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吴兴华毕业论文的诗学旨趣

发布时间:2017-06-22 07:14

  本文关键词:吴兴华毕业论文的诗学旨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笔者发现了吴兴华在燕京大学就读时所写的本科毕业论文,该文系用英文写成,就笔者所知,这可能是目前吴兴华的诗论作品中最为详实和重要的一篇,从中可以看到吴兴华比较全面的诗学观念,更重要的是,吴兴华在该篇论文中讨论了中国诗歌的隐晦1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诗学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分类号】:I206
【正文快照】: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笔者发现了吴兴华在燕京大学就读时所写的本科毕业论文,该文系用英文写成,就笔者所知,这可能是目前吴兴华的诗论作品中最为详实和重要的一篇,从中可以看到吴兴华比较全面的诗学观念,更重要的是,吴兴华在该篇论文中讨论了中国诗歌的隐晦1问题,这是一个基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解志熙;视野·文献·问题·方法——关于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一点感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臧棣;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J];文学评论;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宇;中国诗歌百年回顾与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陈英英;;论中国现代诗歌解释学的发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3 任秀蓉;杨华丽;;穆木天及其《谭诗》的文学史价值——穆木天研究之一[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4 张永杰;诗人之路──李金发诗歌创作述评[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王光明;文学批评的学术转型——九十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倾向[J];南方文坛;1997年06期

6 李伟民;;从单一走向多元——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及其夏洛克研究在中国[J];外语研究;2009年05期

7 冯昊;;论沦陷区文学中的隐喻[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张红霞;;《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在话语结构中的展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9 宋琦;艾青的新诗批评体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冯昊;;论沦陷区文学中的隐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芝国;抗战时期北京诗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柴华;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秋君;禁锢与自由[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莹;《威尼斯商人》对话的语用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3 彭金山;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中国当代新诗发展的基本走向[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畅;中学生新诗兴趣养成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唐林;朱自清与中国现代解诗学[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沈宏芬;叶公超诗学思想及其渊源[D];中南大学;2008年

7 谢丽;新诗在中学的接受[D];河南大学;2009年

8 方婷;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淑娟;不畏艰辛的跋涉[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颜彦;远行与回归:二十世纪上半叶新诗中土的意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吴兴华毕业论文的诗学旨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1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471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