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电大法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21 23:11

  本文关键词:电大法学毕业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出国留学网整理了电大法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毕业论文栏目!

  电大法学毕业论文篇一

  一、问题的缘起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律规范的国家制定不但意味着其制定和实施的程序必须“郑重其事”,而且法律规范从来不是解决社会全部冲突、调整全部社会关系的法宝。在这背后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法律是一种有选择的调整工具,反映在实施上意味着进法院有门槛,并不是任何纠纷都能进入到法院,通过法官做出审判,这种情况可称之为“非必要性案件”;另一方面法律的实施需要成本,不具备经济成本而难以适用法律的案件,可称之为“非可能性案件”。非必要性案件并不是法律能解决的问题,其本质是不需要法律来解决。但非可能性案件则不一样,它可能涉及到公平、正义的价值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因为社会冲突与问题总是免不了的,法的实施成本所导致的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总有特定主体因为法的实施成本过高而使法律无法按照事先规定得以实现,取得预设的法律效果。这种“无法实现”主要表现为特定主体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和落实。而究“成本过高”之实际因素,无外乎就是知识水平与经济成本二维[1]。在职业分途、社会分工的背景下,知识水平这一阻碍因素会以报酬的方式换取专业法律人士来进行。因此,在非可能性案件中,法的实施成本作为实现权利的障碍,主要是指缺乏经济条件。

  对非可能性案件中的经济因素进行考量,有学者认为,“在现代法治国家,当事人依法获得司法保护乃是一项宪法性权利,而保证经济确有困难者亦能有机会平等地利用司法程序在本质上则是一种国家责任”[2]。审视我国现有的制度设计和文本规定,在“保证经济困难者获得机会以平等地利用司法程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而学理上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此想做一个尝试,以期引玉。基本思路是通过梳理现有相关法律救助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引出统一建构司法救助体系的必要性,再试图构建起一个法律救助的体系:一项包括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申请执行人法律救助在内的法律救助制度正是这一努力,法律救助制度所保障的是缺乏经济条件的法律主体(即穷人)的司法权利,即“为了穷人的司法”。

  二、法律救助制度的运行问题分析

  1.法律援助中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第2条的规定,法律援助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依法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的行为,它是“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条例》第一条)”的政府责任(《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和律师义务(《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律师法》第四十二条)。“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的涵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顾名思义,政府责任和律师义务的表述表明法律援助的主体就是政府和律师。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所谓政府责任的来源,然而,这里的政府却并不是一个十分准确的说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又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有“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法律义务。

  该条规定了法院和检察院的“通知义务”,所以法院和检察院也是法律援助义务的实施主体之一,政府在这里应做广义的解释。此外,根据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法律援助的主体还包括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多种形式实施法律援助①。最后,以高等法学院校为代表的法律援助公益组织也以一定的形式参与到法律援助中去了。一言以蔽之,作为一项救助穷人的司法措施,法律援助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其他司法机关和律师、社会组织都能成为法律援助的主体。在法律援助的主体问题上,我们应当保持一种开放的思维,政府万能的思路必须让位于国家——社会二元模式。

  第二,法律援助的性质。法律援助的性质因其“政府的责任”和“律师的义务”而具有双重性,即国家性和公益性。法律援助的国家性即是“政府的责任”的表现。公益性是指律师等法律援助人员无偿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对律师而言,应当是一项职业伦理,它源于律师在法律实践中对司法正义的自觉要求[3]。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从而规定了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可以直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规范了法律援助机构的义务,弱化了公、检、法在指定辩护上的决定权,非常有利于保护穷人的司法权。

  通常法律援助的内容被理解为律师等主体无偿地为经济困难者提供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服务活动,笔者以为这是有失偏颇的。法律援助的主体包括国家和社会两个维度,显然上述理解只是概括了律师的法律援助行为而忽视了国家的责任表现,因此,法律援助的内容既包括律师等无偿地为经济困难者提供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服务活动;还应包括行政机关的以下行为:(1)提供财政支持;(2)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3)支持、鼓励其他社会组织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4)奖励或者惩罚对法律援助工作作出突出贡献或违法乱纪的个人或团体;(5)法院和检察院负有指定辩护的告知与通知义务[3]。此外,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这些条件的规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因条件,主要指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第10条第一款规定“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二是范围条件,如《法律援助条例》第10条规定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请求国家赔偿案件、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案件、抚恤金、救济金、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案件、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等等。但该条第二款又同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因此,根据这条委任性行政规范的要求或者授权,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或者政府在制定法律援助条例时都补充了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围,这导致案件范围在各省被不平行地扩大或者改变。这一项颇具中国特色的司法现象,其背后是法律援助适用范围的公平与否的问题,有些案件在这个省区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但在另外的省区则不一定可以。如依据《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未成年人请求损害赔偿且其监护人经济困难案件在重庆可以获得法律援助,而这种情况在湖南则不一定能享受法律援助的权利。这种因地域不同而人为地使公民不能享有平等权利的问题需要加以认真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由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适用于全国的《法律援助法》是必要的。

  2.司法救助的混惑

  司法救助的概念颇有争议。“司法救助”一词最早出现在1999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70次会议通过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补充规定中[3],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4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以下简称《司法救助规定》)中对司法救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该规定的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根据该规定,司法救助是法院的行为,司法救助的内容是对诉讼费用实行缓交、减交、免交;并且司法援助仅适用于民事诉讼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但有学者认为司法救助“是指司法机关对于经济困难和诉讼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依法给与相应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不因经济困难和处于弱势地位而受到影响……司法救助适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也包括刑事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4]。笔者坚持对规范性法律文件解释主义的立场,对该种观点持否定态度,从前述就可以看出,笔者对刑事案件和执行案件中穷人的救助问题“另立门户”,也即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和对执行申请人的救助是与司法救助并行关系而非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

  主要原因在于对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的救助和司法救助存在性质上的不同:司法救助是法院免除诉讼费用,但对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的救助不存在诉讼费用的问题,对他们的救助主要是进行国家补偿等,就不只涉及法院一个主体了。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地方党委和司法部门出台了所谓的“司法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或者省级政府制定的“实施司法救助制度管理办法”等,所称的“司法救助”都不是指法院减免缓交诉讼费用。比如《北京市实施司法救助制度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办理执行及涉法涉诉案件中,针对生活确实困难、迫切需要救助的当事人,采用救助金的形式给予的临时救助”,该办法中所确定的“司法救助”,无论是其目的、内容还是主体,都和《救助规定》所称的司法救助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其“司法救助”基金主要用来解决信访和执行的问题。

  又如《仙桃市司法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个案司法救助主要适用于“因案件未破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缺乏经济赔偿能力,致受害人或受其赡养、扶养的直系亲属遭受严重的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措施又难以落实,确需救助的”等四种情形。显而易见,这些文件所称的“司法救助”不是指法院减免诉讼费用,实质是对刑事被害人、执行人、证人等进行的国家补偿。这些文件只是地方党委和司法部门在解决涉法涉访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上所做的各种努力,不需要也不能拿到书面上做规范的分析,但这些文件的大量存在一方面混淆了可以作为一项制度加以建构的司法援助制度之概念与实施;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这些文件和指令的存在,造成了司法的紊乱,甚至有诸多阻碍司法顺利进行的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3.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司法救助的现状与问题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长期受到立法者的忽视,最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继续倾斜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援助权利(第三十四条)的保护,而没有提及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权利。学术上对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已经有了诸多探讨,从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机制研究、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权及其实现等实体问题到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程序等程序研究,相关的学术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立法的学理分析已经成熟。但这些探讨没有得到国家立法层面的积极回应,只有司法界和部分地方的相关部门已经着手进行规范制定和制度建构等方面的诸多努力。

  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探索实践始于地方。2004年2月,山东省淄博市委政法委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刑事被害人经济困难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同年年底,浙江省宁波市两级法院开始陆续建立司法救助基金。

  2009年3月,《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由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该指导意见对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救助对象范围及标准、救助资金保障与管理、救助的审批与发放等基本问题作了原则规定,为各地具体制定实施细则提供了指导意见[5]。

  与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制度不同,对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的国家法律救助无论是学术上还是实务上都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支持和规范的制度建构。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和对申请执行人的司法救助一样,都是因为加害行为人的无能为力致使穷人的司法权利无法得到落实,国家此时有义务对处于经济困难地位的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进行司法上的救助。

  从立法的角度上,确立以国家责任为核心、同时吸收非政府组织(NGO)和个人的助力对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进行司法救助显然是可行且必要的。而现阶段由各地政法委主导的有关对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的“司法救助”因地域不同不能公平地享受司法救助权利而容易与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做出诉讼“交易”等问题,更加剧了立法的紧迫性。

  这里的问题在于,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进行救助后,原来负有赔偿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被申请执行人的责任应该如何处理?上述笔者提到的政法委主导的诉讼“交易”也来源于这个问题:现阶段有的地区有关“司法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明文或者默示规定,申请司法救助金之后,一般不得再提出诉讼或者执行主张,已经进入诉讼程序或者执行程序的,申请司法救助基金的条件之一是结束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结束执行程序,即不得再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被申请执行人主张权利。这些明示或者默示的规定出发点在于换取所谓“和谐社会”的假象以及结案率,但这些规定显然同时免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申请执行人的责任,造成了司法不公。笔者以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进行司法救助和国家补偿的行为一种福利性质的国家或者社会救济行为,是国家福利政策或者社会公益状况的体现,不能代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申请执行人的履责行为,不能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申请执行人减、免责任的条件。

  事实上,因刑事被害人获得国家司法救助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减轻责任的制度与我国最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所确认的刑事和解制度相违背。刑事和解的初衷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被害人进行补偿后一方面得到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另一方面在于证明其悔过的主观心理,以减轻刑罚。而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一般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对被害人进行有效的补偿才发生的,一般不可能获得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至少是自愿的谅解,违背刑事和解的初衷;而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案件中,把申请“司法救助”基金作为执行案件结束的默认方式,使那些没有经济能力、一无所有而无所牵挂的犯罪分子逃脱责任,也违背了刑罚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目的以及惩罚、威慑、安抚等刑罚的功能;对于民事执行案件中为申请人提供法律救助之后,作为一种国家的补偿,不能成为被申请执行人免责的条件或者事由,否则就是法院人为地导致司法不公。

