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12-14 14:26

  本文关键词: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毕业论文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摘要】:校企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师范类院校是一个较新课题。文章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效果,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双方人力、资源共享,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的可行之路。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
【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b026)
【分类号】:G642.477
【正文快照】: 毕业论文(设计)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有着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具有理论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尧成;滕跃民;;校企互动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3期

2 李大胜;江青艳;库夭梅;;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年05期

3 江嘉运,盖广清,金玉杰;关于材料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03期

4 武海峰;牛勇平;;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5 毛大龙,周震豪;高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2期

6 马德秀;产学研联盟:实现高校超常规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9期

7 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年04期

8 陈芳柳;陈莉平;;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2期

9 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值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3期

10 刘本盛;;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历程与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剑平;;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马焕兴;李朝昌;;广西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3 卢伟宏;王海波;;工业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优化的实践与探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纪文刚;刘建东;戴波;王红梅;张立新;魏文渊;于静;;卓越计划校企联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5 于兵川;吴洪特;;发挥科研龙头作用,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基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0期

6 刘洪;樊沐佼;曾庆恒;李文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石油工程应用型人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朱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宇德明;郭乃正;黄洪伟;;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运行失败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9 夏庆林;;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石共文;向英明;;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模式探究——以中南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江毅;;汽车实训基地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训练;王果胜;白浩;;产学研结合 培养地学创新人才[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承春;秦长平;胡紫玲;;新时期我国产学研工作的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成军;基于TH的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张伟;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行为与微观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叶宝忠;基于技术转移集合体模式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友;产学结合提升艺术设计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陈健;大学生创业职场化教育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蔡庆杰;高校本科课程结构创新的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阙妙丽;地方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余勇;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方式多样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志;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张锐;广西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刘凯;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芦丽君;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黄慧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伟忠;刘兰;;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张长清,金康宁;“土木工程材料”创新实验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李海志,谭海鸥,董超俊;产学合作与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张俐俐,张文敏;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高教探索;2005年06期

5 谢慧明;曾庆梅;夏富生;王武;;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刘本盛;高校产业发展的历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7 王成端,赵君科;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杨岳,席光表,潘晋平;创建经济高效的CAD/CAM集成技术实验培训基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年05期

9 余朋,刘国买;面向21世纪金工实习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年01期

10 杨敏虹;电力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孙梦露;;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张黎骅;赵超讲;;新形势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机化;2006年05期

3 祖维;范富春;王金权;刘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7期

4 李葆华;高飞;;本科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校企合作初探——以山东省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校为例[J];知识经济;2011年05期

5 杨真;;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及发展建议[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9期

6 陈文宾;任海霞;马卫兴;许兴友;祝春水;;我国校企合作现状及发展模式分析与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29期

7 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2期

8 郭清华;赵英红;;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赵宏伟;邹德堂;;提高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张斌;;高等财经教育的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培玲;张兴丽;;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杨春秋;许洁;;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知与建构[A];2006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刘惠民;刘沧山;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徐俊波;王德才;于翔;;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教育[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7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张学琛;王保顺;李志德;;实验室管理机关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鹤成;;浅议学术交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10 郑一淳;;依附于本科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初析[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校企合作办教育 集团联合促双赢[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记者 张春玲;邦之德与高校展开全面合作[N];黄石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凤山 实习生 龙敏 通讯员 周娟娟 李斯;创新载体,就业路子越走越宽[N];福建日报;2010年

4 记者 冯骏;石大与天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N];兵团日报(汉);2010年

5 岳娟红;太原理工大学校企合作项目对接[N];太原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杨英豪;河南中医学院 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蒋国华;黑龙江强化校地互动和校企合作[N];今日信息报;2009年

8 李洪雄 张彦 赵夏蓉 何晶晶;吉首大学与湘泉药业共话校企合作[N];团结报;2009年

9 通讯员 王小花;新华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新路[N];宁夏日报;2010年

10 叶菊珍 向朝伦;成都电子高专10年校企合作的启示[N];四川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胜;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莉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淑滨;中国高等学校社会价值增值的协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志;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蒋茂东;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王东红;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贾立亮;理工类地方高校区域服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熊万曦;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南;美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8 吴勇;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向河;我国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印建兵;高校核心竞争力背景下的学术权力[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88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288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