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院校党建与人才培养的有效契合
引言
做好新常态下高等学校党建工作是促进高校党员教师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认识,努力营造学术氛围,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撑。党对高校的领导是通过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来实现,只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保证党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院(系)级教学单位办学功能的发挥得到了重视,成为高校的基层管理单元。其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师资培养、学生管理、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政治管理权、行政管理权、学术管理权,院(系)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组织日常的教学、科研、行政和社会服务工作,并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监督。院(系)级基层党组织既肩负着落实学校党委和行政部署的各项任务,又承担着组织全体师生统一思想、凝也聚力,推动学院育人质量提高的中也工作。按照办好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要求,院(系)级党组织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营造合力推进改革的良好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屯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工作重必下移;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探索人才培养的着眼点与落脚点是党建与人才培养研究的关键所在。
...
第一章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第一节高校党建工作
高校党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高校的领导核也,主要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校长在党委领导下,依法独立负责行使职权,全面负责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新时期,高校党建要适应时代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理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和教授治学的关系,找准学校办学定位,组织好教育教学、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活动。高校党建必须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必工作的展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拓展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基层、服务师生的渠道,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等各方面教育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创造性,提升学校的核也竞争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校党建工作内涵应集中体现在党和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轨道上,体现在高校中也职能履行过程与实践的绩效中。第二节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等教育发展的核也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信念坚定、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国家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等。第二章民族院校觉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有效契合的路径.......24
第一节民族院校党建与人才培养有契合的功能机制.....24第二节民族院校党建与人才培养有效契合的平台建设.....32
第三章新常态下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有效契合的对策.....39
第一节高校党建工作新媒体的应用.....39
第二节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42
结语....................45
第三章新常态下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有效契合的对策
第一节民族高校党建工作新媒体的应用
第一,构建网络诉求表达平台。在传统的沟通平台继续起到作用不断完善的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变化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采用贴近学生的新载体——新媒体包括微博、微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搭建新平台,建立网上公共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网络实现各种事务的公开与透明。如智慧校园中学生事务管理系统,可以将人格养成学分的认定、奖助学金评定、学生管理事务的过程记载等纳入平台。第二,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是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来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教育形式。与传统教育相比,在线教育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降低教育门槛,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满足人们不同的学习需求。1.重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现代化。"由于视野上的宽容性、运作上的灵活性和巨大的受众性,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技术日益迅捷,大众文化联系社会和精英文化也要借助于大众文化而得以传播和发挥作用。"因此,要从现实生活中提取鲜活的素材,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指导性、主动性,同时汲取大学生生活的话语资源,发挥大众文化的形象性、生动性,构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达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提高引导能力,实现和谐发展。
第二节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民族地区的脱贫治富是关键。就业是民生之本。基层是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施展才能的大舞台。民族院校针对"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培养少数民族地区急需的技术性人才。连续数年来,我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窘况日趋严峻,目前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并不愿意到艰苦落后的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吸引选拔一批批政治责任也强、政治抱负远大、综合素质高,既了解当地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具有民族语言交流能力,又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背景的优秀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使他们能够获得较好的事业发展空间和前景,发挥才能,是民族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人才培养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结语
民族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培养更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搞好人才培养工作。做好民族高校党建工作,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才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工作。院(系)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中屯、王作的有效契合是发挥党组织政治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已有的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契合的机制和做法,并立足民族高校特殊历史使命、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等,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基层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到人才培养中也工作的机制和平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民族高校顺应新形势,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总体而言,民族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王作有效契合的机制和平台建设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在不断地具体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检验、完善,不断探索出民族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确保基层党建王作的新成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发挥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239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9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