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DEA 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效率分析方法与研究—以 X 证券为例
1.绪论
1.1.1 证券证券公司发展现状
自中国第一家合法证券公司在深圳成立的 29 年来,证券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迅速发展起来,快速成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根据国内证券行业的现状,大多数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依靠其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证券营业部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靠收取客户交易的手续费和佣金等取得收入。到如今,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也经过了近 30 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的证券公司从以前的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风险,到今天的来加大监督力度,以稳健经营为基础,不断地寻求改革和创新、拥抱互联网等跟进时代的发展。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证券公司的业务种类、资产规模等都在近几年内实现大幅上涨。数据显示了证券行业的飞速发展。
然而,在行业内证券公司收入和资产大幅上涨的前提下,国内的证券市场正处于新一轮的升级状态,大中小型券商共存,各家证券公司在此时代背景下抢占优势树立品牌特色,竞争越发激烈起来。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政策支持的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很多中小型证券公司崛起的机会,同时也对传统的大型证券公司以威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加快履行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的承诺步伐,越来越多的境外机构通过合资等各种方式在我国设立了外资参股的证券公司。综合种种因素,国内资证券公司将多方面迎接日益激烈的挑战。为更好地对抗竞争压力,各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都一直致力于不断尝试着营销方式和渠道的拓展,自从 2008 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营业网点的规定》,增加了符合在全国设立分机构条件的券商申请设点数量,同时也放宽了券商在其辖区设点的条件。另外规定还指出,管理水平完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证券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不再受数量和批次的限制,设立新型网点。之后的第二年,证监会接连放宽券商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修订形成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经营网点的规定》。从实施状况看来,新文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新文件与市场和行业的成长速度相比起来还有较多不足。考虑了新文件实施之后仍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后,证监会在后来针对 27 号公告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工作。2012 年第二季度末,证监会、证券行业协会等相关证券业领导在北京召开中国证券业创新大会,期间,各与会者就证券公司创新成长思路及相应的改革措施进行了讨论。除此之外,会议上还提出希望证券营业部运用新技术、拥抱互联网,大力推行网上开户。鼓励证券公司营业部进入居民社区等改革新政。
......
证券营业部的绩效评估一直是一个管理难题,由于其输入和输出的多样性、复杂性。这样管理人员很难形成完整的集合各种特性的直观的评价方法。大多数证券公司的业务部门在传统的绩效考核中,通常将人均指标(人均成本、利润等),成本收益比率,完成率等指标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但这些指标是单一的因素比较或者部分因素的比较。不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方法评价。因此,当券商对分支机构绩效评价时通常只选择了一种特定的性能指标,而不是一个全面、综合的评价。
随着数学规划的不断发展和日益精进,数据包络分析(DEA)于 1978 年首次被Chanes, Cooper 和 Rhodes 提出。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保持决策单元(如证券公司的各个分支机构)输入或输出不变,通过数学规划和统计数据来确定生产前沿的相对有效性。各自的决策单元投射到 DEA 的生产前沿面,并通过比较偏离度(决策单元到 DEA前沿面的偏离程度)来评估他们的生产力。目前,该方法已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但在效率评估方面,证券公司还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和比较分析。而在不同营业部之间的效率比较方面,评估和实证研究都属于较为罕见的。本论文将运用 DEA 模型,在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比较 X 券商各个营业部的效率同时结合统计软件,保证研究过程的准确性。相关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实用工具方法。
......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方法分析
2.1.1 国内外对证券公司效率评价研究现状
K.L.WAN、YT.SENG 和 C.C.WEN (2013)使用 n 团队模型对 2001-2003 年的台湾综合类证券公司进行了效率分析,以及在对影响因素做了回归分析之后表明:所研究证券公司的规模越大,其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成本效益就越高。而分支机构越少的公司,其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成本效益就最高。
郭赵徐,齐磊(2011)选择人力成本、自有资本、现有资本作为投入指标,利润额作为产出指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证券机构之间的性能和效率,并利用市场力量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设检验了的证券业市场结构和市场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结构和公司的绩效成反比。
樊宏(2012)运用注册资本投资这单一指标作为投入指标,而对于产出指标的选择,采用股票主承销数量和金额、股票基金交易额总数、净资产、净利润。搜集了 16 家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数据,采取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了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公司整体效率有明显的两极化现象。大多数证券公司的效率偏低,这表明中国的证券公司总体来说有巨大的资源浪费现象。刘影(2011)在运用DEA 进行创新型证券公司效率分析时,选择了注册资本、分支机构数目和营业支出做了投入指标。输出指标采用了股票交易基金总额、净利润、净资本。经实证研究证明,所研究的 14 家证券公司的效率总体上仍然相对较高。其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无明显的规模效益。原因在于样本的选择上面,创新类的证券公司准入门槛就很高。因此它并不能反映整个证券行业的整体效率。
扬子江(2009)利用 DEA 方法对加拿大的银行两百多家多伦多地区的做了效率分析评价。作者在研究中着重强调了管理效率,文章中采用 DEA 分析的结果,对如何管理提供了很多建议。程可胜(2009)在对中国 101 家证券公司的效率比较研究分析中,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之后使用了托比回归模型来测试和确定影响其运行效率差异的因子。最后证明,国内证券公司的经营效率水平急需提高。所研究的公司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令人差异的是,公司规模反而对经营效率的影响非常微弱。证券公司成立时间、地点、是否由外资参股等因素表明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了公司整体的经营效率。陈学斌(2008)为了研究国内券商经纪业务线的效率,采用 DEA 方法。选取了两组指标体系,分别反映了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的成果。之后还采取了托比回归模型检验了 DEA 分析之后的测算结果。还分析了我国券商目前经营效率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证明,券商的规模对券商的经营效率影响并不显著。
......
