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农业地理知识的教学路径与优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6:35
......
一、文献综述
(一)农业区位因素教学文献综述
(二)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文献综述
朱玲、殷航根据农作物的原产地及农作物的形成和形成过程,将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为原产地型、外来吻合型和外来不吻合型三类,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合理性,并分析三类农业地域类型对当地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农业地域类型的吻合度角度,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强调通过农业地域类型的吻合度评价,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王世文运用类比的方法从知识建构的角度列表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与生产特点,以地中海时鲜业为例纷向分析同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从生产特点、区位选择以及分布三个角度分析园艺业和乳畜业的差异。三、中学农业地理知识教学的路径归纳.......17
(一)农业区位因素教学的路径归纳.....17(二)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的路径归纳.....19
(三)区域农业发展教学的路径归纳.....22
四、中学农业地理知识教学的现状调查.....25
(一)调查概况.....25
(二)结果与讨论.....26
五、中学农业地理知识教学的优化策略.....37
(一)农业区位因素教学的优化策略.....37
(二)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的优化策略.....39
(三)区域农业发展教学的优化策略.....42
五、中学农业地理知识教学的优化策略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的优化策略
研究发现,农业区位因素教学都采取案例式教学,大量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采用多个案例、多种农作物逐一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应注意避免案例堆彻的低级设计,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应找寻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联系教学的各个环节,一个案例组织教学设计的全部情境,用一个区域、一个案例、一种农作物说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始终围绕教学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力求精选区域与案例高效完成农业区位因素教学,避免区域与案例的频繁转换产生的错乱。区域与案例的选择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区域实际,选择地区的典型农作物作为案例。例如,福建安溪的铁观音茶叶生产、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黑龙江五常的大米生产、新疆哈密的瓜果生产等典型案例。精选区域与案例,要求运用一个案例、一个区域、一种农作物,组织教学时需要资料的形式呈现区域的地理环境与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利用区域的地理环境与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二)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的优化策略
比较策略是以比较的形式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或者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在不同地区所出现差异的一种策略。比较法是地理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大量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研究运用比较的形式概括归纳结论,比较法也应成为农业地域类型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与策略。农业地域类型种类多样,逐一讲解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特点与区位条件,不仅占用大教学时间,还不利于学生掌握农业地域类型之间的差异,必然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效果。采用比较策略进行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以比较的形式组织农业地域类型教学,利于学生找出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更为高效地完成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采取比较策略,可以比较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农作物、分布地区、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及区位条件等方面。.....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分析农业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知识构成与教学要求,归纳中学农业地理知识的教学路径,通过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调查学生农业地理知识的学习现状以及教师农业地理知识的教学现状。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中相关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心理学研究问题的方式,遵循中学农业地理知识的教学路径,并参考中学优秀地理教师的做法,提出中学农业地理知识教学的优化策略。基本结论如下:结论一,中学农业地理知识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农业地域类型教学争议问题较多,缺少系统研究。区域农业发展教学的专题研究较少,教学设计较多。中学农业地理教学的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为主,且研究方向差异较大。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358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5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