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发布时间:2016-11-09 16:43

网络只是人类为了促进社会进步而开发出来的一种工具和载体,是为了有效迎合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而产生的。脉络以人类难以比拟的优势和特征迅速"统领"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促成高效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完全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隔阔,与自己不认识的人进行无障碍沟通和交流,促进世界交流一体化的充分实现。截止到201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到32亿,占全球人口43.4%。准确客观的数据将信息普及、传播的速度展现无遗,也将科技作为人类生存的工具建构了全新的交流世界。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网络已然成为交流的必备武器和工具,在占有比例中承担重大的影响和成分。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网络所携带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都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人类,让我们直观地"触摸"到网络带来的立体化、形象化的变化。因此,在这个良性运作的社会体系下,探讨科学有序利用网络的方式和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社会主义下应当解决的问题,也是全人类急需面临的重要课题。

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


第二章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般概述


2.1网络財代概述

网络的自由平等性与共享性。网络是一种平民武器,没有绝对的权威者和发号时令的命令者,任何单元个体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言论进行平等原则上的交流与表达,这是网络时代下信息交流最普遍、最平常的一种方式。传统媒体下的信息传输只能局限在特定的领域内,针对有限的主题和思想进行阐述和表达,这就限制了网络信息传播下的信息发散性的实现。以蒂姆正是看到了互联网的这一特性和优势,才会在众多平庸的方案中脱颖而出,才会将万维网这个软件和数据平台做大、做实。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成功都不是机遇和安排,都是能够准确掌握市场发展前景和事物的本质与核心,无疑信息共享是互联网技术的核心应用。

2.2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大学生是被赋予了知识与技术兼备的特殊群体,也是弘扬爱国主义情感的集中地。最后,采用科学有效的对策应对西化带来的影响。在网络时代盛行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文化软实力造成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文化阵营也在逐级加深和强化。西方诸多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文化思想这条口径对中国人的观念进行控制和监督,在非武器装备下完成民族的转变和弱化,做到"蛇吞大象"。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西方完成文化熏染的主要目标人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其建立深厚的情感,坚定内也的思想,在错综复杂的文化洪流中坚守中的纯真和对国家的忠诚,辨别是非,免受错误行为和思想的入侵和干扰。基于上述分析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解读,这不但是个人能力的完善和情感的升华,更是有关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和未来,是全民族整体的事业。

第三章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依据.........25

3.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5
3.2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28
第四章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33
4.1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表现.......33
4.2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35
第五章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困境的出路.......42
5.1有效整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42
5.2利用网络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47
5.3营造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环境.......50

第五章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困境的出路


5.1有效整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不仅是国民情感的集中体现,也是政治生活领域中的一项基本准则,是以法律这种强制性外界力量进行规范和约束的公民义务。国民只有心存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真正表现在日常行为方式中,才会以真正的实际行动维护本国家的权益和主权。但是,网络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进行强化,即使是毫不相识的两个人和团体都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变得熟悉、了解和依赖。大学生处于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往往会变得更加独立,对国家和主权的认知和意识变得暗淡和模糊,国家即将成为一个诞去光环繁荣概念,在大学生的认知体系中渐行渐远,最终脱离主体情怀而单独存在。因此,网络时代的冲击和碰撞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瓶颈,是教育课题开展的着手点和关键点,是社会主义形态走向正规的必然要求。

5.2利用网络构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

首先,利用网络信息的交融性和丰富性对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进行强化和延伸。任何课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无界的,仅仅依靠教育者个人积累的知识宝库难以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全方位的知识,网络在信息搜集和处理这一方面体现了人为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和特征,对知识进行碎片化和生活化、形象化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实现。因此,这些空洞枯燥的理论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和行却爱好、接受水平等等的差异,大学生在身也发展规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对知识和教学手段的接受水平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对于不同知识背景和文化底蕴下的大学生更应该注重方式方法的特殊性和独一性,抓住学生的兴趣节点,这样才能促进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才能在个性差异的大学生群体中有序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


结语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主义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当下的网络环境,建立现代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这不仅是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了解当前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应注重爱国主义与时代发展特征相适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教育的紧密度与联系,直观展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魅力与价值。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践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自身出发,提高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觉悟与认识,与时俱进,在网络环境下更高效地提升广大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认知,怀揣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正确、准确地对待网络世界中繁杂的信息资源。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69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69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