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行为_课堂管理包括_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
本文关键词:课堂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一)课堂问题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
由于教师的学生观不同,对学校规则的态度不同,往往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与评价也不尽相同。不过问题行为一般认为是干扰教师教学,影响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甚至使教学活动不得不中断的那些消极行为。但是那些虽然没有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但却妨碍其本身学习的行为,如打瞌睡、分心、心不在焉、与他人小声交谈等中性行为也被看作课堂的问题行为。
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因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寻求其它的刺激而违反课堂纪律。
2.学生因学习过于紧张,困难较多,害怕失败等原因而产生挫折与焦虑情绪,为寻求发泄的途径而违反课堂纪律。
3.个别学生因成绩较差,又希望老师与同学注意自己、承认自己,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不择手段违反纪律。
(二)问题行为的处理与课堂管理技巧
问题行为常常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若处理不当,常会使中性行为转化成消极行为,并引起师生矛盾、冲突,甚至造成整个班级纪律的混乱。
在处理问题行为时,师生共同讨论对纪律的态度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遵守课堂纪律,以及每个人应该怎样努力。在处理问题时,教师应尽量使用积极的语言,而不要使用消极的语言。这样做不但能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期望,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觉地纠正不恰当的行为,而且积极的语言,还能使学生知道教师不希望他做什么,同时在殷切希望他做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去做。这对引导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是十分有意义的。
表12-3积极性语言与消极性语言举例
积极性的语言
消极性的语言
把门轻轻关上。
不要别人帮助,自己试着去做。
安静下来,你们妨碍我了。坐好、坐直。
如果你认为能够回答就举手。
如果你把东西收拾起来该多好。
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一些。
你愿意帮我做这件事吗?
你可以改变这种行为吗?
你如果那样做就对了。
你得尽最大的努力。
不要呯地一声关门。
不要用抄袭邻座的来骗人。
不要弄出那么多声音来。
不要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
不要大叫大嚷地回答问题。
为什么你总是到处乱丢东西。
我对你感到失望。
你在身边真是碍手碍脚。
那种行为真够愚蠢。
你屡犯错误。
你永远赶不上了。
江绍伦《教与育的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页。
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处理时,重要的是细心观察分析,对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并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在处理纪律问题时,除采用说服教育、行为训练的方法,以端正学生的认识、调节学生的情绪、修正学生的行为外,尚可采用一些课堂管理技巧,解决短暂性的课堂纪律问题。
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
在不良行为刚开始时,教师可用凝视、摇头、叹息、小声咳嗽等信号示意学生停止不良行为。
2.邻近控制
可走近违反纪律的学生,试站在他身旁,试用轻拍其背、轻声提醒等方式控制其行为。
3.提高兴趣
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4.使用幽默
使用幽默纠正不良行为,没有恶意,不会使学生产生反感。
5.安排余暇
对反应较快的学生要给他安排令其感兴趣的作业,不使其在课堂上因无事可干而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
6.劝离课堂
当学生因各种原因,情绪冲动、怒不可遏时,可劝离课堂,待其情绪稳定时再予以处理。但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劝离课堂并非惩罚手段,在他需要回到课堂时,要允许返回课堂。
7.移除诱因
对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书籍、玩物,可暂时拿掉,以消除诱因,对上课时爱在一起聊天玩耍的同学,可调离座位,对注意力易分散的学生,可安排在与教师邻近的位置,以便于控制。
8.提出要求
为维持课堂秩序,在必要时也可公开提出要求,以统一行动,但应力戒训斥、谴责与污辱性的批评。
除以上常用技巧外,必要时还可使用停止学习,个别谈话及惩罚等方法,但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应该是对事不对人。教师对学生始终应予以尊重、爱护与关怀,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得到进步。
本章小结
一、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而采用的一定的教学形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具有一种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步骤及方法策略,反映了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课堂教学的模式繁多,其中赛克的基本教学模式、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及加涅的教学序列原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加以应用。
二、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主要指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及情感的综合表现。课堂心理气氛的好坏,,可以反映在师生的注意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等方面。根据以上指标,可将课堂心理气氛划分成积极的、消极的与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类型的特征即是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特征。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因素有教师的教学、课堂的领导方式、班风与校风、师生的人际关系与班级规模等。
三、课堂问题行为有中性与消极行为之分,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常常是学生的厌烦、焦虑、挫折及寻求注意的心理。处理问题行为的原则应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各种课堂管理技巧都基于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与爱护,其要旨是启发学生自觉自律,避免压制与惩罚。
本文关键词:课堂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7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5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