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湖国家地质博物馆情境空间营造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老子《道德经》曾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马斯洛曾经针对人类的需求问题做出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提出人类的需求大致可分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部分。从老子道德经中强调的无与有的关系和马斯洛需求等级级数不难看出空间关系是随着人类的需求发展而发展的。从整个建筑发展史可以得出地质博物馆建筑的发展也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它的发展模式整体上是呈螺旋式发展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单一的陈列式地质博物馆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文化艺术与精神的渴望。 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外来文化的不断输入,设计也变得“多元化”了,世界上大多数地质博物馆设计风格都大同小异,许多地质博物馆注重外观的庄严大气,对其职能理解局限化,更像是一个个的形象工程,而对整个空间营造不予关注。现在更多的观众对地质博物馆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仅仅为他们提供一个参观藏品的空间上,而是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空间环境,更加注重从空间营造中寻求情感体验和精神满足。因此,在地质博物馆建设中,情境营造的空间表达手法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寻的课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建筑师本身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建筑师开始不断反思设计。1地质博物馆并非简单的陈列那些冷冰冰的矿物、岩石及古生物化石标本,更应当体现对主体人的关怀,拉近人与藏品之间的距离。注重地质博物馆的空间营造,使其更贴近人的现实生活,有利于人对藏品文化的认同,完善观众的参观体验,激发人对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但是目前大部分现有的地质博物馆依旧只是一个简单的收藏室,除了单一的陈列展品外,完全忽视了其潜在的职能。既然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那么在这种问题明朗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出能够激发地质博物馆潜在职能以及满足未来人们所提出的更多要求,设计者们理应对症下药,找准切入点提出解决相应的问题方法。因此在地质博物馆环境设计中采取“情境空间营造”的设计手法来剖析各类矿物和岩石标本,反映地质地貌的形成历史,地质构造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及意义,并对未来我国地质博物馆设计提供了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前瞻性。
.........
第二章 地质博物馆情境空间营造的概念界定、设计原则及方法
2.1 地质博物馆及其功能的演变
地质博物馆属于专业性博物馆范畴,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为两大类,第一地质科学类;第二地质学史类。它的首要职责是“通过馆所来收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地形、地貌以及各种矿物化石为主,并且承担着传递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纵观地质博物馆发展史,对于其功能上的演变历史可以大致的总结出以下三个主要趋势:地质博物馆建筑跟其它建筑是一样的,最开始诞生之际,考虑的仅仅是它的物理功能需求,因此传统的地质博物馆主要以“物”为中心。随着经济的进步,建筑本身的发展,地质博物馆的职能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单纯的收藏,收藏品不再是地质博物馆成立的唯一核心条件,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开始更多的考虑服务对象的问题。因此,博物馆的主体由“物”开始向“人”转变。如何将博物馆所在地域的地质、地貌历史发展特征以最佳方式全释出来、呈现出来,才是工作的要点。地质博物馆的各项展览活动,并非一种知识的单独呈现,同时也是一种观看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参与,主要目的在于让观众有所反应并在其中获得意义、思考、发问并且发表情感。传统的地质博物馆展品通常采用静态的展示方式,来呈现物本身所具有的各种信息。这种展示的方法简单,观众所获得的讯息往往缺乏系统性。如较早的展示方式是岩石标本加上标签的简单陈列。后来,设计者开始尝试以立体布景(diorama)的方式再现岩石形成过程的原貌。这种通过情境空间营造的方式,将展品知识置于情境中能够帮助参观者更加直观的理解展品,使观众全身心的真实感受,真实地“触摸”到展品的灵魂。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探索室、剧场等的设置提供更多元化的展现手法,提供观众动手做、角色扮演等深入学习的机会。
...........
2.2 情境空间的定义与内涵
“情境”一词最早出现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 W.I.托马斯与 F.W.兹纳尼茨基合著。德国心理学家 K.莱温也曾经通过用公式的形式更为理性的表达了行为与情境的关系: B 一(P,E)式中 B 为行为;P 为个体;E 为情境;为函数关系。另外,托马斯认为“情境”是一种生物意识独有的主观活动,另外通过这种主观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却又是客观的。所以,“情境定义”所强调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需要具备有意识的生物来感知;另一方面是客观世界的刺激引起主观意识针对这一刺激的内部消化过程。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既然“情境”是人类自主能动性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而引起这种意识转换的因素包含整个活动过程的外部环境。建筑空间上的“情境”概念包含信息量庞大,宏观来说它指的就是特定空间与个体心理产生的化学反应。然而这种主观能动性的意识内化过程,能够快速的让人们在进入这个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感知判断定义这个情境空间,继而使他们对这个场所本身产生共鸣。 情境空间营造简单来说就是针对客观存在的实物,采用不同的营造方式来服务于不同的人群,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意识“内化”外部刺激的表现。“人”作为整个过程的主体,又是服务的对象,应当受到重视。地质博物馆是人类精神文化物质化的一个体现,“人”作为建筑的制造者又是建筑的服务对象,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应时而生,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把握“人”的因素,牢牢抓住人的心理及生理等诸多方面的需求,良好的处理好人-物-空间的三者关系问题。12地质博物馆通过运用“以人为本”的关怀设计,能够使得观众与藏品之间直接或间接的产生互动性,拉近了藏品和观众的距离,实现了地质博物馆传递精神文明的另一职责。
.........
