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宁波地区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和孳生地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6:32

前言


白纹伊蚊在我国分布范围也非常广泛,从最南端的海南岛到东北的辽宁省,向西到西藏自治区,均已发现白纹伊蚊的生活环境。白纹伊蚊在我国的地域分界线横穿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到达四川省,再折向西南至西藏南部,在该分界线以南的地区均有白纹伊蚊分布,其中北纬 30°以南地区该蚊密度更高[3-4]。在白纹伊蚊分布的边界省份如辽宁、河北省以及西北地区,近年来的调查显示:辽宁省自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其境内沈阳、大连、丹东、阜新和抚顺市都曾发现白纹伊蚊,但在相关部门采取防控措施后, 2009 年调查显示在辽宁省境内仅朝阳和大连市有白纹伊蚊分布,但不排除其他地区未来再发现白纹伊蚊的可能[3];河北省在 2006 年开展的白纹伊蚊分布调查中,选取未曾有白纹伊蚊分布且地处河北省西部和北部地区的 3 个调查点,即承德市、张家口市和邯郸市涉县,结果显示,在邯郸市涉县监测到白纹伊蚊,在承德和张家口市未监测到白纹伊蚊[4];西北地区,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4 省(自治区)的调查中,陕西和甘肃省均发现白纹伊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调查点未发现白纹伊蚊,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为自陕西省宝鸡、铜川、韩城市至甘肃省陇南市延伸至四川省一线,白纹伊蚊在西北地区的分布未见向北扩散的趋势,但有向西扩大的倾向[5-7]。
白纹伊蚊是一种重要的病毒传播媒介,目前已经确认它可以传播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近年以来,我国多地出现登革热疫情的大规模流行。2014 年,广东省大规模暴发流行登革热疫情,报告病例超过 45 000 例,同年,云南、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出现登革热本地暴发,2013 年,我国云南省边境地区和河南省许昌市也出现登革热暴发[8]。埃及伊蚊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地区[9]。宁波地区目前还未有发现埃及伊蚊报道,宁波地区登革热疫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由于白纹伊蚊分布范围广、活动时间较长,且宁波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每年通过经贸、旅行等方式来宁波交流的人群较多,宁波地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生的风险较大。在 ISSG 列出的全球 100 种恶性扩散的物种中,白纹伊蚊也名列其中。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世界上可能有 5000 万至 1 亿登革热感染病例[10]。
2015 年底以来,寨卡病毒在南美洲和拉丁美洲多国暴发,这种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进行传播。2016 年 2 月 1 日,世卫组织当天针对寨卡病毒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宣布寨卡病毒的暴发和传播已经构成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国际社会联手应对。有研究报告指出,寨卡病毒可能与异常增多的新生儿小头畸形有关联。目前,我国广东、浙江等地区也已经发现输入性病例。由于寨卡热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疫苗,通过控制白纹伊蚊密度降低该病暴发的风险尤为关键。

本文旨在通过连续 5 年对白纹伊蚊成蚊密度监测及专项调查不同环境中积水容器的蚊幼阳性率等数据,分析宁波地区白纹伊蚊的密度变化趋势,不同生境、不同季节的白纹伊蚊密度变化特点,分析宁波地区白纹伊蚊蚊幼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及其相关性,为弄清白纹伊蚊密度变化趋势,指导科学开展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材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1.1 宁波地区白纹伊蚊密度常规监测数据
来源于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监测网络蚊媒监测数据库。
1.2 宁波地区白纹伊蚊孳生地现场调查

在宁波市域范围内,开展白纹伊蚊孳生地专项调查,根据环境类型不同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点,通过入户调查形式,调查各环境场所容器的阳性水平。

......


2. 研究方法
2.1 成蚊密度常规监测
2.1.1 监测时间及监测地点选择
监测时间为 2011-2015 年 1-12 月,每月上旬和下旬各一次。监测地点为宁波市辖的所有区、县(市),主要监测生境包括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居民区采用入户调查的形式,公园主要选择人员活动的地方及公共绿化带,农户主要是庭院和屋内,牲畜棚以猪圈为主。
2.1.2 监测方法
采用成蚊诱蚊灯法进行成蚊密度监测,诱蚊灯由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监测时间选择在每月上旬和下旬各一次 (遇下雨、大风天气顺延),于18:00 放,次晨 6: 00 收回。每处放置诱蚊灯 2 盏,诱蚊灯光源离地 1. 5 m。将蚊类收回用乙醚麻醉处死后进行分类统计鉴定,成蚊种类鉴定依据《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
2.2 白纹伊蚊孳生地现场调查
2.2.1 监测时间及监测点设置
2011 -2015 年 4-11 月,每月监测一次。在慈溪和奉化市按不同地理方位选择居民区 4 个,各检查 100 户;公园、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城乡结合部、学校和医院等特殊单位各 2 个,每处检查积水容器不少于 100 个。
2.2.2 监测方法
检查积水容器幼虫孳生情况和孳生类型,用布雷图指数(BI=伊蚊幼虫或蛹阳性容器数/调查户数×100)、容器指数(CI=伊蚊幼虫或蛹阳性容器数/调查容器数× 100%)和房屋指数(HI=伊蚊幼虫或蛹阳性房屋户数/调查户数× 100%)表示。
2.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Excel 软件整理数据,用 SPSS 16.0 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宁波地区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和孳生地分布研究

......


