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学术写作的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4 05:12

  本文关键词:学术写作的评价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写作 评价分析 论文引言 隐性态度表达


【摘要】:学术语篇长时期以来被认为是客观的、去情感化的,并不包含人际意义内容,而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对学术语篇的分析依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篇章语义观,认为文本的构建过程可以同时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内容上构建概念意义;二是同时也构建某种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Hood(2004,2010)提出,评价理论是参考社会目标和人际功能作为标准来划分语篇中语类结构的各个阶段,其研究关注的是以修辞来组织语篇,,而不是以逻辑来组织语篇,而策略性地使用评价系统内各子系统的评价表达方式可以把学术语篇构建成一种把主观劝说与保持客观性有机结合的过程。 本文研究通过对比学生论文引言文本和发表作者论文引言文本后发现:学生学会使用由级性引起的隐性态度表达是学术写作训练中关键的一步,是强化语篇社团意识、合理构建研究理据、做到学术研究合体性的关键。
【关键词】:学术写作 评价分析 论文引言 隐性态度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第一节 研究背景7-8
  • 第二节 研究目和意义8-9
  • 第三节 研究方法9-10
  • 第四节 论文结构10-11
  • 本章小结11-12
  • 第二章 语言教学视角下的学术写作研究12-23
  • 第一节 国外学术写作研究概览12-17
  • 一、 写作研究12-13
  • 二、 学术写作教学研究13-17
  • 第二节 国内学术写作教学现状17-20
  • 一、 教学研究17-18
  • 二、 教材研究18-19
  • 三、 学术论文结构19-20
  • 第三节 学术写作主体研究20-21
  • 本章小结21-23
  • 第三章 评价理论研究综述23-38
  • 第一节 评价、评价理论与评价理论研究23-25
  • 一、 评价与评价功能23-24
  • 二、 评价与评价理论研究24-25
  • 第二节 评价理论研究历史与现状25-27
  • 第三节 Martin 的评价理论框架27-36
  • 一、 态度28-32
  • 二、 级差32-34
  • 三、 介入34-36
  • 本章小结36-38
  • 第四章 学术论文引言的评价分析38-62
  • 第一节 学术语篇分析的篇章语义观与语篇构建38-43
  • 一、 语篇的层次38
  • 二、 语篇的三种结构38-39
  • 三、 学术语篇引言的两种语类阅读39-40
  • 四、 学术语篇引言:宏观语类与次语类的构建过程40-42
  • 五、 以词汇分析为取向的评价理论分析法42-43
  • 第二节 学术论文中的显性态度43-49
  • 一、 显性态度43-45
  • 二、 裁决和鉴赏:情感的体制化表达45-46
  • 三、 价值—学术语篇中鉴赏的主要表达模式46-49
  • 第三节 级差、态度与概念意义49-57
  • 一、 级性49
  • 二、 级差作用于显性态度的语法资源和其修辞作用49-50
  • 三、 隐性态度:级差作用于概念意义50-57
  • 第四节 发表论文与学生论文态度表达模式对比57-59
  • 一、 隐性态度表达模式对比57-58
  • 二、 显性态度与评价值正负58-59
  • 本章小结59-62
  • 第五章 结论62-66
  • 第一节 研究发现62-64
  • 第二节 研究不足64-65
  • 第三节 研究前景65-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一 学生论文文本69-74
  • 陈良(Stcl)69
  • 王英男(Stwyn)69-70
  • 崔佳男(Stcjn)70-71
  • 王博(Stwb)71-72
  • 刘蕾(Stll)72-74
  • 附录二 学生文本评价态度构成(按 FR/FD 划分)74-77
  • 附录三 学生文本评价极差构成(按 FR/FD 划分)77-79
  • 致谢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年05期

2 王振华;路洋;;“介入系统”嬗变[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3 J.R.马丁;王振华;;实现化、实例化和个性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种层次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熊丽君;殷猛;;论非英语专业学术英语写作课堂的构建——基于中美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J];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5 朱永生;;概念意义中的隐性评价[J];外语教学;2009年04期

6 王振华;;语篇研究新视野——《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述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7 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8 刘立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社会变化研究》评介[J];现代外语;2006年04期

9 唐金莲;学术英语写作校读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10 庞继贤;陈明瑶;;电视访谈中介入标记语的人际功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永;英语写作题难度影响因素及控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17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617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