第三章雪峰湖国家地质博物馆概况和现状资源分析........12
3.1项目概况和现状资源分析........12
3.1.1项目概况.......12
3.1.2现状资源分析..........12
3.2建筑形态设计....13
3.2.1建筑形态设计中的自然环境因素........13
3.2.2建筑形态设计中的人文因素.....14
第四章雪峰湖国家地质博物馆情境空间营造的具体体现....16
4.1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16
4.2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18
4.2.1景观元素隐喻历史文化.........18
4.2.2.雕塑小品营造纪念情节.........18
4.2.3.庭院绿化烘托文化氛围.........18
4.3在展览空间中的体现......19
第三章 雪峰湖国家地质博物馆概况和现状资源分析
3. 1 项目概况和现状资源分析
安化雪峰湖国家地质-森林-湿地博物馆坐落在安化县柘溪镇,这是雪峰湖国家地质公园的中心地带,水路交通发达,临近 S308 国道。博物馆拟建于柘溪镇,柘溪镇位于安化县西部腹地,是一个集山区、库区、移民区为一体的建制镇。柘溪镇属于雪峰湖地质公园的柘溪风景区,著名的柘溪水库处于雪峰湖地质公园的中心地带。柘溪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资江主航道,是雪峰山生态公园的入口。 项目位于安化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东南面,临近军事博物馆,沿江面修建连廊与军事博物馆相连,总用地面积15755平米,总建筑面积2775平米,容积率0.19,建筑密度11.5%,整个建筑是由连廊连接的多栋建筑组成的建筑群。雪峰湖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如图 4-1。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古迹丰富多彩,是我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集花岗岩地貌、卡斯特地貌、高山平湖和溶洞群于一体的天然地质博物馆。特别是形成于距今约 6-7 亿年间的世界地理奇观—冰碛岩,,其岩层深度、规模和岩石质量均为“世界之最”。 雪峰湖地质博物馆建筑以遵循当地自然地形为基础,以“崇尚自然”为原则出发,在整体设计上追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理念。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巧妙运用当地山形地势。为了融入到原有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中,地质博物馆建筑形体设计在总体布局上采用多体块分散式的形体组织方式。这种分散式布局形式能良好的结合当地地形变化,保护自然资源不收破坏,平面布局也相对自由灵活。 在建筑总体形态设计上,根据当地大环境条件及周边基础设施情况,做到建筑与环境相融合,因此采用了由不同体块构成的形式。由于雪峰湖国家地质博物馆是依山而建的山地建筑,所处地形较为特殊,具有较大的坡度和明显的高低落差。
.......
结语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从安化拓溪地区特定的文化背景、自然气候特征、传统风俗习惯入手,利用情境理论对雪峰湖地质博物馆空间学习和认知,结合情境主义理论对藏品的形成以及变化过程的复原,共同构建雪峰湖国家地质博物馆空间的情境营造。 首先,对周边大环境的拓溪地区进行分析,通过对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环境的物质情境分析得出其地域的特殊自然生态情境,确定整个建筑造型的设计风格。然后结合收藏藏品、参观人口构成分析其藏品文化情境和社会情境。再进一步落实到展览空间情境构建元素上,它们包括对藏品文化的理解,人们行为活动的把握和建筑本身空间结构的表达。最后落实到人的视觉、触觉、和感觉上。其设计的重点在于,并不是一味的讲究地域、功能、展览,而是以“人”为主体,服务为宗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老子对于道是这样描述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艺术之道,情缘心起,境由心造,心有多宽,境则有多深。情境空间营造,营造的并非是真实之全部,情境在恍惚之间。机器的复制还原只能得到客观存在之片面的真实,却不能体现所蕴含的某种个人觉悟。正是这种恍惚之间的感悟构成了空间情境营造的真谛!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86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8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