  三、法律救助制度的体系建构

  通过上述问题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现有的法律救助体系内矛盾重重,甚至概念也相互抵牾,中央与地方在这个问题上不但有矛盾的地方,甚至还有地方存在随意地扩大或者缩小中央规定事项的情况,同时关于法律救助的规范体系缺乏立法层面的规范化文件,过度依赖于地方党政部门的文件。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有必要从统一的高度提出我国法律救助体系建构的设想。然而,法律救助的统一立法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问题,本文前述梳理旨在回答体系建构的必要性,而接下来的体系建构论述,笔者只打算论述这个体系的成立可能性,以期对相关方面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有所脾益。

  1.明晰法律救助的定义与内涵

  法律救助制度一词在国内的学术文献中虽有出现,但和笔者这里所概括的内涵不尽相同。本文所力图表达和建构的法律救助制度,主要是指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对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的救助四项,而文献中已经出现过的法律救助一词有的就是指法律援助[6],有的是指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的统称[7],,有的是指刑事被害人法律救助[8]。对此,笔者认为上述四项救助都是国家、社团组织或者个人利用法律或者是因为法律的原因而给弱势法律主体提供的一种司法助力(assistance-powerrelatedtojustice)。笔者的基本思路是:法律救助制度是作为囊括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对刑事被害人的救助以及对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的救助四者的上位概念,法律救助制度的内容也旨在阐述这四者的内容以及相关制度之间的联系。

  法律救助制度包括上述四维,可以四者的主体为其制度体系建构以及相互区分的依据。具体而言,法律援助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依法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的行为。法律援助的主体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二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上文已经指出,这两类主体在法律援助中的行为内容与角色地位是不相同的。

  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由此可见,司法救助的主体仅限于人民法院。根据现有地方有关“法律援助”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和申请执行人司法救助的主体一般是人民法院;理论上也有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研究的问题与制度设计的探讨和研究[9]。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对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的法律救助既包括国家机关,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NGO)甚至个人的援助。

  2.明确法律救助的性质

  以四者的主体作为前提,进而产生了性质和内容上的区分。性质上,四者的共性在于都有国家的参与,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公行为之性质。区别在于:法律援助具有公行为和公益性两重属性;司法救助是法院的行为,是纯粹的国家司法行为;对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的司法救助既有国家的公行为,也有公益性质的行为。

  内容上,法律援助包括律师等主体为经济困难者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服务,还包括行政机关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支持鼓励其他社会组织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奖励或者惩罚对法律援助工作作出突出贡献或违法乱纪的个人或团体,以及法院和检察院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指定辩护的权利和通知相应法律援助机构出庭辩护的义务;司法救助的内容是法院对经济困难者的诉讼费用进行减、免、缓缴;对刑事被害人的司法救助主要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缺乏附带民事诉讼经济赔偿的情况下由国家机关或者社会相应的组织对刑事被害人进行经济援助,广义还应包括对刑事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对申请执行人的法律救助主要是指因被执行人经济困难而使执行无法履行而申请人又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由国家对申请执行人进行一定经济性援助的制度,主要内容在于国家对经济困难者提供的临时性无偿援助。四者在主体和性质上都有重合,但各自的内容是不相同的,综合主体、性质、内容三维的区别既可以区分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申请执行人法律救助四者,还能使一个囊括上述四者的法律救助体系与制度得以成立。

  法律救助体系,其性质是调整弱势法律主体提供司法助力这一类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整体制度的法律救助,它的内容包括了无偿的法律服务、政府在法律救助体系中的作为义务、诉讼费用的减免缓、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刑事被害人或者申请执行人的经济性补偿与救济等等。一言以蔽之,法律救助体系的内容囊括了一切因为穷人遭遇法律的原因而无法轻易实现其权益时所获得的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甚至个人的司法助力;它的主体涉及了律师、公证员等法律工作者、政府行政机关、法院甚至检察院以及非政府性的有关公益性组织等,既包括了专门的法律主体,还涉及了对经济困难人员负有救济义务的政府、非政府的公益性组织甚至有条件的个人,主体的广泛性也同时意味着穷人获得司法助力、实现司法权利的可能性之大。

  四、结语:为了弱者的司法

  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司法资源的掌握者为了保障弱者的司法权利进行了诸多的努力,前文提到的各地政法委主导的“司法救助基金”就是明例,但现状是现阶段的努力方向不对又缺乏统一、位阶较高的甚至没有法律规范,导致司法不公的现象发生,从而违背法治的愿望。此即法律救助制度的立法需求之维。

  做为司法资源需求者的穷人,采取了诸多颇具中国特色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群体性事件或许就是这种利用和谐理念来保障利益方式的典型表现。群体性事件通过创造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以换取政府和媒体的关注,从而“迫使”政府通过特殊的途径解决问题、维护权利,其实质是对司法程序和司法救济的排斥或者是无奈,究其原因还是难逃司法成本过高之咎。无论是群体性事件对司法程序的排斥还是个体穷人对司法程序的望尘莫及,都迫使建立一套合适的法律救助制度成为必要,这是其客观需求之维。弱者的司法所要解决的是维护社会关系的平衡。

  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源于社会关系中的平衡,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之间的平衡,正常状态下彼此之间的力量是对等平衡的,人与人之间不能平衡的社会是没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与国家之间不能平衡的社会是专制社会。违法行为与侵害行为是对平衡社会关系的一种破坏,导致社会关系失衡。各种纠纷的解决方式都旨在恢复社会关系被侵害之前的平衡,恢复社会正常的发展。法律救助制度所要解决的仅仅是诉讼解决方式下,对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而无法实现诉讼程序或者无法获得诉讼结果的人所进行的司法助力,旨在恢复诉讼中各主体之间的平衡关系以促进社会正常进步。法律救助制度对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之恢复平衡,实质也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文明国度里主体之间的平等。

  [参考文献]

  [1]莫洪宪.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援助实践之探索[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2]赵钢,朱建敏.关于加完善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以修订《民事诉讼法》为背景所进行的探讨[J].中国法学,2005,(3).

  [3]贺海仁.法律援助:政府责任与律师义务[J].环球法律评论,2005,(6).

  [4]任宗理.关于加强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衔接与配合问题的思考[J].河北法学,2005,(6).

  [5]杨树明.彰显人文关怀,化解社会矛盾——最高人民法院推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改革综述[N].人民法院报,2012-06-11.

  [6]百度百科.法律援助制度[EB/OL].百度网,2014-06-14.

  [7]梁桂芝.论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的一体化[J].理论前沿,2007,(14).

  [8]倪怀敏.论对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救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9]王新,白金刚.问题与制度设计:检察机关开展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研究[J].法学杂志,2009,(6).

  电大法学毕业论文篇二

  就我国的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来看,刑事侦查与诉讼得到充分的重视,反而是民事行政则被看轻。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的检察监督长期处于弱化地带。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各类诉讼井喷化的大背景之下,司法部门对民事行政的检察监督呈现无力应对状态,没有达到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需求。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工作相较于刑事侦查普遍存在滞后现象。因此,建立一套独立的,专属于民事与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机制,十分迫切。

  一、从规范现有体制着手,促进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体制独立化发展

  我国宪法将民事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工作交予检察机关,是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与职能。通过调解、审判,保证司法对诉讼双方公平,保证侦查过程无违法偏私行为发生。

  就实践方面来讲,我国的检察机关在处理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时,并未将民事与行政这两类实际区分开来。然而,无论是在监督的对象、方式和功能方面,二者均存在很大的区别,不可归为一类。从我国司法部门所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数据来看,在2012至2013一年的时间内,发生数百起民事行政案件,而真正得到检察监督的,所占比例不到40%。这也就说明了我国现阶段检察监督部门在民事行政类诉讼案件上的过大负荷,加重检察监督机关工作量的同时,也导致一些民事行政诉讼案件无法真正受到检察和监督。再有,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案件的受理比重上要远大于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也属于检察机关工作职能的缺失。而且,就本质上来讲,在处理民事诉讼案件时,检察院与法院之间存在固有矛盾,此种矛盾不利于民事诉讼案件监督机制的有效开展。因此,针对我国民事行政类案件的检察监督体制,必须将民事诉讼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区分开来,以促进其独立化的发展方向。

  二、比较行政与民事案件的法定检察监督机制,促进独立化发展

  在我国相关法律中有明文规定,人民检察院无论是对行政诉讼案件还是民事诉讼案件,都拥有同等的监督权力。且两种检察监督体制在细节上存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对不同监督体制的分析,将二者分开处理,是促进检察监督机制独立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从监督对象上看,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主要是以行政单位为监督对象,不对当事人进行监督活动,控诉双方在地位上存在一定差距;而民事诉讼的监督对象,是对包括当事人在内的检察监督,且对当事人和整个诉讼活动都要进行监督检察。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在监督对象上,具有权力更大、涉及更广、难度更高的特点。

  从功能定位上看,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针对行使司法过程和权力的法院审判进行监督;而在行政监督功能方面,则除了履行监督职能外,还具有在审判过程中,保障原告与被告皆具备的独立行使诉讼权益。而由于行政诉讼案件的复杂特点,就法律方面来讲,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案件的监督更需肩负监督和保障职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不仅在于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和当事人诉讼活动的监督,还在于通过这样一种监督机制,将检察权能和审判权能统一起来,即以司法权之权威形成对行政权的有效制约,进而实现对审判权和诉讼权的有力保障。

  从监督方式上看,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皆具有监督职责。在此过程中,检察机关可以以“抗诉”的形式来实行监督责任。就目前我国检察机关的抗诉而言,由于在行政诉讼案件方面,对检察机关行使抗诉权力上,对理由以及理由和理由之间的关系和适用范围都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给检察机关就行政诉讼案件提起抗诉增添了难度,以致于检察机关常常运用民事诉讼案件的抗诉模式。从而造成在运用“抗诉”方式监督时,出现了形式混乱的局面。基于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案件“抗诉”模式,对促进检察机关工作效率和检察监督独立化发展而言,十分必要。同时,检察监督部门还应当注重于对新的监督方式的开发和创建,紧跟时代潮流,行使检察监督职能。

  从诉讼原理上看,行政诉讼案件与民事诉案件存有本质上的差别。

  二者在性质、特点以及运行原理上皆有不同。其中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处于平等地位,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则不具有平等属性,由此导致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具有不同的运行原理。其中,民事诉讼案件检察监督本质为,双方当事人在平等的诉讼身份下,行使民事诉讼活动;而行政诉讼案件首先在控诉双方的诉讼地位上就无法保障其平等地位。且行政诉讼案件的检察监督主要是对行政机关这个整体进行检察和监督,行政机关并不具有反诉讼的权益。

  三、结论

  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诉讼案件的检察和监督上,首先在法律上就有明显差异。然而检察机关却将二者放在了同一职能部门进行检察和监督活动。二者在监督对象、监督功能定位、监督方式和诉讼原理上皆存在不小的差异,从而易导致检察监督工作混乱的情形发生。

  参考文献:

  [1]潘威伟.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比较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3,(12):115-116,118.