3.结果......................................................... 10
3.1 宁波地区白纹伊蚊成蚊密度 ................................. 10
3.2 宁波地区白纹伊蚊孳生地生态特征分析 ....................... 14
4.讨论........................................................... 20
4.1 白纹伊蚊密度时间变化规律 .................................... 20
4.2 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密度分析 ................................. 20

结论.......................................................... 26


讨论


白纹伊蚊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疾病的传播过程中作用明显,控制白纹伊蚊密度是防控蚊媒传染病暴发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在各地区进行蚊媒密度监测工作,由于监测工作信息化水平还不高,数据利用水平也不高,很多监测数据没有及时反映蚊类密度变化规律。为应对蚊媒传染病的暴发,控制白纹伊蚊的密度,为蚊虫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对宁波地区 2011-2015 年白纹伊蚊监测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为指导蚊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1 白纹伊蚊密度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2011 -2015 年,连续 5 年进行的监测结果显示宁波地区雌性白纹伊蚊总体密度为 0.015﹝只/(灯.h)﹞,总体上低于2006-2013 年全国病媒监测系统中 19 省的白纹伊蚊监测数据总密度 0.036﹝只/(灯.h)﹞[13]。宁波地区白纹伊蚊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与病媒生物防制的规范化管理有关。宁波市针对病媒生物繁殖快和适应性强的特点,采取政府行为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的同时,积极推广专业的市场化运作,通过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业(PCO)的监督管理,实行做管分离模式,逐步建立起服务质量管理评价体系[14-16]。目前 PCO 行业发展迅速且有政府正确引导,近些年来,宁波地区城区的重点场所已经基本做到消杀范围的全覆盖,在降低白纹伊蚊密度上作用明显。2014 年白纹伊蚊密度总体上均低于其它各年,主要由于 2013 年宁波接受国家卫生城市复查,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为契机,市爱卫会联合城管、环卫等各部门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大力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广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下大力气整治环境的脏乱差,减少蚊虫的孳生环境,对第二年的蚊虫密度可能产生间接的影响。

4.2 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密度分析 白纹伊蚊是典型的容器型蚊种,属于半家栖蚊种,孳生场所和生境种类繁多,主要寄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包括家庭容器(水壶、缸、罐、泡菜坛等)、植物容器(树洞、叶腋、竹筒等)、特殊容器(废旧轮胎、汽油桶等)和天然石穴、岩洞、水泥池、水泥槽等[17]。因此白纹伊蚊成蚊在各生境中均有分布,但生活环境对成蚊的诱引力存在差异,公园和牲畜棚中白纹伊蚊密度较高。白纹伊蚊雌蚊偏吸人血,其生存地点与人类活动范围密切相关,公园等公共场所,人员活动较为频繁,且周围较好的绿化环境等均利于白纹伊蚊的孳生。牲畜棚中白纹伊蚊的密度也相对较高,一是由于此类环境一般卫生较差,对成蚊有一定的吸引力,再者由于牲畜棚中血源稳定,当环境中人血数量不足时,白纹伊蚊会兼吸动物血液,因此很多白纹伊蚊会选择在牲畜棚附近生存。医院蚊类密度低,主要由于医院环境的特殊性,消杀效果的监管比较到位,在执行消杀措施方面比较严格,能有效降低蚊类密度。

......


结论


1.宁波地区白纹伊蚊密度的高峰期为每年的 7-9 月,白纹伊蚊密度在各年间总体呈单峰分布,每年的 7-9 月为密度最高季节。
2.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密度差别明显,公园、牲畜棚等环境蚊密度较高。公园和牲畜棚由于血源相对稳定,再者由于消杀措施的不到位,容易使白纹伊蚊的密度较高,加强对重点环境的密度监测并采取严格的消杀措施对降低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有重要作用。
3. 8、9 月份时白纹伊蚊孳生地容器指数较高,发生蚊媒传染病的风险较大。由于 8、9 月间宁波地区气温较高,雨量充沛,能为白纹伊蚊孳生创造较好的生长环境,要加强宣教活动,引导广大居民通过翻缸倒罐,,减少积水容器,减少白纹伊蚊幼虫孳生环境。
4.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相关性高,三者之间均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三个指数均为反映白纹伊蚊孳生环境的指标,通过减少积水容器数量,对防控白纹伊蚊蚊幼密度有重要作用。

5.宁波地区总体上蚊媒传染病疫情暴发的风险不高,但存在较高的输入性病例风险,加强密度监测、风险预测意义重大。宁波为我国沿海重要开放城市,近年来多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现,防控形势较为严峻,通过建立疫情的预测、预警机制对防控蚊媒传染病疫情意义重大。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69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369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