2.2.1 效率评价方法及其比较分析
一、效率评价概念
通过拆字解释来看,效率即“效果”与“速率”,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期结果而在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在内的资源量,或在特定投入资源下生产活动所完成的产出量。在经济学方面效率提高是指,如何在给定的技术和资源投入下,能够尽可能的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又称为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简单而言,提高效率的有节约生产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或提高产出量等几种方面作为出发点。因此,成本、时间、产出三方面中的单一或交互综合指标作为效率评价的关键考量点,DEA 作为效率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指评价一系列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通过构造出有效前沿面,识别出表现最好的生产单元,构造具有一定经济含义的度量。
二、效率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一)效率评价方法
根据现有文献,从研究方法角度可以对效率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国外学者将企业效率研究方法归为两类:非参数法和参数法。其中,非参数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无界分析法(FDH)。参数法常用的三种方法包括:随机边界法(SFA)、厚前沿方法(TFA)和自由分布法(DFA)。在这些效率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边界法(SFA)是学者对金融行业公司做效率评价研究时使用最多的方法。
(二)效率评价方法比较
研究专家普遍认为,和参数方法比起来,以数据包络分析法为代表的非参数方法具有以下的优势。(1)如以上对效率分析方法的介绍,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不必提前设定效率函数。(2)数据包络分析法可以自由处理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情况。比如说,如果某公司管理者尤其重视利润,则可以将利润设为产出。如果重视市场占比,则可以将市场排名或者市场占比作为产出。等等。这些投入和产出都可以根据管理者的意愿自主决定。并且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做效率分析的时候,不需要对投入产出变量进行标准化。(3)使用 DEA方法进行了效率分析之后,对那些和生产前沿面的点相比起来效率底下的评价机构,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某一项具体投入的效率。以此可以进一步分析找出改进效率的最佳途径(4)除了可以用 DEA 测算出企业的成本效益之余,也可以测量企业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从各方面反映企业效率指标。用此种方法对企业的评价是比较全面的。
......
3.1 关键绩效指标(KPI) .......................19
3.2 产出指标的确定 ...............................19
4.基于 DEA 模型的营业部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29
4.1 投入产出指标的确定 ........................29
4.1.1 样本的选取 ...............................29
5.结论以及建议 ...............................37
5.1 输出结果分析...............................37
5.1.1 均值检验原理及步骤........................37
4.基于 DEA 模型的营业部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
4.1.1 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某证券公司遍布全国的 90 家营业部为研究对象,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0 家营业部进行分析。经过实际调研。搜集了营业部的投入费用构成:人员费用、场所费用、折旧摊销、其它管理费、日常运维费、统一管理费、规费。
4.1.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投入变量选择
运用主成分分析时,先对七个输入变量(人员费用、场所费用、折旧摊销、其它管理费、日常运维费、统一管理费、规费)进行标准化,得到结果请见附录 B: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七个输入变量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如下:
根据输出结果可以看出,七个变量对于结果的解释程度相对较为均匀,解释程度最大的是人员费用。最小的是最后一个变量,即规费。优化以后可以省去规费,用前六个变量做为投入变量。
本论文在研究之初也提到过,至今对于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效率评价中,还没有学者引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而是单纯地以管理决策者的角度,以某单项产出指标的排名简单对当年度分支机构的业绩做一个评价和考核。大多证券公司选择的是利润指标或者市场占比指标这两项来评价营业部。假设以利润为评价指标进行排名,反观券商营业部原始数据。排在前几位营业部编号分别是 13、18、14、16、11。但是,经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这几个营业部的综合效率都没有达到 1。可见这些营业部的投入资源浪费了很多。也有可能这些营业部的利润是站在消耗浪费大量的资源的基础上的。这种差异值得相应管理者思考。
......
5.结论以及建议
通过上一章节对 X 证券进行了效率检验。发现 X 证券每个营业部的综合效率参差不齐。那么怎么让管理者对所有营业部做一个整体的客观评价呢?营业部在 2015 年整体效率是好是坏。这时候简单是算所有营业部效率的平均值肯定不能完全代表营业部的真实水平。因此,对输出结果的分析,本论文引入统计分析中常用到的均值比较与 T 检验。
5.1.1 均值检验原理及步骤
本论文为了检测 X 证券各营业部的效率之间差异,从而判断各营业部之间的综合效率是否存在两极分化,引入 T 检验。T 检验(student’s)是由戈斯特于 1908 年为了观测酿酒的质量发明公布的,主要用于检测样本总体标准差是否处于正态分布。单样本 T 检验是根据来自某总体的样本数据,检测分析该总体的均值是否与检验值存在显著的差异。均值检验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三步:
如今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效率参差不齐甚至是两极分化。这种现状一部分原因归咎于证券公司的管理不当,也有一部分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没能顺应大趋势,结合互联网建立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模式。平安证券自从 2015 年启动互联网经济战略以来,大量引进互联网优秀人才,与传统经济业务团队互取所长,,相互磨合。最后做到了资金方与客户通过互联网手段直接接触,最大化地满足了客户和资产方的需求。这一系列动作都给平安证券 15 年的业绩带来突破,使其新增客户达到其历史存量的两倍,其中通过互联网渠道导流的客户超过了 40%。平安证券的新增市场占有率也超过 10%。在其客户数猛增的同时,也大力带动了其它业务的收入。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34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