  [2]白建云.民事行政诉讼违法行为调查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检察官,2012,(5):74-74.DOI:10.3969/j.issn.1008-6676.2012.05.027.

  [3]巩富文,田鹤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关系论[J].人民检察,2011,(6):26-30.

  [4]邰桂艳.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异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4):158-161.

  推荐阅读

  法律毕业论文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

  法律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来源: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古筝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歌唱呼吸

  2、音乐疗法在诊治病人及康复中的作用

  3、语音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4、高师声乐课模式研究

  5、艺术实践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展开的方式方法

  6、视唱练耳教学法

  7、声乐教学中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8、器乐演奏基本技巧和表演特征

  9、器乐学习和演奏中的心理活动与调控

  10、合唱指挥相关问题研究

  11、心理学在声乐学习中的运用

  12、(就具体歌曲)探究歌唱技巧的运用

  13、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14、歌唱时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15、歌唱的呼吸及咬字吐字

  16、歌唱时气息运用

  17、歌唱时如何打开口腔

  18、声乐发生的机能原理及运用

  19、西方歌剧的发展历史与演唱艺术

  20、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演唱风格

  21、美声唱法的流派及艺术风格

  22、在歌唱中声情并茂的运用

  23、歌唱中意念意境的把握

  24、钢琴演奏相关研究

  25、电影音乐分析

  26、即兴伴奏(声乐、器乐)

  27、外国民族音乐

  28、音乐教育(钢琴)

  29、钢琴教学法、作品演奏分析等

  30、西方音乐史论研究

  31、西方音乐赏析研究

  32、钢琴教学法

  33、钢琴演奏法

  34、钢琴作品研究(演奏)

  35、我国钢琴的发展及现状

  36、凤阳花鼓的形态研究

  37、芭蕾基训中的“开绷直立”四要素的重要性(可具体谈某一方向)

  38、中小学生舞蹈教学方法

  39、民族民间舞的编创

  40、舞蹈作品分析研究

  41、舞蹈文化人类学研究

  42、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审美

  43、中国民族声乐、美声唱法(人文精神、发声技巧)

  44、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

  45、中国传统古筝音乐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46、中国古筝音乐新技法演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47、中国古筝音乐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研究

  48、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49、中国古代音乐史断代研究

  50、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家研究

  51、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52、中国音乐某种具体形态研究

  53、中国戏剧具体形态历史研究

  54、外国作曲家及作品研究

  55、中国作曲家及作品研究

  56、音乐作品分析方法论

  57、音乐美学研究

  58、以人为本体的音乐欣赏心理研究

  59、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与前景研究

  60、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地域性研究

  61、乐理教学的现状研究

  62、中国民歌具体作品分析与研究

  63、中国民族歌剧分析研究(如《白毛女》、《江姐》等)

  64、浅谈声乐学习中不良习惯对声音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65、中小学合唱队员的声音训练

  66、浅谈“齿”在声乐中的作用

  67、如何把握中世纪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

  68、歌剧选段中的情感把握及处理

  69、歌剧咏叹调货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

  70、著名歌唱家的演唱特色和艺术成就

  71、略谈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美声歌唱家

  72、美声唱法的传播对中国声乐文化的影响

  73、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价值

  74、作曲家(钢琴)作品演奏与分析研究

  75、钢琴教育教学探究

  76、钢琴弹奏技术的历史及现状

  77、声乐演唱中的吐字与行腔

  78、声乐作品中的不同艺术风格研究

  79、现代作曲家的声乐作品特点研究

  80、二胡演奏的技术技巧

  【古筝毕业论文—论古筝的音色控制】

  摘 要:古筝是中国一种传统又重要的民间乐趣,它身上带有很浓郁的中国特色.它独特的演奏方式以及富有代表性的音色早已经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闻名海内外.本文基于古筝音色控制对古筝演奏重要性的了解,继而提出古筝演奏中音色控制的关键点,最后总结出增加古筝音色控制的建议.力求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对演奏古筝中对于其音色的控制上起到一定的建设性建议.

  关 键 词:古筝音乐音色控制

  无论是传统音乐还是西洋音乐,都是声音的艺术造诣的一种形式.而想要这种声音的造诣达到一定的美感就取决于声音的美感,也就是本文中所提到的音色.音色,又称之为音品,它是声音的属性又是声音的特色的表现,它是古筝演奏中表达思想感情,优化音乐旋律的一种方式.古筝研究者们极力的希望能够准确的把握到古筝演奏的音色从而恰当的反应出演奏者的情绪变化,继而演奏出最完美的音乐文化.

  一、古筝音色控制对古筝演奏的重要性

  1.是演奏者情感的传达

  音色最大的作用就是传达演奏者的主观感情,古筝最重要的便是它的旋律,通过一定的音律从而传达出人的主观情感.在古筝的演奏过程里,音色是变化多端的,通过刚柔并济,虚实结合等方式,加上恰当的把握古筝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的调控,从而准确的反映出演奏者的音乐表达方式.它通过一种既微妙又奇特的方式来刻画人的内心情感,创造出一种新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

  2.优化音律

  音色还有优化音律的效果.在古筝的音乐演奏中,音律并不是单独的,它是一种贯穿于音乐乐曲始终的,流畅的统一在整个演奏过程中的.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件事物缺少了某一块,都会显得美中不足,在某一角度上失去它原有的美感.而音色的效果即使在这事物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即使音律很顺畅,但是没有了音色的点缀,也会显得黯然失色很多.音乐离不开音色,如同构图离不开色彩,音色和色彩之前的逻辑在这点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音色和色彩都能够在不同的意境下给人迥异的感情基调.

  二、古筝演奏中音色控制的关键

  1.外在选材对音色控制

  正如弓箭手离不开好的剑一样,古筝的音色好坏,与古筝的选材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选材和乐器外在构造的不一样,音色的发声部结构也会随着改变.在发声时产生的音色自然也不同.一般而言,演奏者对古筝音色的要求是,声音要够集中,具有一定的穿透力,清亮有余音,各个音区之间过渡的又快又好,具有鲜明的特征,声音整体听起来够饱满有劲。

  在古筝的选材上,木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演奏出来的音色,差的木质制作出来的面板,过硬的面板,纹理不清晰,有节疤,有横纹的面板,发出的音色往往过于粗糙,让人听得很难受,毫无没敢而言.而古筝弹奏中所使用的义甲也十分重要,义甲的材料和规格不对,也会影响到古筝弹奏的音色效果.至于古筝的弦也是相当的重要,弦分为很多种,有钢弦,金属尼龙合成弦,还有丝弦.在选古筝弦时,应该通过对演奏的乐曲的需要一一对了解这些弦的功效,了解之后再去挑选最适合的弦.

  2.演奏方法对音色的控制

  古筝属于弹拨类的乐器,它的演奏方式便是手指之间的触碰弦点弹奏,让筝弦达到一种最佳的震动的状态,从而发出最为清凉圆润的音色,而不同的演奏方法,都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当演奏方式的力度和触弦的方法不对时,都会导致音色上的误差.例如在触弦上,如果需要比较强烈的音响效果时,触弦的力度理应加大,这个时候如果把握的不到位,就会产生差强人意的效果,弹奏位子把握的不正确都会影响到音色在音响效果上的变化.而义甲触碰的深浅也一样,触碰的较深,音色会变得比较浑厚,而触碰的较浅则是较为轻盈的声效,这些演奏技巧说来容易,但演奏者必须要在熟练掌握后,融入演奏曲目需要给予的思想感情,加以一定的灵活运用,否则演奏出来的音色跟乐曲本身会有很大的差异.

  3.演奏主观感情上的差异

  任何音乐,思想才是音色的灵魂.没有一定的思想感情,再好的演奏技术也只是个没有灵魂的空壳.而这个也是古筝演奏中最难把握的一样,它需要演奏者的在已有的技术上对乐曲的二度创作得来的.因此,演奏者在演奏古筝曲时,要时刻把握到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情绪、风格等感性的认知,再因地制宜的设计属于此类乐曲的触弦方式,从而获得不同音色来表达作品内部的思想感情,做到演奏者与作品的合二为一.而作为听众,可以从几个简单的触弦中听出演奏者在经过一定的主观加工后所演奏出来的乐曲,里面的喜怒哀乐,即是属于演奏者本人的,又是属于乐曲本身的.

  三、增强古筝音色控制的建议

  增强古筝音色控制并非一时半会就能训练成的,首先需要选择较好的梧桐木、红木或者其他较为硬的木材作为面板,让其发出声响能够清脆,明亮,并且选用规格材料较好的义甲,表面光滑不粗糙的义甲能够使音色柔和饱满,选用一个适合自己的筝弦让音色统一有个性.在此的前提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古筝前辈,从模仿古筝教师的演奏开始,一一找寻古筝演奏的规律。

  把握准确的演奏方法,演奏时肩膀放轻松,自然下垂,根据演奏乐曲的不一样,选择相对应的弹弦速度,不要过快或者是过慢,适当的弹琴力度也是关键,切勿过强或者过轻.而手指的力度也要随着乐曲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细心观察乐曲的思想感情,用心的体会生活,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这并不是一日能够养成的,只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才能真正的做到领悟艺术,感受生活,才能最恰当的在演奏中,把握好古筝音色的控制.

