;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户籍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9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