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不同压力管理策略对焦虑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6-11-09 16:39


2 文献综述


2.1 焦虑

本研究将焦虑定义为个体由于对自身水平与困难之间的差距与或不能完成预期计划,导致加深自身的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处于紧张同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Spielberger 认为个体的焦虑可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个维度去研究。顾名思义,状态焦虑是即刻存在的,通常是个体在日常中表现的一种暂时被动的状态,同时此状态具备一定的强度水平,此外,这种情绪状态往往伴随着个体的负性情绪和想法,具有强烈的情境性;而特质焦虑,则更多表现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被视为一种人格特征,是相对持久稳定的个体差异,高特质焦虑者具有更高的相对稳定的焦虑倾向(Spielberger.,Gorsuch.&Lushene L, 1983.)。

不同压力管理策略对焦虑的作用


2.2 冥想

本研究采取的萨提亚冥想偏向于专注式冥想。萨提亚冥想是萨提亚疗法里的重要内容。萨提亚疗法是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基础,以助人成长为取向的一套关系模式。萨提亚重视个体通过练习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能力,最终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萨提亚认为呼吸、感觉和凝神是通往人们直觉的途径,通过冥想技术来帮助人们整合内在心理历程,从而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将人们不再适用或者不再需要的部分大量地予以重新架构。萨提亚的冥想技术关注肯定正向的观点、新的可能性和自我接纳,期望将思考与理解的神秘智能与直觉、情感相联结,创造一个更为统整和谐的自我(曹莹莹,2012)。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13

3.1 问题提出 ................13
3.2 研究意义 .................13
4 研究一:三种压力管理策略对焦虑情绪的干预作用比较.............15
4.1 研究目的 ...............................15
4.2 研究假设 .....................15
4.3 研究方法 ............15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18
4.5 结果 ..........18
5 研究二:三种压力管理策略对不同焦虑水平作用的脑电比较.............27
5.1 研究目的 ...............27
5.2 研究假设 ...................27
5.3 研究设计 ..........................27

6 总结论


(1)正念、坐忘与冥想三组实验组被试的后测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前测,对照组的被试后测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前测,而特质焦虑并无显著差异。正念、坐忘与冥想三组实验组的后测状态焦虑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坐忘组的特质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正念、坐忘与冥想三种压力管理策略对焦虑的实验干预都是有效的,,三者都能降低个体的状态焦虑,坐忘对降低特质焦虑有积极作用,总体上来说,正念、坐忘与冥想三种压力管理策略都能缓解焦虑情绪。(2)不论对状态焦虑还是特质焦虑,正念、坐忘与冥想的干预效果(前测焦虑水平与后测焦虑水平的差值)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正念、坐忘与冥想对焦虑的干预效果是一样的。(3)与高焦虑者相比,正常焦虑水平者在额叶、顶叶、中央区唤起更高功率的α 波,在额叶、顶叶唤起更高功率的 θ 波。这说明正常焦虑水平的个体在进行压力管理策略练习的过程中呈现出更为放松的状态,同时其脑电指标也表现出各个脑区的同步化水平增强。

........


7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卫生思想——坐忘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干预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将之与现行的正念与冥想相比较,同时将眼光聚焦于焦虑这一社会问题上,具有现实意义。再者,坐忘的思想来源于道家学说,修炼坐忘对于拥有集体潜意识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印刻在国人灵魂里的思想,因此会更容易接受和了解,同时这也有利于弘扬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由于客观的时间限制,训练的时间不够充足,这是本研究的不足。往后关于冥想、念与坐忘的干预研究最好设计一个学期的训练课程,不仅能够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更可以在此期间观察随着时间焦虑等研究指标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另一个尚需改进的是脑电实验设计的被试内设计。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本研究的被试都接受了正念、坐忘、冥想的三种压力管理策略训练,但在实验设计上,研究者采用了拉丁方实验设计以期减少实验顺序的影响,在往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被试样本,采用被试间的实验设计进行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69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69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