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浅论蔡元培教育思想对中职语文教育的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17-05-11 08:15

绪 论

这些研究认为“五育并举”教育思想是蔡元培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教育革新,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美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五育并举的思想,志在达到养成完全人格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教育思想是其系统的大学教育理论体系,是蔡元培办学思想的核心。兼容并包的思想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鼓励多种合理思想的共同存在和碰撞,百家争鸣、百花争放,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体现了蔡元培的学术本位思想。就目前研究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编著、专著、期刊和文献数目来看,与其他教育名家的思想研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与蔡元培中国近代教育缔造者的身份和历史地位不相称。①笔者认为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的研究,应该得更多关注和重视的目光。

...


第一章 中职语文教育现状


第一节 语文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尴尬处境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教学过程所要实现的预期教学效果。《全日制义务教育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描述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学到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的处理和运用祖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靑认为“语文是表达感情的工具,是学好各门学科最根本的工作,语文学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知识的增长,而且对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有很大关系”。

第二节 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单薄、体裁单一

目前我校中职语文教材的选用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单一、教学量较少。语文教学的时间设置为两年,每个学年两个学期共用一册书教学。第一年所选用课本为《语文》(基础模块)③上册,本书共计六个教学单元,内容以散文为主,兼有小说、诗歌。每单元分为三个教学部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了适应中职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一个学期教授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了学习三篇课文,其余重点都在口语表达与交际及应用文写作的训练上。第二年选用的课本为《语文》(职业模块 财经、商贸及服务类),④,共计六个单元,同样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与第一年选用教材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年选用教材更突出人的性格与职业道德精神的塑造,六单元对应六个主题:自知与自强、责任与义务、人生与创造、职业与理想、敬业与乐业、关爱与和谐。课文多为散文,体裁较为单一。两册书都要求更多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重视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与表达。

第三章 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语文教育思想.....17

第一节 为什么学语言文字——语文教育的目的....18
第二节 国文学什么——语文教学的内容....19
第三节 如何做——语文教育的方法
第四章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中职语文教育的启示....22
第一节 中职语文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3
第二节 中职语文教学应加强审美教育....24
结 语....32

第四章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中职语文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中职语文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蔡元培反对专己守残、注重培养学生个性,他爱惜人才、知人善任,体现了蔡元培学术本位的思想。“兼容并包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系统的新教育观念:民主观、科学观、自由观、平等观和个性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与个性的精神是新教育区别于旧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得以落实的根。”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办学思想的核心,兼容并包的思想在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主要思想内涵是鼓励多种合理思想的存在和碰撞,百家争鸣、百花争放更利于教育的发展。中职办学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特性,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师灌溉式教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中坚人物,培养学生完全人格。

第二节 中职语文教学应加强审美教育

中职语文从教学内容设置上加强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肉体与精神、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人。”③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中谈到,“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蔡元培的思想中,对语文而言,美育是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的,是仅此于智育的第二位置。语文应该利用本身拥有的审美资源,以情感为中介,挖掘美,创造美,使学生在审美的活动中提高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促使他们性情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健全。唯其如此,语文教学才算是真正完成以美育人的任务。④
....


结 语


在写本篇论文之前,我对蔡元培先生了解甚少,只知道其在教育界有重要地位,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面对中职语文逐渐被边缘化的地位,我渴望通过学习教育大家的理论来观照中职语文的发展。因此本文选择研究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在研究蔡元培先生的著作中,虽然只触及到蔡元培先生的思想的皮毛,仍让我对蔡元培先生的博学和情怀肃然起敬。蔡元培先生以救国为己任,力求通过治教育以达到治社会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塑造人,养成完全之人格,因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是工具实用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语文教育真假语文之辩,大小语文之争论,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语文,我想蔡元培先生的语文教育是通过学习知识,适应社会需求,陶冶情操,最终达到塑造人,养成完全人格的目的。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自己一直有这样的理想,希望通过语文教育、通过三尺讲台,在课程教学中慢慢的影响、滋润、改变一个人。我们常常说教书育人,希望语文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样的语文才是我心中真正的语文。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6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56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5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