  总之,古筝是一个非常富有表现力的乐器,它的音色清脆、高雅、委婉动听,演奏者在弹奏时可以极其微妙的刻画出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无论是慷慨激扬,抑或者是如哭如泣,古筝都可以通过音色的控制将这种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而正是由于音色的重要性,它是音乐表现的手法中最为重要之一,音色的表现力在如今古筝演奏中便越来越受到演奏者和音乐学者的重视,并随之根据各种物理因素和主观因素深入的挖掘和考究音色的变化。

  而这里便是需要演奏者有深厚的演奏功底的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审美意境,他不但要在演奏技巧的力度、手法,古筝的外在选材上下工夫,更是要在艺术修养上下足精力.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越深刻,演奏出来的乐曲变更细腻,创作出来的音乐便更能打动人心,音色也更为完美.

  参考文献:

  [1]王荣伟、张苹苹,古筝教学及演奏中应把握六个“度”[J],乐器,2002,(08).

  [2]朱莹,谈内心听觉与手风琴演奏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0,(04).

  [3]焦力,论古筝的演奏音色[EB/OL],中国古曲网,2011.

本文来源: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幼师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3、试论张雪门幼儿

  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8、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9、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 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5、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

  16、自由游戏 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

  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类活动时间的调查

  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

  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2、利用农村自然环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

  24、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 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

  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 研究

  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30、行动研究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1、幼 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33、某地区某园教师聘任制实 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34、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35、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 与研究

  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8、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39、某地区儿童 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 成本的调查研究

  42、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43、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

  【幼师毕业论文范文】

  1 引言

  教育市场的形成、择校潮流的涌动, 对优质的小学教师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在小学教育专业市场领域谁先胜出, 就看谁拥有更加专业化的知识基础。所以, 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只有揭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基础, 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

  2 建构全球化背景下的小学教师教育知识基础也是国内外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必然趋势

  2.1 国外研究

  国外在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面已经提出了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结构的独特需要。比如:皮亚杰在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 中讲到, 小学教师教学在必要的心理训练方面, 比中学教学更为复杂和困难, 除了和大学的研究中心相联系外,这种训练不能有效地实现。

  未来的教师, 一旦受过( 先在中学, 然后在大学) 他们准备教的那门学科的教育之后, 就到大学教育系去接受专门的心理学和教学法的训练, 未来的小学教师先要获得学士学位, 然后接受三年时间专门训练( 甚至更长) 。依靠和通过科学研究, 使教师行业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行业, 而是超过了这种动人的职业的水平, 获得了所有职业的艺术和科学的同样尊严。因为儿童及其教育的科学,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无限广阔的事业领域。

  纽曼在 大学的理想 中讲 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工具, 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必须反复强调, 我把它当作首要的原则。提出教育本体知识不是学科知识, 不是教育为学科知识传授服务, 而是学科知识传授成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价值的手段。这就暗示了教育专业知识的独立地位。

  虽然, 皮亚杰、纽曼等人都意识到教师专业知识不是学科知识本身, 而是怎样教的知识和实现教育目的、价值的手段。但是, 对于小学教育来讲, 小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有更为全面地发展要求。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揭示, 即基于小学教育的特质揭示从事小学教育的知识基础还有待深化。

  3 国内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验基本情况是: 南京晓庄学院在1998年、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1998 年、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999 年分别开始进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的实验。2001年 9 月上海师大建立小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开始了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的专业化进程。研究小学教师教育和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群众性学术组织全国初等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分会 2004 年 6 月 19日在上海成立; 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初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承担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国家级课题重点研究项目 小学教师专业化与教育类课程开发研究 于 2003 年在北京开题。

  以上这些, 对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与教育类课程也就是教育专业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开发研究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实验的基础上, 2004 年南京晓庄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分别参加了各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的教学课题改革立项及其成果的评选活动。

  就他们的实验成果看, 首都师范大学的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南京晓庄学院的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山东师范大学的 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都对教师教育专业化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的教育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结构、课时比重、课程设置的小学教育特性依据、与国外同类课程的比较等方面做出了独到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明晰小学教师教育的教育知识结构和课程特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综合国外相关的教育思想、国内的实验研究可以发现, 他们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四大难题:

  第一, 在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结构上, 小学教师的教育特性仍然只集中在 怎样教 这一教育教学技能的规定上。也就是说, 尽管皮亚杰指出教小学生和教大学生的方式方法有着质的不同, 但也只是在 怎样传授知识 的层面上界定小学教师的教育知识技能, 并没有从小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这就比较片面地界定了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从而使小学教师在其传授的知识方面没有自己的独特建构, 只能在熟悉小学生心理及小学生进行视域融合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 他们的教育知识依附于所传授的学科知识, 因此, 小学教师的专业性被降低了。他们所传授知识的原创性, 在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更具原创性的大家面前, 小学教师只有俯首听命。

  第二, 在形成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方面, 必然存在着重视学科知识学习, 忽视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严重问题。由于学科专业知识为本体性知识, 教育专业知识只是作为附庸为怎样教 而设,所以学生、教师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方面, 从而忽视教育专业知识的研究与教学。在这方面, 教育专业知识的研究远远比不上学科专业知识的研究, 这是教育科学研究停滞不前的最根本原因。

  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大量的时间被学科专业知识所挤占, 所以学生更没有时间、精力来形成教育教学专业技能、能力、素养, 只能等着到教育教学一线后开始自己探索的过程。这样的现象在本科、专科师范院校特别突出。倒是原来的中师由于其学科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深, 反而重视学生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实习等环节, 使得在小学甚至在初中的教学管理中产生了中师毕业生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超过专科乃至本科毕业生的现象。

  第三, 不仅如此, 由以上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三个后果就是, 无论是在高考中胜出、还是落榜的学生, 无论是高分还是低分生, 由于他们在小学教育阶段都被忽视了全面素质的培养, 只发挥了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这就导致了其整个人格素养、情感体验、审美素养、生活能力等方面素质的被忽视,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也并不能使自己的生活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不能使自己的探索有更加广阔和深远的天地。

  尽管有很多高考状元得到宣传, 但是他们在大学毕业后的成就怎样好像并没有走出多远。所以我们说, 一方面是知识能力, 另一方面是使知识能力发挥效力、更有创新的拓展力和支撑力, 并且这一拓展力和支撑力绝不属于知识能力, 而是属于人格方面的素养。

  第四, 现有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知识结构存在弊端, 而原有的中师光荣传统需要提升, 即师范性学术化、学术性师范化 。将原来中师经验提升层次上升为学术性知识、技能和专业标准,亦即师范性学术化; 将师范院校不重视教育专业学术研究的现象改变, 将教育专业学术研究的附庸地位提升为独立的存在, 亦即学术研究中突出教育专业知识结构及课程研究的独立性, 也就是学术性师范化。在此基础上, 从而实现让研究如何教学、如何教育的人在学术地位上拥有科学的尊严, 让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在学术地位上除了研究方向的差别, 而享有同样的学术尊严。

  综合上述问题和趋势, 我们得出这样的判断:即揭示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基础以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M ]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 2] [ 美] 费奥斯坦, 费尔普斯. 教师新概念: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M ] .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 3] 邬志辉. 教育全球化 中国的视点与问题[ M ]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本文来源: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物流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一:供应链管理方向

  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4. 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

  5.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6.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7. 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中的时间分析

  8. 某商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时间分析

  9. 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10. 供应链运作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11.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

  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探讨

  13.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1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运输问题研究

  1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成本研究

  16.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17.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18. 配送中心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9.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0. 国内ERP应用状况分析

  21. 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22. RFID应用案例研究

  23. EPC应用案例研究

  24. 某企业ERP实施方案分析

  25. 电子产品代码(EPC)在物流中的应用

  26. 物流技术的经济性研究

  27. 货物运输方案优化研究

  28. 物流配送中货物装载问题研究

  29. 货物运输系统优化分析

  30. 车船配载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城市建材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32. 城市日用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33. 配送中心作业计划优化方法研究

  34. 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

  35. 随机需求的最优库存策略研究

  36. 逆向物流网络中的选址问题研究

  37. 试论某地区回收物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38. 试论废弃物物流体系的建立

  39. 某企业物流规划案例分析

  40. 某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

  41. 信息时代物流企业网络化发展模式探讨

  42. 物流网络化运营模式的探讨

  43. 物流网络化中的风险分析

  44. 虚拟库存案例分析

  45. 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

  46. 企业生产物料的合理采购及存储

  47. 制造企业原料库存量的控制研究

  48. 企业仓库管理流程中的时间分析

  49.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50. 运用物流成本进行企业物流决策

  51. 商业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52. 企业物流作业环节费用的比较分析

  53. 物流行业客户满意度研究

  54. 物流客户服务策略的制定

  55. 某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分析

  56. 企业物流作业流程的再造与控制

  57. 医药品储备应急物流研究

  58. 医药储备问题研究

  59. 农业供应物流研究

  60.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

  61. 我国农产品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

  62. 农业销售物流研究

  63. 建设项目物流管理模式的比较

  64.图书物流合理化研究

  65.印刷行业物流发展战略

  66.汽车企业供应物流研究

  67.出版物物流标准化研究

  68.企业销售物流研究

  69.企业供应物流研究

  70.敏捷制造与精益制造中的物流管理比较

  71.市场营销渠道组合与物流模式分析

  72.企业物流资产经营模式分析

  73.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74.物流外包决策分析

  75.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探讨

  76.第四方物流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研究

  77.我国物流企业策略创新研究

  78. 某地区物流发展史研究

  79.物流产业发展初探

  80.第三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81.城市物流需求分析

  82.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研究

  83.物流服务的价格问题分析

  84.物流设施投资风险管理研究

  85. 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86.循环经济条件下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

  87.废弃集装箱的收集、加工与再生

  88.绿色包装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89.政府行为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90.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

  91.试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92.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探讨

  93.试论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率的途径

  94.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运输的探讨

  95.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

  96.试论流通加工对物流合理化的影响

  97.试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对策

  98.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二:对外物流方向

  1. 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及对深圳的启示

  2.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识别及防范

  3. 中国邮政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4.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讨——以深圳为例

  5. 我国社会XXXX资源回收物流的经济意义及物流体系建立

  6. 我国XXXX废弃物物流策略研究

  7.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8. 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战略

  9.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

  10. 我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1. 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12. 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逆向物流研究

  13. 深圳海港快速发展的成因分析

  14.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改革和发展

  15.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16.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

  17. 国外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经验及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借鉴

