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
本文关键词:高中地理必修2,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高中地理必修2
动方式
中国最主要农业区(种植业)
畜牧业(温带草原)、灌溉农业
畜牧业(高寒草原牧场)、河谷农业
面临的主要问题或不利条件
人多地少、环境问题突出
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
聚落
密集
较稀疏
很稀疏
交通
发达
水平居中
不便
教育和文化
发达
较滞后
很滞后
历史背景和
开放程度
经济重心移入、开放早
经济重心移出、开放晚
经济欠发达、开放更晚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高考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要点: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结合实例,理解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31区域发展主要有那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主要有初级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
初级阶段:(1)人地关系:在区域发展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特征:区域内城镇少,空间结构较简单。(3)举例:钢都匹兹堡早期的开发就处在这个阶段,匹兹堡得益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
成长阶段:(1)人地关系: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2)特征: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3)举例: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随着“五大湖”沿岸工业带逐渐走向成熟,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出现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
工业带基本形成;同时区域内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发展了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多种工业部门。该城市群从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城开始,经过“交通枢纽”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铁城市”匹兹堡,以及布法罗到纽约州的奥尔巴尼。
转型阶段:(1)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进一步恶化。(2)特征:成长阶段后期,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原有的集聚效益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3)举例:五大湖
本文关键词:高中地理必修2,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4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