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平面图形有哪些_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发布时间:2016-10-20 09:23

  本文关键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高山侨园小学  陈凯

【教学目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个平面图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猜一猜,三个徒弟围的地谁围的面积最大?

要知道它们占地各多少,需要运用哪些知识呢?

二、回忆整理,交流探索

学生根据周长的定义自己归纳出其它三种图形的周长公式。

师:说得真好,这位同学实际上是把以前学习的知识通过迁移,类推出这些周长公式!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

小组交流、反馈,同时教师用电脑演示推导过程。

三、构建网络,比较辨析

(板书:联系)

小结:推导时都用到了剪、拼或割补的方法。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都是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了新问题。

(板书:转化)

学生设计并反馈。

四、综合运用,发展延伸

师: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板书:应用),下面就通过一些练习看看你们到底掌握得如何了。

)分米。

)平方厘米。

)厘米。

)平方米。(图略)

)厘米。(图略)

五、全课总结,评价提高

通过复习,你觉得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六、走进生活,留有回味

课后研究:

城市排水工程建设中,窨井的横截面为什么一般都是建成圆形的?

研究方法:

 

注重自主–实践 落实建构–创新

——“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而“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正是在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整理与复习中,对小学数学中的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集中进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最基本的计算,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尤为重要。针对于此,本课在教学时设计了较为充实、丰满的教学要求,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使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设计精

一堂课的好坏,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设计将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而“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与复习”内容多而杂,教学中如何既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本课作了精心的设计。

1、在兴趣中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老师就设计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配以生动的多媒体画面,这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感受到数学美,老师又及时地激疑:孙悟空、沙僧、猪八戒谁围的土地面积大呢?要知道它们占地各是多少,需运用那些知识?在自然而贴切中引出课题——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这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2、在点拨中梳理。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各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首先,让学生在回忆中引出六种平面图形,让学生在记忆库中再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分层次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突出了“有无计算公式”的思考方法,紧扣“所有边长的总和”,使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明朗。接着再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强调了“各面积公式的推导”,唤醒学生的思维链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

3、在合作中建构。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利用学具把六种平面图形重新排列,让人一眼就看出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比一比、排一排、议一议中思路逐步清晰;其次,要求学生说出“排”的理由,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再次,老师引导排列图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观察,认识到最基本的图形——长方形,体验转化思想,对知识进一步高度概括,还渗透了学法指导;最后让学生比较辨析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处。至此,学生的知识网络已形成。

4、在实际中应用。复习不是简单重复,它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解决问题。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提高能力,促进发展。本节课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从基本的计算周长与面积的口答题、比较周长与面积的大小到辨析选择题,以及动手测量,计算周长一定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面积。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了知识的运用,遵循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让学生在动口答、动手算、动脑想中扎实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二、理念新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时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小学数学的改革方向,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1、注重网络构建,体现自主探索。教学设计中教师很注重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能让学生先说、先做、先想的,尽可能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教师尽可能为学生的说、想、做营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如让学生先分清周长、面积各意义、公式。再让学生回忆推导过程,摆出各顺序联系图,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步深化思路,理清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形成网络。而教师则只是在点拨、在引导,为学生提供话题,这大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渗透了学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合作交流,体现群体协作。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安排了三次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回忆周长、面积意义、公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等。同时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3、注重电化教学,体现信息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的程度越来越高,本课在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同时,很好地引入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形式更为生动、活泼,教学过程更加紧凑、高效,充分显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无可争辩的优势。如各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意义显示,特别是各面积公式的推导,引入Flash动态地展示了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到其它图形中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浓缩知识的来龙去脉,巩固练习题的比较,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更使学生体验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乐趣和魅力,大大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神奇不可替代性。

4、注重生活应用,体现实践创新。数学教学中应强化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从草地上各图形面积比较导入,到油画加框,求篱笆地面积以及实地考查等无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与学生生活贴近。通过猜一猜、选一选、算一算、议一议,又回到课首“孙悟空围的面积最大”,与学生认识中的孙悟空形象吻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价值。课后的延伸题,是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巧妙结合,融创新意识和实践的培养于其中,又使数学教学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科学、多功能的综合。

古人有云:学而时习之,方能为师也。“复习是学习的母亲”(狄慈根语)。“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设计,依据了《新课程》精神,充分考虑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回忆整理——构建网络——实际应用”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这将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文关键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46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b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