  18. CEPA基础上深港物流合作

  19. 供应链管理下通讯和电子行业价值探讨

  20.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

  21. 浅析中国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

  22. 国际快递巨头压力下中国快递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3.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及其发展探究

  24. 戴尔直销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

  25. 汽车企业的采购模式

  26.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与库存控制

  27. 深港集装箱港口竞合经济学分析

  28.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

  29. 浅析物流外包的风险与防范

  30. 关于中远物流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31.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

  32.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

  33. 现代物流发展对深圳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34. 现代物流业与深圳经济的发展

  35. 标准化、信息化物流对深圳经济的促进作用

  36. 我国快递业法制化建设研究与分析

  37. 通过逆向物流实现餐饮业“绿色化”的策略研究

  38.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模式探讨

  39. 电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采购管理

  40. 物流园区选址浅析

  41.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探索

  42. 深圳湾口岸公共交通情况调查及其线路设计

  43. 我国医药逆向物流发展的策略研究

  44. 我国IT供应链中渠道管理问题研究

  45. 浅析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与未来

  46. 国内连锁超市与沃尔玛的配送系统比较分析

  47. 零售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

  48.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

  49. 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对策分析

  50. 基于VMI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分析

  51. CtoC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

  52. 广州会展物流行业的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53. 大珠三角地区港口群整体发展战略探讨

  54.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

  55. 淘宝网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56.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7. 关于深圳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58. RFID在道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59. 浅析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 国际物流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

  61. 我国国际货代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分析与对策

  62. 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发展的思考

  63. 我国制造业企业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上海家化的物流外包研究

  64. 国际多式联运单证的无纸化研究

  65. 基于供应链的虚拟企业构建战略研究

  66. 论政府在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中的作用

  67. 生产主导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68.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系统规划

  69. 现代物流园区选址探讨—以平湖物流园区为例

  70. 基于供应链的虚拟企业构建战略研究

  71. RFID在路口车辆监控的应用

  72. 供应链采购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

  73. 中小型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

  74. 货运网络营销研究

  75.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

  76. 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研究

  77. 珠三角区域经济下的港口格局及发展分析

  78. 货运营销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79. 浅析再制造工程中的逆向物流

  80. 粤港澳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合作研究

  81. 自营、外购--企业物流模式选择

  82. 第三方物流企业关系营销策略的探讨

  83. 企业逆向物流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

  84. 深圳与香港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状况研究

  85. 物流外包的利弊及其与市场诚信的关系研究

  86. 物流外包的发展及其风险管理

  87. 提升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

  88. IT行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89. 湛江发展物流业的对策

  90. 现代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研究

  91. 深圳和香港交通状况与合作研究

  92. 国际航运市场态势与深圳航运企业的应对策略 93. 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及风险防范

  94. 关于深圳发展绿色物流业的对策研究 95. 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96. 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研究

  97. 对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探讨

  98.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环保的影响

  99. 我国汽车行业物流实行JIT运作的风险与对策

  100.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战略和措施

  101.运输现代化与我国现代物流建设

  102.深圳货代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03.传统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研究

  104.珠江三角洲主要港口之间的合作策略研究

  105.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因及策略分析

  106.物流外包的动因及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107.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探讨--以宝供物流为例

  108.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发展分析

  109.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其与市场诚信的关系研究

  110.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11.集装箱运输需求弹性分析与营销对策

  112.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113.我国本土零售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114.珠三角港口群竞争与合作

  115.物流外包的风险类别及其防范措施

  116.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117.加快我国铁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化的对策探讨

  118.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

  119.港口对其经济腹地的贡献度分析--以深圳港为例

  120.现代物流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

  121.我国零售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22.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实行JIT运作的风险与对策

  123.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

  124.提升港口群整体竞争力的策略研究--腹地地缘的战略优势

  125.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现代港口中的应用

  126.我国家电行业物流发展现状与运作模式研究

  12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的模式选择

  128.以区域经济理论浅析深圳与香港两地的港口合作

  129.物流金融的内涵辨析

  130.提升港口群整体竞争力的策略研究--以长三角港口群建设实践作案例分析

  131.珠三角区域经济下的港口格局演变

  132. 绿色物流——物流中的新亮点

  133. 物流品牌的原点回归——品牌定位

  134. 整合物流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现状、机会、威胁)

  135. 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

  136. 顺应时代潮流,树立绿色物流观

  137. ***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

  138. 知识经济对企业物流的影响

  139.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分销渠道

  140. 如何进行企业的品牌建设

  141. 对**企业的物流分析

  142. 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143.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144. 企业物流的战术策略

  145. 企业要重视文化塑造

  146. 企业物流与企业文化

  147.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物流

  148. 试论我国企业物流配送能力的培养与增强

  149. 现代企业物流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150.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51. 传统企业如何发展电子商务

  152. 试论电子商务与中国物流的发展

  153.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154.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

  155.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分析

  156. 网络商品直销与网络商品中介交易的对比分析

  157. 浅谈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158. 谈企业文化的建设

  159.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160. 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市场物流的新思考

  161. 我国加入WTO如何规避企业的不正当竞争

  162. 企业网络营销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

  163. 企业战略结构的调整及分析

  164. 市场调查分析及经济活动分析

  165. 企业物流中的法律问题探讨研究

  166. 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

  167. 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及经营发展探讨

  168. 广告设计与策划

  169. 创业设计及商务活动策划

  170. 连锁经营与特许经营

  171. 商品结构分析及商品创新

  172. 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173. 浅谈我国“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4.企业库存控制方案设计

  175.企业运输方案设计

  176.企业配送体系的构建

  177.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

  178.仓储业物流战略探讨

  179.物流企业资源整合与规模化研究

  180.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

  181.现代粮食企业物流经济模式分析

  182.绿色物流的政策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183.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

  184.浅谈国家对物流产业的政策支持

  185.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

  186.基于VMI的供应连管理模式

  187.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

  188.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和关系管理

  189.条码技术分析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

  190.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191.配送中心的选址及规划

  192.仓储业物流战略讨论

  193.危险品仓库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194.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95.连锁经营企业开展物流服务问题研究

  196.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197.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

  198.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信息系统规划

  199.基于CRM(客户关系管理)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200.供应链协同化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应对策略

  201.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

  202.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研究

  203.六西格玛与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204.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

  205.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研究

  206.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运作研究

  207.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网络化经营问题研究

  208.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

  209.企业采购外包管理研究

  210.浅析供应商开发与控制

  211.基于WTO形式下,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采购

  212.浅议准时化采购管理

  213.对采购管理中供应商数量选择的研究

  214.郑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调查;

  215.某企业物流管理设计;

  216.某企业在2006~2010年间的物流发展规划;

  217.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的策略;

  218.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19.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定位模型的研究

  220.公路运输业对发展物流服务的研究

  221.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

  222.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合作模式研究

  223.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物流毕业论文—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创新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有了迅猛地发展,电子商务的逐渐推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不仅扩大了企业的销售范围,还促使企业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模式,电子商务在促进企业经营模式改变的同时,还对现代企业物流的管理带来了很深刻的影响,电子商务催化了物流管理的变革,转变了物流管理的理念,明确了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1 电子商务催化了物流管理的变革

    1.1 物流管理的理念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从线下竞争向网络基础上竞争转变,特别是以核心企业为首的供应链是对信息是非常重视的,信息对于整个供应链有着重要的控制和主导作用。企业经营模式在不断改变,给物流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管理只有不断发展向专业化的系统网络转变,才能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发展的需要,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企业组织资源的规模、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无论如何都是传统的物流配送难以实现的。

    1.2 网络与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业活动形式。网络的运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实时地监督以及管理电子商务的整个过程,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新型的物流管理系统都是通过网络系统来进行连接的,电子商务中的每一个部分收到需要信息,这个系统就会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物流管理计划,然后促进各个环节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普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促进了物流管理的转变,实现真正的货物通常的目标。

    1.3 物流管理的持续时间

    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在配送货物的过程中,会极大地受到信息交流的限制,没有及时的信息,传统的物流配送要想完成配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则很大限度地提高了物流的速度,从而减短了持续时间,任何有关物流的信息都能及时地到达每个环节,网络使物流管理变得更加方便。

    1.4 物流管理目标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环境中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材料的节约以及劳动力效率的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向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转变。

    在物流管理的供应链中,生产企业是起点,然后会逐步经过物流企业、商家、最后到达消费者,这是整个的供应链,并且是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必须随之发展,向新型物流管理体系发展,转变的主要目标则是加强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联系,通过其相互协作与配合,从而提高产品的配送效率,从而为消费者享受更好的客户体验。

    2 物流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B2B以及C2C、B2C、C2B等也逐渐成熟,它们的成熟也直接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产品的流通不断加快,这给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环境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创新改革的步伐,逐步实现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以更好地配合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2.1 培养专业的物流创新管理人才

    人才是物流管理发展创新的源泉与基础,boltzmann方程只有拥有一支专业的、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才能切实地促进企业创新与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企业更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的支持,从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逐渐向专业化的新型物流管理模式转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于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很重要的,他们是创新的主力军,是创新理念的载体,他们的出现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推陈出新。

  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要加强外聘以及内部培养,培养出一批运输学、通讯技术、包装学等物流管理人才。不仅如此还要从生源入手,着实地提高生源的质量。面对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相应的引导各个高校增加相关的专业,培养更多的物流管理人才;给物流协会一定的权利,从而促使其在物流专业的建制中贡献一份力量。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要时刻地关注市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从而在实际情况的指导下设置相关的物流管理专业,从而为物流管理的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队伍,为物流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物流企业自身也要重视起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促使其主动学习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其专业素养,为物流管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2.2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发展与创新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因此要加强立法,使政府各个部门的权限明确起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合作,规范其行为,使其创新发展有制度标准的制约,避免由于法规的不健全,导致物流企业触碰到雷区,以至于降低企业的创新的积极性。立法要以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规范化、专业化为目的。

    物流管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国的物流行业的现状还不是很乐观,没有完善的系统的管理以及指导,物流的整体布局也不是十分合理,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能力范围之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对于物流管理行业的发展来说,基础设施是十分重要的,是物流发展的基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已经很难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在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其逐渐规模化、规范化,给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企业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2.3 健全物流管理的创新体系

    物流管理创新体系是物流管理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样是不能缺少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体系要建立在物流配送方式、信息管理上,向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等方面转变,促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促进物流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实现物流配送不受时空、地域限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专业的物流管理。

    2.4 引入现代化技术,实现物流管理智能化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物流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其智能化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方面有很成熟的技术以及先进的经验,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在我国发展的实际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系统,促进我国的研发,缩短发展的时间,减少发展所需要的研发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创新与发展,从而使其更加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发展新型的物流管理模式,培养专业的物流创新管理人才、加强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健全物流管理的创新体系、引入现代化技术,实现物流管理智能化,从而使物流管理更加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德库.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3(8):39-43.

