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5 08:33

前 言

在该课题的研究中,教师要自主设计问卷,结合调查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对丰富教师的自主发展理论有一定积极作用。(1)通过系统的研究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为一教师更好的开展高中生物习题教学提供了借鉴,同时也提高了高中生物习题教学的教学效果。(2)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在课题的实践研究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习题教学的实效性,这对于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研究的推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会不断丰富,教学能力会逐渐提高。(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在质疑与表现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展示自己的个性,提高学习的兴趣,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并学会学习。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的概述


1.1 学生主体性相关概念界定

主体作为哲学概念,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含义,这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着,具体来讲就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以至整个人类)。这里的主体只能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并相对于认识的客体而言的。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并非都是和总是主体,只有在与一定客体关系中通过自己的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对客体的态势,发挥出能动的价值并取得支配地位的人才能成为主体。客体是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世界,是主体的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具体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共同客体是人类的间接经验,即课程内容。但从教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师是已知的一方,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作为未知或知之甚少的一方,是受教育者,是教学的客体。同时,作为知识内化、技能形成和品德发展的载体,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实践对象是教学内容。[43]

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实践研究


1.2 学生主体性相关理论概述

反思性学习,就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展开学习。从学习反思的层面来说,反思性学习又称为“自律学习”,于 80 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具有反思力的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伴有自发性、自主性、灵活性、自控性和自如性。这样一个过程要求有一种新的、以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表现为基础的评价形式,评价应该为鼓励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分享学生的成功喜悦而服务。[46]

第三章 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分析......................29

3.1 自主性策略 ................29 
3.2 主动性策略 ................32 
3.3 创造性策略 ..................33
第四章 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研究...............36
4.1 实验方案设计 ................36 
4.2 教学案例 ................37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43
5.1“学生问卷”调查学生主体性的结果与分析 ........43
5.2 学生成绩的分析 ..........44
5.3 实验过程中学生主体性表现情况及分析 .....45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5.1“学生问卷”调查学生主体性的结果与分析

经 SPSS 处理,得到的结果见下列表格。经过学生主体性培养教学策略的渗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从表 11 中可以看出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自主性维度方面相差不多,Sig=0.107,P>0.05,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班均值高于对照班,说明相关教学策略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但提高程度不是很大。从表 12中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班学生在主动性维度方面 Sig=0.009,P<0.05,可见,在统计学上两个班在主动性维度方面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主动性维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班,由此可见相关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从表 13中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创造性维度方面 Sig=0.037,P<0.05,可见,在统计学上两个班在创造性维度方面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创造性维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班,由此可见相关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2 学生成绩的分析

在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学生成绩测量,统一使用学校阶段性考试测试题,目的是检测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过程能否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此来检验教学研究的有效性。由上表知sig 值=0.949,P>0.05,可见,两样本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开展学生主体性培养教学研究之前,两班的生物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由上表可知sig=0.561,P>0.05,可见两样本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教学实验的初期以新授课为主,习题教学实践较少,所以两个班的学习成绩未产生显著性差异。在实过程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两个班学生主体性的表现情况:(1)每周一节晚自习时间,学生以自主做题为主,关注做题过程中学生间的讨论情况、学生问教师问题的情况、学生自主订正的情况。以学生主动问问题为例,在对照中,固定的几个学生(何同学、包同学、徐同学、陈同学)能经常向教师请教,但是其余学生不愿主动与教师交流。随着教学实践的展开。在实验班中,问问题的人次明显要增多,班级氛围明显好于对照班。在实验班中,有一次当本人与其他学生交流时,另外一位学生主动向我提供一种计数食物链的方法。(2)每周批阅学生的练习册,记录学生习题情况,包括学生做题、订正情况、有疑问情况。以自主做作业为例,实验班能够主动对照正确答案校正,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能够继续完成未布置的作业。而对照班的情况是,仅仅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3)在复习迎考期间,,检查学生试卷上的做题情况,包括质疑情况、自主选做情况等等。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经过前期的资料搜集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暂告一段落。通过理论研究,本人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必然性与紧迫性,学生主体性培养也有科学的方法。基于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提出相关教学策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的活泼生动、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基本条件和前提。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以活动为中介,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丰富的活动,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教学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着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过程是知情统一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就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灵感、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等作为主体性培养的动力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34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4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e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