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血乳酸结合APACHEⅡ评分对急诊SIRS患者预后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7-01-31 19:2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因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机体失控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机体修复产生应激反应的生理过程。SIRS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功能下降、促炎-抗炎系统失衡现象,且持续性SIRS将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急诊SIRS具有病情紧急、复杂多变的特点,是临床治疗的重点难点。血乳酸是机体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浓度主要取决于肝、肾代谢功能。血乳酸迅速升高是SIR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已有报道证明血乳酸水平能够提示SIRS的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evaluationⅡ,APACH EⅡ)评分是评价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但其在急诊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国内外有关血乳酸结合APACH EⅡ评分预测急诊SIRS患者预后的研究较少。本次研究旨在研究急诊SIRS患者的血乳酸水平、APACH EⅡ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明确血乳酸结合APACH EⅡ评分对急诊SIRS患者的预后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急诊SIRS患者126例,纳入标准:符合SIRS诊断标准[4],即具备以下4种临床表现中的2种以上:①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②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小于32 m m H g;③心率大于90次/分;④幼粒细胞大于10%、白细胞大于12×10 9/L或小于4×10 9/L。排除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怀孕或妊娠期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两组。存活组75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29~57岁,平均(47.23±11.58)岁。死亡组51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27~58岁,平均(48.09±12.1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
收集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 h、6 h、12 h、24 h血乳酸水平和APACH EⅡ评分。血乳酸测定方法:采集患者3 m l静脉血,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颠倒抗凝管进行充分混匀,采集后15 m in内送检,检测时间为30 m in;使用Vitros-350干化学分析仪(由美国强生公司生产)及配套试剂盒测定患者血乳酸水平。血乳酸水平正常范围为0.7~2.1 m m ol/L,高于2.1 m m ol/L即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结果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血乳酸与APACH 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设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 h、6 h、12 h、24 h血乳酸水平和APACH EⅡ评分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入院后1 h、6 h、12 h、24 h血乳酸水平均持续下降(F分别=2.48、2.75,P均<0.05),APACH EⅡ评分亦持续明显降低(F分别=2.16、2.33,P均<0.05)。入院后24 h存活组患者的血乳酸恢复至正常水平(t=0.68,P>0.05),但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仍明显高于正常值(t=2.09,P<0.05)。入院时、入院后1 h、6 h、12 h、24 h两组血乳酸水平、APACH 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0、2.31、2.94、2.19、2.09;2.16、1.99、2.22、2.52、2.05,P均<0.05)。探讨血乳酸结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预后价值。

2.2急诊SIRS患者的血乳酸和APACH 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诊SIRS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与APACH 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37,P<0.05)。急诊SIRS患者的血乳酸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两者结合能够准确预测急诊SIRS患者的预后。

3讨论

SIRS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组织缺血缺氧、休克造成的炎症反应。现代生物学研究证明,SIRS是一种过程复杂、多器官、多系统参与的免疫反应,其中非感染性损伤引起的SIRS主要指缺血再灌注损伤,而感染性SIRS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占感染性SIRS的50%左右。SIRS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患者机体释放细胞活素和局部炎性介质,修复损伤组织,对抗病原体;第二阶段患者机体产生急性反应期的防卫作用;第三阶段患者已不能依靠自身调节恢复机体内稳定,从而引起全身炎性反应,造成器官损伤。急诊SIRS难度较大,死亡率高达40%以上,因此,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成为临床治疗的重中之重。
本次研究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 h、6 h、12 h、24 h进行了血乳酸测定,结果发现,存活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且入院后24 h内两组患者的血乳酸均持续降低(P<0.05)。入院24 h后,存活组患者的血乳酸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但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仍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血乳酸主要由机体脑组织、红细胞产生,SIRS患者机体组织处于缺血缺氧,从而造成丙酮酸氧化障碍。丙酮酸发生酵解作用并还原成乳酸,这种还原反应的出现意味着细胞氧化发生恶化,可能导致昏迷。SIRS患者因缺血缺氧导致体内乳酸水平升高,且临床上的高乳酸血症不可逆转,一旦发生持续性高乳酸状态,极易造成休克、昏迷等严重后果。血乳酸检测仪器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且操作简单,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将血乳酸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APACH EⅡ评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较多,有研究认为,在急诊时进行APACH EⅡ评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排除治疗对评估结果的干扰,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对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病例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APACH EⅡ评分持续降低(P<0.05),但存活组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表明APACH EⅡ评分在预测急诊SIRS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值得肯定,与文献报道一致。本次研究进一步对SIRS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与A-PACH EⅡ评分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诊SIRS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与APACH 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证明血乳酸结合APACH EⅡ评分能够准确预测急诊SIRS患者的预后。
血乳酸和APACH EⅡ评分在急诊SIRS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急诊过程中无血乳酸测定仪,无法及时完成测定工作;APACH EⅡ评分在急诊中的应用较少,医护人员在急诊过程中缺乏时间、评估经验等条件。因此,建议医院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APACH EⅡ评分系统的操作训练,完善急诊设备,为急诊SIRS患者的血乳酸测定和APACH EⅡ评分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39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9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8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