  [2] 郑恒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2012(21):109-111.

  [3] 梁晓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电子商务,2015(1):40,52.

本文来源: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公安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公安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 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 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 试论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模式

  6、 跨地区、多警种的警务协作模式研究

  7、 基层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设想

  8、 关于公安机关警务协作中的统一指挥问题研究

  9、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警察职能演变

  10、 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与犯罪预防绩效

  11、 试论农村警务改革与发展战略

  12、 论警察巡逻体制创新

  13、 从公共管理视角谈社区警务的发展模式

  14、 论新世纪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途径

  15、 论警察权力的道德约束机制

  16、 警务责任工作机制研究

  17、 论公安机关服务理念与勤务制度创新

  18、 试论构建服务型公安机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9、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20、 关于公安民警实践执法为民思想的思考

  21、 论奖励激励在警察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22、 基层公安机关勤务制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

  23、 试论对公安领导者权力运用的监控

  24、 论警察激励机制的构建

  25、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管理层级设置的思考

  26、 论提高基层公安实战部门工作质量的途径

  27、 论提高基层公安实战部门绩效的工作机制

  28、 论公安经费开支的监督

  29、 论公安机关规范化管理

  30、 试析公安机关的政府采购管理

  31、 浅谈公安机关警务保障体系的完善

  32、 当前公安机关经费保障与现实需求分析

  33、 论适应国家财政改革的公安财务管理

  34、 论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

  35、 浅析当前公安机关装备保障与使用

  36、 节约型公安机关建设之研究

  37、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的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

  38、 公安机关执行新财政收支科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9、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

  40、 论岗位责任制对公安管理的作用

  41、 当前公安机关推行目标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42、 公安民警工作满意度分析

  43、 试论增强公安机关群体凝聚力的途径

  44、 试论公安新闻发布会的有效组织

  45、 论质量管理在公安机关的应用

  46、 应对警务危机之策略

  47、 公安机关危机公关之对策

  48、 关于基层公安实战部门工作绩效的评价

  49、 论公安机关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及其引导策略

  50、 如何构建公安机关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51、 浅谈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

  52、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53、 关于公安机关优抚制度的思考

  54、 社区民警角色分析与工作技能要求

  55、 我国社区警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56、 从市政管理看城市警察职能

  57、 街面巡逻见警率与反应时间研究

  58、 关于公安派出所绩效考核的思考

  59、 论公安管理的效率增进

  60、 浅谈公安领导体制改革和创新

  61、 试论警务公开与公安组织绩效提升

  62、 试论公安指挥中心职能

  63、 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研究

  64、 试论公安领导力

  65、 试论公安领导者如何有效地使用权力

  66、 论公安统计对公安决策的意义

  67、 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下的公安应急体制研究

  68、 公安机关应急管理的任务、特点和对策

  69、 关于公安决策咨询机制建设

  70、 论公安领导决策艺术

  71、 论公安统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2、 我国公安指挥体系研究

  73、 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因素分析和预警机制建设

  74、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保障

  75、 试论紧急警务现场指挥的情报信息工作

  76、 紧急警务现场态势评估方法研究

  77、 公安决策创新与超优目标设计思想探究

  78、 试论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的社会合作机制

  79、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

  80、 论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管理要求的公安统计工作改革

  81、 公安指挥的情报信息保障系统研究

  82、 公安派出所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83、 试论警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84、 人口管理信息化研究

  85、 论公安机关信息资源开发

  86、 论公安信息系统对于提高警力的意义

  87、 电子警务与电子政务关系研究

  88、 关于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89、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管理

  90、 公安信息标准化研究

  91、 电子警务若干问题研究

  92、 网络环境下的治安问题研究

  93、 公安组织评价基本技术方法研究

  94、 电子警务实施办法研究

  95、 公安机关办公自动化研究

  96、 论公安信息化与警务效能提高

  97、 电子警务工作模式研究

  98、 公安组织评价基本要素研究

  99、 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研究

  100、 电子警务与公安管理创新

  101、 国外警察信息化建设研究 :

  102、 论如何实现公安管理工作信息化

  103、 警务协同的内容与方式研究

  104、 公安机关紧急警务处置现场指挥问题研究

  105、 公安指挥处警预案研究

  106、 警务协作中指挥关系研究

  107、 论指挥中心在公安指挥中的作用

  108、 公安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研究

  109、 论如何提高公安指挥的有效性

  110、 公安指挥机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111、 论公安机关警务协作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112、 论公安指挥模拟训练系统开发

  113、 基层公安机关警力配置现状分析及改进

  114、 论加强公安监督的途径

  115、 关于当前警务督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116、 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行政问责制度建设

  117、 如何加强对公安机关“一把手”的监督

  118、 用权变理论管理警察人力资源——对警力不足的思考

  119、 关于公安机关警种合理设置的思考

  120、 基层公安机关行政改革研究

  121、 公安机关行政权威流失问题研究

  122、 关于警力下沉的理性思考

  123、 关于公安机关开展基层基础建设的战略思考

  124、 现代国家构建理论与公安行政改革新思路

  125、 试论和谐社会与公安执法改进

  126、 论公安机关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

  127、 论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

  128、 论公安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创新

  129、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

  130、 论“战训合一”的公安教育培训模式

  131、 公安机关人才选拔机制研究

  132、 公安民警考核方法研究

  133、 公安民警职位分类研究

  134、 实习警察职业资格的标准和认定形式

  135、 公安民警素质结构分析

  136、 公安机关“从优待警”保障机制研究

  137、 论新时期公安文化建设途径

  138、 公安行政职能转变研究

  139、 关于构建服务型警务模式之我见

  140、 论外国警察教育训练工作的启示及借鉴

  141、 试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142、 警察权力腐败现象透析

  143、 对公安机关末位调整措施的思考

  144、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结症及解决途径

  145、 论警察权力运行规范与制约

  146、 如何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

  147、 论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机构的整合

  148、 关于当前公安监督工作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149、 试论警务督察工作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150、 论现场督察的实施

  151、 论警务督察效能的提高

  152、 如何构建公安机关惩防腐败体系

  153、 如何加强对基层公安领导的监督

  154、 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

  155、 基层公安机关培训工作效果评估

  156、 试论公安行政伦理

  157、 构建学习型警队的条件分析

  158、 警察绩效评估的价值分析

  159、 试论警察绩效“评估链”

  160、 试论社会公众见义勇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161、 警力下沉的经济学分析

  162、 基层公安民警思想状况研究

  163、 试论公安行政人格的完善

  164、 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

  165、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166、 试论公安机关的服务性职能

  167、 论公安机关腐败治理体系建设

  168、 试论公安人才队伍规格与能力指标

  169、 我国公安机关警察职位分类体系研究

  170、 基层公安机关职务职位体系与警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71、 公安政策内容、特征与构成体系研究

  172、 公安机关专业化教育模式研究

  173、 国外警察职业培训模式研究

  174、 论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保护机制的完善与制度建设

  175、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176、 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标准探析

  177、 城市社会安全稳定新形势与对策机制研究

  178、 世界一流警察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79、 公安部门的组织结构描述和分析

  180、 试论公安部门的战略管理.

  181、 公安部门与企业激励机制比较.

  182、 警察公共关系中的网络功能开发

  183、 警察公共关系中的媒体传播方式比较

  184、 警察全员公关的途径

  185、 警察应该具备的公关素质,

  186、 警察公关部门功能与运行

  187、 警察服务流程改进;

  188、 基层公安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189、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考核制度有关问题的探索

  190、 如何建立高绩效的公安行政管理组织;

  191、 浅论公安机关组织结构的创新

  192、 公安行政管理运行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93、 论公共安全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194、 试论公安机关新闻发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95、 如何拓展警民有效沟通的渠道

  196、 如何构建公安民警的绩效管理机制

  197、 提高公安民警公关意识的意义与途径

  198、 社区民警的工作技能分析

  199、 如何提高公安民警的职业荣誉感

  200、 解析公安民警的工作价值观

  201、 公安机关构建与媒体和谐关系的思考

  202、 社区警务中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问题探析

  203、 关于提高公安机关舆论引导能力的对策思考

  204、 当前公安民警沟通能力的对策思考

  205、 对公安民警理性执法问题的思考

  206、 试论公安精神的内涵和培育

  207、 公安廉政文化建设问题探讨

  208、 当前我国涉警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对策

  209、 论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在警察管理中的应用

  210、 变革型领导对民警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211、 影响基层公安民警工作倦怠的工作特征因素研究

  212、 影响基层民警工作投入的组织相关因素分析

  213、 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公安机关绩效评估

  214、 民警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215、 导师制在民警培训中的应用

  216、 公安机关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能力研究

  217、 论公安管理的社会效益

  218、 论系统原理对公安领导的启示

  219、 关于公安机关应用权变理论的探讨

  220、 论公安重大活动预案的制订程序

  221、 论交际艺术对社区民警的指导意义

  222、 浅谈公安机关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223、 论现代管理理念在公安管理中的应用

  224、 试论有效提高基层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基本途径

  225、 论公安机关的集约化管理

  226、 浅谈降低公安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径

  227、 浅谈“工作生活质量(QWL)”在公安管理中的应用

  228、 试论加强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229、 试论公安信息化与现代警务管理创新

  230、 论公安应急响应机制

  231、 论公安应急预警机制建设

  232、 论公安应急协调机制建设

  233、 论公安应急监控机制建设

  234、 论公安应急处置中的现场指挥

  235、 论公安应急管理的善后恢复

  236、 论公安应急管理的学习机制建设

  237、 论公安应急预案

  238、 论和谐警民关系——以“大走访”为例

  239、 论公安经费管理的财务分析

  240、 论公安经费收支的监督管理

  241、 论公安装备管理制度

  242、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243、 论公安应急后勤保障

  244、 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245、 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246、 论促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提升警务工作效能

