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虚拟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其绩效的影响——以D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17-05-15 20:49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也加快了步伐,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国民素质日渐提升,国民消费能为也各受瞩目,再加之中国地方政府的各种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能够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 越来越为各跨国企业所青睐。把部分办公地点设在中国,仅仅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且还能够离市场和客户更近。

D公司就是在这种考量下来到中国创立办事处的。D公司是一家中型日资企业,于1997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为海外的各大旅行社提供日本酒店的预定服务,客户遍布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及欧洲大陆。D公司的业务本身决定了其对于互联网的高度依赖,那么,即使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也完全能够依赖互联网正常运营。2004年公司创始人也看到了中国大陆蕴藏的巨大商机,并且意识到中国大陆的劳动力素质日益提高,同时劳动力成本相比日本还是能够节约很多,便于2005年初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地区办事处。

经过一年多运作,在进行内部调查后,公司决定让中国区所有员工都实行全虚拟办公。在网络链路质量保证下,所有员工都可利用公用网络在家进行办公。网络费用报销,打印及其他办公费用也会给予报销,但需要网络办公时间按公司要求固定时间上下班,做好值班表,好虚拟考勤。以虚拟考勤数据作为考勤的重要参考之一。

.......................


1.2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内容

1.2.1研究思路

在分析了D公司中国大陆地区的虚拟部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员工知识网络、员工关系网络与绩效的相关性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员工知识网络、员工关系网络与绩效方面的文献,形成了知识网络、基于能力的信任网络、基于友善的信任网络和压能量网络对虚拟办公的员工绩效影响性的思路。根据文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假设并构建模型,采用D公司虚拟办公所有员工的工作相关个人信息、员工网络数据和绩效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和数据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先提出假设模型,然后形成研究结论,并对D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以帮助其提高全体员工的绩效。

1.2.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虚掛办公的相关文献、员工知识网络、员工关系网络与员工绩效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清楚的了解了虚拟办公的状况、理解了员工知识网络、员工关系网络和员工绩效相关性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提出相关假设并构建研充模型,具体的分析知识网络、基于能力的信任网络、基于友善的信任网络和正能量网络对员工绩效的总体影响。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D公司大陆地区虚拟办公全体员工发放问卷收集个人网络数据,特别关注知识网络、基于能力的信任网络、基于友善的信任网络和正能量网络,同时也在问卷中加入创新网络、好朋友网络、一般信任网络,望帮助员工更加全面的思考所有问题,更加有利于收集到更完整的更真实的员工知识网络和员工关系网络的数据。为了确保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调研之前关于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及用途对全体员工分别做了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同时郑重承诺不会对其个人利益带来任何的影响,在最大程度上打消员工的顾虑,另外我们也给予了全体员工充足的时间来填写问卷,尽可能的使数据完整、真实、有效。

.....................


第2章文献综述


2.1虚拟团队的发展及特征

虚拟团队最早产生于二战的军队当中,为了"快速协调、智力共享"而组建了Jedburg团队,,团队被认为是虚拟团队的雏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源配置的优化得到了更好的技术保障,虚拟拟团队也越来越在各跨国公司中兴起并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1995年波音公司成立了上百个虚拟团队的举措,此举使得虚拟团队的概念在各跨国公司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波音的虚拟团队涵盖了设计、信息系统、财务、市场等多部门领域,通过异地无纸化的设计和先进的通讯技术进行沟通,从而加快了设计、生产以及销售的一体化流程,也正是虚拟团队的高效、资源优化配置使得新一代的喷气式飞机Boeing竟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问世了。

虚拟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其绩效的影响——以D公司为例

.......................


2.2员工知识网络、员工关系网络与员工绩效的关系研究

2.2.1员工知识网络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以及《竞争优势》中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书中提到的"竞争优势外生论"是指企业外部的产业特征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差异化,而这些差异化也正是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的利润取决于产业的差异化,选择好的产业才能给企化带来高利润。Rulment研究中则指出了"产业内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由此也产生了"资源基础观点"。Warnerfelt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中详细论述了该观点:关键资源和能为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这些资源含盖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在现代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资源是可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的,然而,隐藏在企业背后的企业资源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自身控制的、难以模仿和难以交易的资源,这种特殊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次来源。这种特殊的能力也引发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提出,Prahalad在该理论的研究指出了企业是"能力的独特集合体",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在全球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中的人才竞争己经成为企业之间综合竞争的关键因素,而采用虚拟办公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为了吸收并留住更优秀且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Tsukas认为"公司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依赖于知识的应用,而这些知识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被一个人所掌握。知识是分散的,同时,公司是一个分布式知识系统。

.......................


第3章理论假设...........15

3.1员工知识网络与员工绩效的假设推理............15

3.2员工关系网络与员工绩效的假设推理..............15

第4章样本介绍和数据收集............18

4.1D公司概述............18

4.1.1D公司介绍概述................18

第5章数据分析与结果...........23

5.1描述性统计分析...........23

5.2相关性分析............26


第6章D公司中国地区虛拟团队个人中心网络优化建议


6.1D公司虚拟团队个人中心网络的优化建议

根据第五章5.1节对于D公司虚拟团队的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我们观察到社会网络结构的优化对于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绩效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后续继续给予关注。然而,在D公司的社会网络结构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从知识网络的角度来看,各个不同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而只是分别在各个部门内部有密切联系,其是市场部门。并且部门间的联系也仅限于部门负责人或者几个核核心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负责人对于本部门的工作了解程度应该是来源于跟员工的沟通,因此鼓励跨部门的员工之间的沟通将会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发展和流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所有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绩效。

从正能量网络这个角度来看,各个部位也是基本以DR1为中心而分散在四周,对于友善信任网络,正能量网络中员工的关系密切度有所提高,说明虽然由于办公地域的影响而导致员工之间难以很好的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但是工作方面所有员工都不敢懈怠,需要沟通的时候、需要相互合作的时候,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职业素养,从而使得正能量网络的中心性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表现在订单处理部门和房控部门。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8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68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4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