  247、 基于心理契约的警察激励

  248、 基于组织承诺的警察激励

  249、 基于胜任力的公安派出所长的选拔任用

  250、 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研究

  251、 关于基层公安机关绩效管理的思考

  252、 公安机关扁平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53、 从“××案”看提高警方舆论引导能力

  254、 社区民警与社区居民互动关系研究

  255、 警察组织文化建设刍议

  256、 新农村警务的内涵与实践进路

  257、 论和谐警营的建构

  258、 论协警的管理与使用

  259、 试论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现代公安管理改革与发展

  260、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当代公安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61、 试论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公安管理改革与创新

  262、 试论“新社会阶层”崛起与公安工作

  263、 社会阶层变化对公安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264、 论大力加强警察职业道德约束力的途径

  265、 公安机关工作理念研究

  266、 大力推进公安机关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法研究

  267、 公安机关目标管理机制研究

  268、 从公共管理视角谈社区警务的发展模式

  269、 “风险社会”理论与当代公安管理工作

  270、 警察社会声望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271、 “城中村”问题与公安管理改革

  272、 消费社会背景下公安管理改革的新思路

  273、 警察组织中信任制度与信任行为问题研究

  274、 试论公安管理风格的选择

  275、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公安管理改革方向与方法的解读

  276、 公共治理视角下公安管理改革发展方向研究

  277、 新时期公安廉政制度建设的思考

  278、 城市化过程中警察职能变化

  279、 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对警务工作的价值

  280、 公安民警在职培训制度的强化与完善

  281、 公安民警招录制度改革初探

  282、 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安机关能力建设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283、 试论完善公安民警申诉控告制度

  284、 关于完善公安民警交流回避制度的思考

  285、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误区及出路

  286、 试论人民警察健康管理机制建设

  287、 警察的职业安全与保障问题研究

  288、 公安机关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89、 试论我国公安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290、 试论我国农村警务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291、 试论民警的职业暴露问题及其对策

  292、 论警务督察工作信息化的实现

  293、 论警务督察的规范化建设

  294、 关于加强警务督察能动性的思考

  295、 加强警务督察能力建设的思考

  296、 论警务督察权威的构建

  297、 构建警务督察工作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考

  298、 论警务督察的成果转化

  299、 论绩效评估在警务督察工作中的运用

  300、 警务督察创新研究

  301、 深化警务督察工作的路径选择

  302、 论信息导向型督察工作模式

  303、 论公安监督资源的有效整合

  304、 制约基层警务督察工作发展的因素分析

  305、 深化预警督察工作的思考

  306、 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管治

  307、 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研究

  308、 上访事件与公安治理

  309、 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

  310、 民间社会治理资源与警民关系的改善

  311、 公民时代的信息管治与警察权力的善用

  312、 公共原则与警察权力的限制

  313、 论提高基层公安机关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

  314、 论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315、 论加强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

  316、 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视野下的公安民警录用制度改革研究

  317、 有特色高水平的公安警察院校建设研究

  318、 新形势下的基层公安机关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319、 基层公安民警执业发展管理研究

  320、 在职民警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321、 公安机关女性领导研究

  322、 公安领导决断研究

  323、 公安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研究

  324、 美国警察人力资源战略及其借鉴意义

  325、 美国警察领导研究述评

  326、 美国警察行政研究述评

  327、 美国警察政治工作研究

  328、 西藏公安人力资源环境研究

  329、 公安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研究

  330、 危机警务中的公安政治工作

  331、 农村社区警务模式探析

  332、 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公安行政的视角

  333、 政府职能转变的政治阐释——基于公安行政的视角

  334、 首都社会治理模式研究——构建重大群体性事件预案机制

  335、 政府行政责任探析——基于公安行政的视角

  336、 论社会主义行政价值——基于公安行政的视角

  337、 公安行政文化的价值与趋势

  338、 行政文化与公安管理

  339、 试论公安管理改革与发展——基于宪政的视角

  340、 论公安基层公安机关领导力建设

  341、 公安机关行政问责制度研究

  342、 警察权力的有效制约机制研究

  343、 试论新时期公安机关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344、 网络时代的公安机关舆论引导机制研究

  345、 试论公安政策的本质及其功能

  346、 试论公安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347、 试论公安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348、 试论公安政策制定的法治化

  349、 试论公安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350、 试论公安政策绩效评估价值

  351、 影响公安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

  352、 公安政策的浴盆效应分析

  353、 试论公安政策绩效评估对象的多元化

  354、 试论法定型公安政策与非法定型公安政策执行中矛盾及其成因透析

  355、 试论协商民主视角下的警民关系

  356、 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分析

  357、 关于公安机关服务职能优化的思考

  358、 文化公安论

  359、 大战略视角下的公安改革

  360、 公安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361、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管理体制的思考

  362、 完善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研究

  363、 试论公安机关公信力的提升

  364、 试论公安行政发展的历史脉络

  365、 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变革研究

  366、 试析和谐警营的实现路径

  367、 公安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经验分析

  368、 试论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新特点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369、 试论公安行政的价值

  370、 试论公安行政文化生态的变迁

  371、 试论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

  372、 社区民警工作方法创新研究

  373、 构建警察执法监督的立体机制

  374、 谈警察危机管理中的人权保障

  375、 试论警察责任研究的伦理途径

  376、 浅析警察伦理构建的困境和出路

  377、 警察网络执法与公民人权保障

  378、 公安院校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379、 转型经济中公安领导胜任力

  380、 公安网上宣传与警民关系改善

  381、 全球化背景下公安领导思维变革

  382、 公安民警管理的“进”与“出”

  383、 警务社会化新趋势研究

  384、 增强公安民警工作能力的心理与技能训练

  385、 公安服务工作全面质量管理

  386、 警务效能提升——警察物质文化的视角

  387、 公安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388、 基层公安民警工作满意度研究

  389、 省厅级公安机关民警工作满意度研究

  390、 公安机关选人用人公信度研究

  391、 公安人员录用范围扩大前后的民警素质比较研究

  392、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新闻媒体应对方式研究

  393、 公安民警心理督导体系构建研究

  394、 公安民警情绪管理研究

  395、 试论培养公安教育训练教官的途径

  396、 论建设公安指挥模拟训练课程的重要性

  397、 中外警察院校招生毕业制度比较研究

  398、 公安指挥训练的程序与方法研究

  399、 论公安指挥的效能评估的重要性

  400、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事件的先期处置指挥问题研究

  401、 10高校学生闹事先期处置指挥问题研究

  402、 目前公安工作信息化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403、 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研究

  404、 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与信息工作基础化关系探析

  405、 公安管理工作信息化研究

  406、 公安信息工作人才培养研究

  407、 浅谈公安基础信息采集的重要意义

  408、 公安机关如何发挥信息在群体性事件应对中的作用

  409、 目前公安决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410、 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411、 网络舆情与公安形象塑造关系研究

  412、 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

  413、 公安基础信息收集中存在问题研究

  414、 论信息资源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415、 谈信息化环境下公安舆情引导策略

  416、 公众评价在公安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417、 警察实战指挥能力的培养研究

  418、 基层民警警务技能与战术训练内容与方式研究

  419、 警方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公共关系策略

  420、 看守所体制改革的意义和途径

  421、 论警察警务实战指挥中信息的获取和使用

  422、 警察职业化问题研究

  423、 论警察培训教育专业化

  424、 论人民警察创新能力的培养

  425、 构建和谐执法环境与提升警察管理水平的思考

  426、 关于公安教育训练模式研究

  427、 人民警察执法质量评估研究

  428、 警察服务质量研究

  429、 公安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研究

  430、 公安机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431、 论危机状态下之警察公共关系

  432、 论民族地区和谐警民关系之构建

  【公安毕业论文—浅谈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现状和问题及其改革策略】

  摘要:关于《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策略分析》的公安毕业论文发表:毕业实习是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公安实践能力培养和公安意识训练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公安院校毕业实习及其效果调查分析,探讨了毕业实习模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应根据专业特点,将毕业实习与导师科研及公安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思路,并以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警务实战能力。

  关键词:公安院校;毕业实习;教学改革

  毕业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理论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公安工作的实际要求与公安教育培养目标,要培养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应用型公安高级专门人才,警务教学实践在公安专业教学工作中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来看,我国现行公安教育大多仍沿用传统教学的模式,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训教学,实习、见习工作程序化,实训教学的内容单一,方法简单。

  为此,结合当前新的形势,重新审视毕业实习教学在公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内涵,从科学调整实习模式、加强实习思想教育、加强实习内容与毕业设计(论文)相联系和加强实习基地合作等六方面对毕业实习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改革,力求使毕业实习教学更科学、更合理,使其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公安院校毕业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院校毕业实习安排实践与毕业生的公务员考试时间发生冲突在新的就业制度下,公安院校学生毕业后入警需参加公务员考试,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时间在十一月份,因而从六月份到十月份是毕业生准备公务员考试的黄金时期。按现有的模式安排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时间势必与毕业生准备公务员考试的黄金时期产生严重冲突,结果是顾此失彼,很少有学生能够两头兼顾,从而影响到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二)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效对接问题毕业实习生专业安排不均衡,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都能对口,从而使实习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受到较大影响。比如2009年某实习基地经济侦查方向和国内安全保卫方向的20学生被安排在社区民警中队,而30多名安全防范专业学生被分到基层派出所,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都不能有效应用与发挥,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完成效果。

  (三)毕业实习全过程有效跟踪与毕业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问题教师指导实习不够,管理上难以做到对实习全过程的有效跟踪。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高校的师资相对紧缺,实习地点比较分散,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就大。比如100个实习生,很有可能被分往50个左右不同的派出所,而指导教师通常都是1人承担。指导教师往往会顾此失彼,在2-3个月的整个实习过程中,有些实习点无法走访到,这就容易引起学生放任自流。

  二、公安院校毕业实习改革与建议

  (一)合理调整实习地点与模式根据专业和学生生源地灵活调整实习模式及地点。可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模式是:首先以区队、专业或大队为单位,将学生集中到一个或几个规模较大的实习基地进行面上实习,时间可以相对缩短,主要完成基层派出所的具体警务工作,让学生熟悉常用的警务日常工作,优势是便于教师管理与指导;然后按专业方向或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将学生分散到不同实习基地进行点的实习,这样既有利于将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优点结合起来,也减轻了实习单位的接待压力。

  (二)科学设置实习时间科学设置实习时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指毕业实习选定在哪个学期,其二是指学生应该在实习基地多长时间。在毕业时间安排方面,要合理安排、灵活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尽可能避开公务员考试,错开学生找工作高峰期,保证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去。建议将实习时间设置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此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主要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胜任工作,同时也能避开公务员考试复习时间。同时,缩短一年级见习时间,延长毕业实习时间,基层经验丰富的民警及专家建议,最合理的警务实习时限为3-5个月,应该积极采纳。

  (三)加强与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改革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学校要继续加强学生的毕业实习环节,健全并完善实习管理文件,加强管理,制定实习大纲、学习计划及具体的实习要求与管理规章制度,特别要强调组织纪律性。要选派有责任心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均较高的教师带队指导。学校的师资队伍有限,保证每个点、每个学生都有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很不现实。

  教师应提前制定实习大纲、实习计划与实习目标,实习效果考核是对实习大纲和目标的全面检查。实习过程管理交给实习单位,并在最后的考核中赋予实习单位相当的权限。总之,经过多年的合作,公安院校与基层公安机关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默契。加强高校与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是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稳定的实习基地有利于对于学生的管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实习基地带来更多的人才。

  也就是说,高校不能把实习基地只看作学生实习单位,而是要密切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力求把实习单位变成教师和学生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同时,实习基地也不能把高校只看作是学员提供单位,要力求把高校变成优秀干警再教育基地,变成提供理论支持和输送优秀公安人才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于群.张奎斌.关于公安院校校外实践教学的认识与体会[J].公安教育.2005.(1):43-45.

  [2]周家骧.关于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1):5-9.

本文来源: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 | 论文范文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论文格式 | 论文写作  【历史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一、历史学概论

  1.科学还是艺术?――历史学学科属性再探

  2.浅论历史学实用性功能及其应用

  3.历史学发展与史学工作者素质

  4.浅论历史规律认识的模糊性

  5.伏尔泰及其文化史观的影响

  6.乾嘉考据学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影响

  7.中国古籍版本源流初探

  8.再论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9.浅评西方近现代某史学流派(如年鉴学派、相对主义史学、计量经济史学等)

  10.神话传说与远古历史意识

  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1.浅论气候变迁与古代经济的发展

  2.论秦半两(或五铢钱)在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过程的影响

  3.中国古代纸币起源及流变

  4.黄宗羲定律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规律再探

  5.中国古代的自然灾害与民族抗争

  6.论都江堰的水利哲学思想

  7.科学技术与古代农业发展关联性探析

  8.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及启示浅析

  9.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特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

  10.自然条件变化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之关联性探析

  三、人文学概论

  1.从“人是万物的尺度”看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2.再论人文精神的实质

  3.浅评文艺复兴在人文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4.现代网络技术对人文精神之影响

  5.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生活浅谈

  6.浅议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

  7.古代东西方人文精神特点比较研究

  8.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特点探析

  9.人文科学的趋俗化倾向探析

  10.浅析人文科学的学科特点

  四、中国教育史

  1.浅论书院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

  2.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浅谈

  3.孔子教育思想探微

  4.论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地位及影响

  5. 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6. 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7.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影响探析

  8.朱熹教育思想探微

  9.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辨析

  10.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探微

  五、陕西地方史

  1.陕西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

  2.西周与陕西历史的兴盛

  3.秦国在陕西的发展与秦风的形成

  4.地理环境对秦国发展的影响

  5.秦国“客卿制度”及客卿在秦国发展中的作用

  6.浅议“秦人周化”

  7.西汉王朝在经营关中方面的得与失

  8.试评述东汉关中豪族

  9.关陇集团与“关中本位政策”

  10.隋大兴城和唐代长安城建筑特点

  11.“关学”浅议

  【中国近代史】

  1、曾国藩的人才观研究

  2、太平天国文化政策研究

  3、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

  4、康有为“科教救亡”思想研究

  5、孙中山的和谐发展观研究

  6、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7、中国近代化的特点研究(前80年)

  8、近代陕西地方史研究

  9、毛泽东创新思维方法研究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

  1. 唐代“宾贡”制度研究

  2. 宋代宗室管理制度

  3. 论明朝南京“仕隐”

  4. 浅谈明清县衙“放告日”

  5. 古代女性犯罪惩罚制度

  6. 元代对实用技术的重视

  7. 古代的“义子”类型研究

  8. 元代的蒙古语学习热

  二、中国历史地理学

  1. 清代秦东进士研究

  2. 宋代陕西官员贬责研究

  3. 唐代陕西人才分布特点

  【世界历史】

  1.论腓尼基文明的特征及影响

  2.浅谈中古时期阿拉伯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影响

  3.伊斯兰教对阿拉伯统一再探

  4.浅谈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文化的区别

  5.戴高乐与1968年法国“五月革命”

  6.论唐代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7.浅谈密特朗时期的法国对外政策

  8.浅谈法兰西民族的精神特征

  9.论琐罗亚斯德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0.试论中古阿拉伯科学技术对西欧的影响

  11.试论当前叙利亚危机的根源及影响

  《中国思想史》、《考古学概论》

  1. 试论龙崇拜的历史意义

  2. 试论孔子“仁”“礼”思想的意义

  3.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4. 试论儒家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可选儒家文化一子项论述)

  5. 简论庄子的思想

  6. 试论道家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可选道家文化一子项论述)

  7. 简评董仲舒的思想

  8. 试论魏晋玄学思维的历史影响

  9. 简评朱熹的理学思想

  10. 试论中国启蒙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11. 试论出土文献的历史研究价值

  12. 试论弘扬传统礼文化的现实意义

  13. 试论弘扬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14. 试论三代考古在历史框架建立方面的主要贡献

  15. 试论考古发现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研究的主要贡献

  【历史毕业论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这一世界的变革逻辑和基本规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处于重要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的历史研究方法及“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历史性的人”的存在、普遍交往等内容的学习,对于结合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探讨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 普遍交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变革逻辑和基本规律。该理论建立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考察的前提之上,为我们在整体上洞察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今天,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认真解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挖掘和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现实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科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形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对施蒂纳的观点进行批判。施蒂纳将古代历史等同于古代哲学史,又将古希腊哲学归结为几个哲学学派观点和论述的简单结合。而马克思在解释古代历史时更多地立足于古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对施蒂纳的观点加以批判:首先,施蒂纳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归结为意识的作用,但却忽视了社会物质生活对于意识发展变化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施蒂纳抛开时代、阶级、民族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来谈论意识的作用,偏离了科学研究社会问题的轨道;最后,施蒂纳对于人生的描述只是对黑格尔观点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的转换。[1]马克思在对施蒂纳观点的批判中开始逐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历史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更多地基于“现实的个人”及“现实的个人”真实的社会状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在的矛盾运动来看待人生,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1.历史是不断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运动过程

  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各民族国家缺乏交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逐步形成了相互隔离的生存状态。在各个群体互不联系、缺乏交往的状态下缓慢发展,在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下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历史是各民族国家独立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2]。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的程度也在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逐而向其他范围扩大,新大陆的发现,大工业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促使世界市场迅速形成。世界市场的不断推广与扩大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与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更加深入和普遍的交往,又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促使了世界性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生产,历史开始转变为世界历史。

  2.人的存在逐步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人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新的、先进的生产方式的推广,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开始受到世界性生产关系的影响,此时的人已不再是旧的生产关系的人,而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人,即“世界历史性的人”。这时的人拥有着前所未有的生产联系与普遍交往。

  世界历史的发展突破了民族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资本主义大工业带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变革。伴随着15至16世纪的地理大发展,世界市场由此开始逐步形成。人类也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开始走向世界性的交流和融合,“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

  世界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也增进了人的普遍交往,使得各个民族国家的单个的个人快速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人,人的存在也成为了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在世界历史理论中,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是一个个人不断摆脱束缚,克服自身的片面性,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而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因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

  3.普遍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形成的助推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在交往中形成的一切关系。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普遍交往的历史。

  从交往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社会交往、人员交往等等;从交往的广度来说,它将每一个个人、每个民族都纳入广泛的交往范围之中,形成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从交往的深度来说,它突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狭隘关系,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片面性。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普遍交往,世界上的各个民族才能认识到个民族之间生产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狭隘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个人才能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现实的个人而存在,“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

  “普遍交往”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不断前进的。大工业不仅扩大和发展了原有社会的分工,而且直接促成了世界性分工和全球性分工的产生。分工的普遍发展使得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愈发普遍,形成了具有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不断成为我们探索全球化进程,解决现阶段历史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的良好借鉴。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普遍交往和世界市场等思想的学习,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为我国在现阶段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带来启示意义。

  1.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来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

  以生产力普遍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交往是被作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来论述的,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反思与考察,不再以抽象的理性为历史的前提,也不再以抽象的自由精神发展为世界历史发展核心,而是立足于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以生产实践为历史的基础。

  马克思从这一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首次找到了解开世界历史之谜的钥匙。他把世界历史的形成看作是建立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由它造成的各民族的交往的普遍发展基础之上的。纵观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论述,全面体现了以物质生产为前提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就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解放,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历史的发展主要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矛盾运动的发展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努力。

  2.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为我们探索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带来现实启示

  马克思把人的解放和发展放在世界历史的视域下考察,从而得出人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改成相)一致的科学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历史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个人通过交往实现最广泛的世界性的联合,逐渐全面占有生产力,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3]。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只有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能想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迈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问题,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社会建设的做种目的,只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手段[4]。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

  3.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努力扩大国家、民族、地域、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曲折,需求动力减弱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仍将延续,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仍然疲弱,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各国都加强了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全球贸易面临下行的巨大风险。此时,分析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性的人”的存在、普遍交往等内容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发展中的处于特定历史阶段中的国际国内问题,从而找到化解难题的良策。

  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扩大经济、政治、文化、人才方面的交往,借鉴国外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但同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解决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难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巍.《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张灿.浅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J].南方论刊,2015.7

  [4]贾孝敏.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本文来源:


  本文关键词:电大法学毕业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44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